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tyn727 - 

会演奏多种乐器是一番什么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0

主题

28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发表于 2019-6-5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关注的乐理的首页推荐看到的,感兴趣也戳进来看看啦~
5岁多开始学小提琴,高中开始学低音提琴(同时小提琴不学了)。上大学以后都不学了,但是是学校乐团的贝斯手。平时除了排练演出和一些活动基本没什么空特地去钻研练习了,只是喜欢有空拿出来玩玩。级别没意思,都非专业水水10级,小提琴曾获一大堆没什么含金量的奖,不过是省级市级的一二三名,最高不也就全国铜奖;贝斯没怎么参赛,无他。题主的要求挺高的,『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我觉得我从专业水平或者职业水平的角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说起来也曾是小提琴老师的弦乐队的小提琴副首席,现在这个乐团的低音提琴首席,主要是看了大家的美好分享觉得很棒,所以就厚着脸皮来答一下啦~~(就是评论里说的『半吊子』哈哈哈)

好啦!如果你木有嫌弃我,看到了这里,那真是对这个问题是真爱了!(谢谢!:))我先主要说两点感受:
Part 1:学多种乐器如学多门外语、如结交两位不同性情的朋友。


我在音乐领域的第一『外语』是小提琴。楼上有人强调了第一乐器是钢琴好,跑个题:都可以的,我想,钢琴不存在音准问题(校好音之后),而音准却又是小提琴等弦乐的大难题,这一点,是所有学习弦乐的朋友都能直观体会到的(具体其他异同就不扯远啦,都是很棒的乐器)
较早开始学习小提琴给了我很多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经历,这很棒,所以建议大家趁早学习乐器,台下的刻苦练习、舞台上的成就感以及音乐本身的美感的确会慢慢让一个人越来越有修养,只要坚持,以及发自内心的热爱。

后来开始学低音提琴,第一印象是觉得这两乐器差不多吧,都提琴嘛,轻松啦~~ 结果,发现,这两者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好比你学量子物理和热力学物理,大可说都是物理,有一点点交集,但是认真了往深处说,差异不是一般的大。

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完全就是两个乐器,两门外语, 两位不一样的朋友。小提琴的柔美,音色细腻,很多时候如优美的女高音(尤其是在E弦上演奏),而低音提琴声音非常低沉,有时候还有些沙哑,如同浑厚的男低音(其实我觉得更低,啊词穷了请原谅)。因此不同的音色带给人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自然也造就了这两种乐器的不同性格。如果一首曲子能用低音提琴演奏,通常小提琴也是可以演奏的,但是味道会差很多,比如低音提琴的《草原之歌》,用小提琴演奏就失去了草原的广阔大气之美;在用贝斯去演奏小提琴的《流浪者之歌》,也只是炫技展示,从乐曲本身来说,他演奏不出那种入骨的忧伤所以,每次在演奏的时候,我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两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效果。

Part 2:  会多样乐器会丰富你的『音乐观』
就我个人而言,会两种乐器,真的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音乐观』,这是我乱造词啦,解释下吧, 我觉得『音乐观』就是:对于乐曲、乐器乃至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音乐感悟能力。会两种乐器,人的音乐观丰富了以后,再去听音乐,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会听到以前听不到或者说不在意的部分,对乐曲的理解也会加深很多。例如我在听交响乐的时候现在会同时关注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两种乐器,去观察两种乐器的演奏员的不同的演奏方式,作曲家在这里的描写以及指挥在这里的处理的特点。(而以前我会忽略低音提琴哈哈)。还有就是在演奏不同的乐器的时候有时候会脑补另一种乐器加入伴奏这种情况,这在自己随便练习的时候是非常有『Playing』音乐的感觉的,而我觉得,音乐至始至终、不论业余还是专业,都是让人快乐的,所以,一定要开心地学乐器~~

