|
发表于
2019-6-2 1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部堪称“伟大”的电影,豆瓣得分高达9.1分。
导演经历了二战,同时也是个强奸犯…
三十年前,他被指控强奸十三岁少女模特瑟曼莎·盖梅尔。
双方各执一词,直到今日还未定论,但这只是他荒诞离奇并惊心动魄的人生中的一部分,他的一生充满争议,却毫无疑问地成为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今天,我们不讨论案件和丑闻,来说说这位电影界天才导演的最精彩的一部电影。
《钢琴家》2002年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 / 托马斯·克莱舒曼
豆瓣评分:9.1
1939年,波兰首都,华沙。
法西斯德国以“闪电战”手段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仅仅10天,欧洲军事实力排第五的波军全线溃败,仅仅27天,华沙全境沦陷。
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杀戮与死亡,炮火与废墟。
尘土飞扬的无情轰炸中,广播里早没有了播音员的声音,电台却飘扬着萧邦的《夜曲》,弹奏者正是年轻的波兰最优秀的犹太裔波兰籍钢琴家,席皮尔曼。
此时的整个欧洲,几乎都存在普遍虐待和迫害犹太人现象。
从勒索财富到限制出入,从限制就业到驱逐人口,犹太人被沦为贱民和“二等公民”。
他们被强制要求在右臂佩戴醒目的犹太籍臂章,稍有不慎便面临严打和屠戮风险,所有的犹太人,都沉浸笼罩在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
席皮尔曼一家,也不例外。
他们被强制迁入德军在华沙设立的犹太人“特区”,在这个布满了玻璃高墙和钢丝铁网的区域里,席皮尔曼目睹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
他看见,在一个寂静无声的黑夜,德军突然闯入一家正在吃晚饭的家庭,一个因无法站立的残疾老人从阳台被活活丢出。
他看见,一个老奶奶的半碗稀粥因被抢劫而打翻在地,她哭得声嘶力竭的同时,那个同样苍老的老爷爷趴在地上狼吞虎咽。
他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因为问了一句“你们要带我们去哪”而惨被爆头,一颗子弹穿过了她的大脑…
这一天,所有犹太人被聚集在一个火车站的广场,漫长的等待中,席皮尔曼的父亲掏空全家人身上所有的钱,以20元的“天价”凑着买了一块牛奶糖,这块被分成六份的糖块,成了全家最后的午餐。
火车终于进站,在德军枪托的殴打下,拥挤的人群被塞进了运载牲畜的车厢,车子即将行驶,目的地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就在上车的一瞬间,一个德军雇佣的犹太警察突然把席皮尔曼从人群里拽了出来,眼看弟弟妹妹扶着母亲上了车,眼看着父亲四处张望,席皮尔曼挣扎着高喊:爸爸…
那个警察把他推开,喝令他逃离:笨蛋,你犯什么傻?我救了你一命,滚!
席皮尔曼没想到,他漫长的如乞丐蝼蚁般逃亡由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这部《钢琴家》豆瓣得分9.1,好于98%的剧情片,在豆瓣TOP250名单中排名第59位。
领跑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三项大奖,斩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
艾德里安·布洛迪凭借此片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也终于在从业26年后,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
艾德里安为了这个角色,每天练习4个小时的钢琴,身高183公分的他,更是减去36斤,体重最后只剩61公斤。
值的一提的是,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它来源于真人真事,由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这部纪实回忆录名叫《城市之死》,真实还原了二战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而这部电影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和钢琴家席皮尔曼一样,也是二战的见证者和幸存者。
罗曼·波兰斯基的父母都是波兰裔犹太人,二战开始之后,父母先后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8岁的他钻出集中营中铁丝网的缝隙,作为幸存者在战争中活了下来。
在拍摄《钢琴家》时,罗曼·波兰斯基已69岁高龄,在这之前,他拒绝了《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邀约,理由是:二战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
多年之后,他决定将这段人生阴影,用一部《钢琴家》,冰冷地呈现出来。
或许是这段沉淀,让他在揭露纳粹暴行的层面上,多了一份近乎残忍的冷静和克制。
残酷的战争,飘摇的乱世,犹太人的命运沉浮,沉重的战争题材却因为音乐与艺术的视角而变得独特。
和一般二战题材的影片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去渲染痛苦,放大感情,反而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真实手法,去找到最冷静的,最不带情绪的叙述手法来讲述。
就像,当一个纳粹军官突发兴致从一群犹太人中挑出几个趴在地上,双手抱头时,个体的命运早就被这场战争安排妥当,这时,迎接他们的恐惧不再来自于未来的未知,而是未来的已知。
就像,当一群犹太人的尸体像木头般一个紧贴一个被推成金字塔形,浇上汽油纵上火把之后,仿佛在烧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
令人震惊的不再是这入地狱般的景象,而是纳粹对于生命毫无敬畏的无动于衷。
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席皮而曼像一只老鼠一样藏匿于废墟,那个给予他生的希望的德国军官对他说:最多只有两个星期了,你一定要挺住。
战争是复杂的,境遇是复杂的,人性更是复杂的。
席皮尔曼在这场人类空前绝后的浩劫之中,遇到过投奔纳粹参与屠杀同胞的犹太人,遇到过拿着他的表跑路的波兰人,但也遇到过拯救近50犹太人的德国军官。
这些,都是真的。
但和真正的现实相比,或许,它还不够残酷。
而对于席皮而曼而言,是否侥幸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应该知道,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加倍感念珍惜。
电影链接获取及更多影评关注公众号:小碑电影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