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5 0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首先作为一个"掌握多种乐器的人"
我的切身感受是"掌握多种乐器"问的方式不科学
如果问掌握"多类"乐器,会更贴切
因为当你掌握一种乐器后,就相当于掌握了"很多"种同类乐器,这时再说自己掌握十几种乐器,有耍流氓的嫌疑.
如果按"多类"来说
我同时擅长弦乐器和键盘乐器
切身感觉有如下几点:
1.乐器门类是一个触类旁通的体系.
乐器可以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等归类
比如当我擅长古典吉他后,电吉他和民谣吉他,几乎是直接上手.
我掌握钢琴后,电子琴基本直接弹(高端电子琴其实也有重力键)
我有一次在教堂里面,直接用管风琴演奏钢琴曲子,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对管风琴的各种踏板,音栓完全不了解,但也能勉强完整的弹一首曲子出来
2.乐理是桥梁
先扫盲一句:古典吉他的谱子多为五线谱,而非六线谱.
题主给出一种场景"熟谙乐理",当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对五线谱有了多年的学习,在古典吉他上能够做到"视奏"后,转钢琴感觉无非是"乐器变了",但乐理的变化并不大.
大谱表,谱号,时值,音程,甚至是和弦,等等这些"乐理层面"的东西,不会因为乐器的变化,而改变太多.
当我弹了许多年古典吉他后,我转钢琴的过程,几乎是自学的.
而且这个过程很快,与其说是学习钢琴,倒不如说是适应钢琴更贴切,这个过程,我觉得更像"改变手部协调性,使身体更加适应钢琴"的过程.
因为最初转钢琴时,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基础层面的.
而是,这张谱我认识,在钢琴上按哪个键我也能算出来,但我没办法快速(条件反射)按那个键(说到这里,想必大多数真正玩音乐的人都有同感吧).
3.乐器只是"声音"的表达工具
.综合1,2两点,对一个"熟谙乐理"并且至少精通一种乐器的人来说
乐器,只是声音的表达工具而已
这就像写字,用钢笔,铅笔,还是毛笔的问题.
比如我出去参加同城音乐爱好者聚会,通常会带吉他,因为方便
现在因为工作忙,在家里弹的时候,更多弹钢琴,同样也是因为方便.
编曲的时候,切换着用.
作曲同样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我有个做独立音乐人的朋友,他的名字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
今年元旦,我参加一个跨年活动,他也去了,在休息室我就听到他一直"哼哼",一边哼哼一边拿录音笔录音,一脸猥琐的样子.
我还以为他牙疼,然后他说他在作曲,我当时十分无语.不过在作曲的这个圈子里,确实有很多人,"哼哼"出一组主音,然后用键盘或吉他敲出来,再做配器的.对于音乐人来说,"嗓子"也是一种乐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