好啦有事儿这个问题先放下啦,虽然水平有限,很多地方写的有点不对题,但是希望大家喜欢:)最后po一张我的两个朋友的皂片!估计没有比我更二的了哈哈!(配文:贝斯抱着小提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3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6-5 0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乐队的贝斯(我知道会吉他、贝斯以及架子鼓很普通),乐队的编曲什么都是他负责的,我想说的不是说编曲能力(这个毕竟是需要学习的),而是当乐手听不懂他想要的感觉时,他可以亲自示范。对于乐队来说这个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6-5 0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udou.com/albumplay/j-gQclKgYXQ/ugsBA89eNR4.html
就像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8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9-6-5 0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翻了一下大家的回答都是器乐大牛,有点心虚。我大概会三种吧,三者为众,也勉强算多种乐器吧。这三种是竹笛,二胡,小提琴,二胡和竹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
相比之下竹笛会比二胡擅长,毕竟学得早,二胡其实也很喜欢,我最喜欢的二胡曲目是二泉映月,梁祝,江河水等等,当然,最有意思的回忆就是用竹笛和二胡演奏千本樱,超级带感,有空传上来。



小提琴不算擅长,去年才开始学,因为有弦乐基础,自学一个月就上台演出了,当然事实上,现在感觉当时效果一般。


中文系和管理系的迎新晚会,用三种乐器演奏青花瓷,感谢华仪汉服社跳舞的小仙女们,跟你们一起表演真的很棒,搞得我都不想以后一个人出节目了。
会一丢丢葫芦丝,毕竟中学艺考有吹,会一丢丢萧,会一丢丢一丢丢钢琴,不过还没到能出去装逼的水平


感受是,我比别人多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而且其实我个人是挺喜欢音乐的,我觉得人在美妙的旋律里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夸张了点,但是大家应该都懂我的意思。
当然最喜欢的乐器还是小提琴啦,希望能够把这个乐器练好,希望有一天能够在喜欢的人面前演奏好听的旋律,也希望知乎上的小提琴高手们多多分享你们的学琴历程,让我这个初学者能够借鉴大家的经验,谢谢大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7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19-6-5 0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首先作为一个"掌握多种乐器的人"
我的切身感受是"掌握多种乐器"问的方式不科学
如果问掌握"多类"乐器,会更贴切
因为当你掌握一种乐器后,就相当于掌握了"很多"种同类乐器,这时再说自己掌握十几种乐器,有耍流氓的嫌疑.

如果按"多类"来说
我同时擅长弦乐器和键盘乐器


切身感觉有如下几点:

1.乐器门类是一个触类旁通的体系.

乐器可以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等归类
比如当我擅长古典吉他后,电吉他和民谣吉他,几乎是直接上手.
我掌握钢琴后,电子琴基本直接弹(高端电子琴其实也有重力键)
我有一次在教堂里面,直接用管风琴演奏钢琴曲子,尽管是第一次接触,对管风琴的各种踏板,音栓完全不了解,但也能勉强完整的弹一首曲子出来



2.乐理是桥梁

先扫盲一句:古典吉他的谱子多为五线谱,而非六线谱.
题主给出一种场景"熟谙乐理",当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对五线谱有了多年的学习,在古典吉他上能够做到"视奏"后,转钢琴感觉无非是"乐器变了",但乐理的变化并不大.
大谱表,谱号,时值,音程,甚至是和弦,等等这些"乐理层面"的东西,不会因为乐器的变化,而改变太多.
当我弹了许多年古典吉他后,我转钢琴的过程,几乎是自学的.
而且这个过程很快,与其说是学习钢琴,倒不如说是适应钢琴更贴切,这个过程,我觉得更像"改变手部协调性,使身体更加适应钢琴"的过程.
因为最初转钢琴时,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基础层面的.
而是,这张谱我认识,在钢琴上按哪个键我也能算出来,但我没办法快速(条件反射)按那个键(说到这里,想必大多数真正玩音乐的人都有同感吧).



3.乐器只是"声音"的表达工具

.综合1,2两点,对一个"熟谙乐理"并且至少精通一种乐器的人来说
乐器,只是声音的表达工具而已
这就像写字,用钢笔,铅笔,还是毛笔的问题.
比如我出去参加同城音乐爱好者聚会,通常会带吉他,因为方便
现在因为工作忙,在家里弹的时候,更多弹钢琴,同样也是因为方便.
编曲的时候,切换着用.
作曲同样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我有个做独立音乐人的朋友,他的名字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
今年元旦,我参加一个跨年活动,他也去了,在休息室我就听到他一直"哼哼",一边哼哼一边拿录音笔录音,一脸猥琐的样子.
我还以为他牙疼,然后他说他在作曲,我当时十分无语.不过在作曲的这个圈子里,确实有很多人,"哼哼"出一组主音,然后用键盘或吉他敲出来,再做配器的.对于音乐人来说,"嗓子"也是一种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19-6-5 0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钢琴,竹笛和口琴。
最擅长的是钢琴,口琴自学4年,竹笛则是因为我是民族乐团的成员。
就多了一个方法可以舒解压力和释放情绪,我想这是会某些乐器和不会的差别。

注:答主我还只是个钢琴学生,还说不上是题主所说的大师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9-6-5 0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自己录一段钢琴伴奏,从家里的音响放出来,在房间洒满阳光的一个下午,和着它给爸爸妈妈拉小提琴,感觉很美好。

当年和我一起学钢琴的人现在大都在Juilliard或者HYP弹钢琴了,所以关于音乐的问题我一直不确定自己是否够格,不过这个问题我自认为还是挺符合题主提问的,所以在这里回答一下,博您一笑。如果分享这种经历对他人能有帮助的话,我会由衷开心。

我很早在放弃把钢琴当职业后在没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过了中央九级,后来自己弹着玩,IBDP Music Internal Assesement 演奏component 满分,也得过一些奖,高中音乐老师一直想让我考音乐学院学钢琴演奏;高中在两个不同的学校当了三年的管弦乐团的第一小提琴;和同学组过中国乐器合奏,在里面拉过二胡和弹过古筝;高中毕业典礼有个歌曲需要人打鼓然后我就" I can I up”了。这些是水平比较高的乐器。除了这些之外其他还会吉他,贝斯和手风琴。(口琴竖笛和非洲鼓在这种讨论里应该不算吧?)

首先我想解决之前的回答里很多人在尝试解决“多种乐器”四个字带来的争议:不少学钢琴的人看不起学电子琴的人(我不是其中一员),觉得有的乐器不过是其他乐器的变种或者低级别复制品,其实这一点的部分想法我是略微认同的。乐器按照Western Art Music的想法,可以分成,Percussion(钢琴,架子鼓等), Strings(吉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double bass,fiddle 等等), Horns(法国号等),和Woodwind(如果我没记做的话Clarinet等属于此)... 我个人认为,在同类下面转行,(比如小提琴转中提琴,从flute转piccolo),难度是要远远小于学没有乐器构造和乐理关联的乐器(比如从小提琴转学古筝)的,因为sense不太一样。不过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不同的乐器,仍然要为了在新的乐器上达到很好的水平而练习,再相似(包括钢琴和电子琴),如果要达到高标准,也是要练习的。另外,因为乐器的构造和音律问题,有些乐器间是有有微妙联系的(钢琴和所有带键盘的乐器,比如手风琴,管风琴,和声器;小提琴和贝斯),但是这些相联的部分不过是乐器特性的一小部分而已,不足以让演奏者光环加持即学即会。题主和有些人觉得有人“谙熟乐理,信手拈来”,可能是因为他们(我们)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可以很快地甚至当时就在不熟悉的乐器上演奏乐曲(当时我一上手古筝和小提琴这两种和我Primary Instrument :钢琴,在构造和乐理上都没有太大联系的乐器,就可以演奏曲子),但是这种演奏,与成为真正够格的演奏者(比如成为首席小提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比如音质,细微的控制,比如给予乐器特性的音乐表现力,钢琴那“一串珍珠”的光泽和圆润,等等)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脑海中更多的曾经是从幼儿园起“急切地想用自己的双手让他们发音”的好奇心。仔仔细细地思考后,我觉得这种技能分布给我的体验就是: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强独处的愿望,以及更深理解音乐的维度*(dimension,不是perspective )。

年龄小的时候,有些惭愧地说,我感到的只有最直观的,同学的羡慕和舞台的光芒。小学毕业的时候毕业典礼上大家演奏了我写的歌。其实现在回头看那首歌意义大过形式,而它成为一个节目的最大推手,大概是其实只是因为那个学生乐队里的每个乐器我都会,我直接把谱子写出来给鼓手/贝斯手/吉他手/键盘手/和歌手就好了,这样省了音乐指导老师好大事-不用扒谱啦!而毕业典礼上“完全学生创作的歌曲”也非常彰显我的小学“全面培养”的使命。现在来看当时的我只不过是“时代需要的棋子”,但这种被推向前的经历还是给我很大鼓励的。另一些经验,8年级学校(英文)话剧节,我一年创作了两个音乐剧都在校内获奖,其实现在来看,什么对讨论“时间的意义”,“选择背后的使命”的讨论非常肤浅,而最赢得评委青睐的应该是那时候还比较少见的音乐剧形式。我记得我当时熬了一个夜把其中一个剧连着剧本带歌曲全都写出来了。因为乐器我都会所以只要用Logic一录一放,只要教演出的同学唱歌就好了,不用找人打鼓什么的,非常可行;没有这种multi-instrumental 的技能,音乐剧还可以是音乐剧,但是在快节奏的学校生活中最终效果是否有这么好就不一定了。相似的还有十年级的时候给学校一年一度的大事-The School Drama Production(全校参与的一个大戏)配乐,十年级的时候在学生电影节得奖(稍后上链接).... 这些所谓的荣誉,现在回头看,都不过是是“我被时代需要”的例子,是一点小心思结合“时代背景”的胜利,但是这些虚荣心给我的鼓励还是很大的,是他们鼓励我开始思考到底怎么make a difference with it ,然后我当时的结论便是我十年级,IB-MYP的Personal Project(个人项目)。PP没有什么要求,周围不少人选择做道菜什么的,但是因为之前的这些经历 ,我赶时间做了个专辑,自己写了几首歌和歌词,自己做的配乐和录音,自己唱的。在学校进行了义卖,善款捐给了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on of Refugees (联合国难民署),还被他们报道了(稍后上链接)。其实,当时的我连编曲都没学过,和声也都是瞎写。但是因为我会的乐器恰恰能满足baseline-rhythm- harmony 这些基本的音乐伴奏需要的,我才能在和紧张高强度的IB-MYP, IB-DP的学习(和Jonathan Spence,微积分,量子物理等等等)的缠斗中,在这些意外得来的技能点庇护中,继续文艺探索,也在不少人还在情感中找灵感的时候,就更切实地思考,艺术的意义和她的可能性。这是我快上大学了的时候回头看,才明白的。觉得很幸运。

技能点多的话做中学生的时候可以更容易地展现自己,把机会最大化。比如当时加入管弦乐团,因为我的skill set 我可以选是拉小提琴/弹钢琴/打架子鼓/弹吉他/弹古筝,但是因为第一小提琴可以和指挥握手,我就选的拉小提琴(而且承蒙老师的错爱成了第一小提琴手),有机会在排练的时候给其他小提琴手调琴,也肩负着coach不太熟练的小提琴手以及准备多余琴弦的责任,比普通的乐团一员有更多的权利和责任。只所以把这一点单列出来,是有很多个人原因的。我从一开始学小提琴的时候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第一小提琴手,可以很优雅地在演奏之后和指挥握手;老师给我第一小提琴可能是因为我是所有小提琴手里年级最高的(在第一个当上小提琴手的国际学校里十年级,第二个十一年级),但真的是我的“美梦成真的时刻”,第一次学校音乐会后,老师和我握手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激动,这也是我想用一生回味的时刻。

或许别人会认为,会很多乐器的人会很爱炫耀。其实我自己而言,我想并不是这样的。呃,仔细想想,我似乎从来没刻意告诉过我的朋友我会很多乐器而且钢琴弹得不错这个事实?我一直到毕业前几个星期,教了我两年IBDP(高中)音乐的老师,才发现我会打架子鼓,她说“How many instruments do u play , in total ?!”(她只知道我会钢琴小提琴和古筝),我就笑了笑没说话。可能我性格本身就不是那种“不经意间”提到“我家好厉害”或者“我衣服很贵”的人,但是我真的觉得,有的时候会偶尔感觉和乐器玩儿比和其他的人玩儿要有趣的多。

如果说这个技能点对我本身有什么影响的话....我喜欢一个人呆着,想把时间花在自己真正喜爱,有意义的事情上。乐器还是需要时间来练习的。高中最后两年(IBDP:,十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在觉得大学不学音乐的情况下。每天都练两个小时以上的钢琴,还会为管弦乐团练小提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点上我不觉得这完完全全是好事或者坏事。

会超过一样乐器多对学音乐有没有帮助?答案是肯定的。我高中音乐课有这么一个叫部分叫Listening (音乐欣赏,时而给谱子时而不给谱子),其中的一个评分环节是要求你你写出instrumentation (用了怎样的技巧演奏哪些乐器)。本身考试范围很大,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流行音乐都可能考,从撒哈拉沙漠的音乐到中国近代的音乐都出现过。有一次有一个乐器,演奏的不是西方调式的旋律,是个拨弦乐器,而且是heterophonic曲式,很多和我一起上音乐课吹黑管弹钢琴的人就写古筝,中国了;因为她们对古筝一知半解觉得这就是古筝。但是我会弹古筝,所以能听出来音色、演奏手法、曲目和古筝的差别,所以我猜测的是地区是在East Asia,乐器写的是“Pucked string instrument build based on national musical scale and played with fake "fingernail" binded on musician's finger tip”(一种需要戴假指甲的,基于民族音乐调性制成的拨弦乐器)。我记得最后的答案是韩国的Ga-Ya-Geum 。按照IBDP的mark scheme 来说写古筝算是educated deduction(有理有据的猜测) 所以不扣分,但是答案不对,所以不得分;因为我排除了古筝而且写的符合mark scheme ,所以得分。

这种时候很少,顶多算是意外收获吧。不过音乐真的是一项公平的学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不觉得我在“耕耘”这方面做得有格外出众,但我的确觉得我的“念念不忘”有属于它们的“回响”。对于一个真心喜欢音乐的人,不管作不作为大学专业/职业,在更深的维度与音乐对话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我觉得最好的体验是:音乐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也是有它奇特的分割线的,而乐器给你跨越这些分割线的机会;给你跨越这些分割线,以更深的视角去了解音乐她本身的机会。

最基本的层面,如果你喜欢写曲子(Piano quartet 之类的,不是单个旋律配伴奏的那种),你更容易知道怎么样写更科学。一个乐谱写出来,“是否适合演奏”绝对是个要考虑的因素。double stop 这么写行不行,小提琴上这三个音能不能一起拉出来(把位合适就能),钢琴arpeggio accompaniment 到底怎么跑合理.....如果你会乐器本身,你写谱子的时候就不用瞎猜了。

更有趣一点儿,你可以试试做你想探究的事儿。我写过一个曲子叫Asia Dream Song,用钢琴和小提琴来(部分)模仿二胡和古筝,模仿他们的演奏手法(Articulation),模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曲式(Heterophonic+ homophonic),模仿中国民乐的旋律特征(Pentatonic/五音),来试着用它象征全球化和文化的异同。其实一样的事情瑶族舞曲(这个曲子的原本就是orchestral version ),黄河钢琴协奏曲(里面有用钢琴模仿古筝进行pentatonic glissando的部分)都做过,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但是自己的艺术探索,出自自己的心,自己的手,我自己也觉得格外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6-5 08: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年的年会之后,
A:“第一首歌那个打鼓的好帅。”
B:“我倒是觉得最后唱Pieces的那个边弹边唱的很帅。”
C:“你们俩都什么品味啊,唱小小鸟的那个弹贝斯才帅好不好。”

。。。

A,B,C:“哎,黎涵,那个打鼓的/弹吉他的/弹贝斯的是谁啊?”










“都是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9-6-5 0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小提琴,低音提琴,电贝司,竹笛,箫,木吉他,钢琴。感受就是………

(⊙o⊙)哇!你什么都会啊,教练我想学…≧∇≦
我就臭小子,你什么都想学(╯‵□′)╯︵┻━┻

平时可以抱着吉他和妹子在小草丛弹唱情歌〈( ^.^)ノ
摇滚演唱会台上下可以狂甩狗头ヽ(゚∀゚)ノ
时不时玩玩古典,在晨光的照耀下的窗台边拉小提琴,或者在教堂弹钢琴…﹋o﹋
在各种骚各种装逼之后,来一段古风悠扬的民乐独奏(其实我更喜欢吹梆笛…)= ̄ω ̄=


说实话,最大的影响就是耳朵变得宽容,能接受各种类型的音乐。知道音乐是一件辛令人苦并且幸福的东西。结交更多类型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7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发表于 2019-6-5 08: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会的乐器吧。手风琴、钢琴等几乎所有的键盘乐器,然后二胡和口琴。
以前我不懂为什么大人让我学习乐器,后来当他们带我去听音乐会时,我不自觉就可以进入到演奏者出色的表演中,就像是自己创造了一个意境,只属于我自己的。后来我知道除了在音乐上的理解力,同时还有对于生命力的领悟。
因为你总是可以很快的进入自己的世界,那是灵魂上的出游,也就是自由。
另一个是我个人的感觉,我觉得长期学乐器的人,性格上都会比较温婉,很善解人意,让人很舒服,我觉得哈。比如王力宏,哈哈我的最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