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8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自己以前写的文字: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二——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
(1873年4月1日 - 1943年3月28日)
拉赫玛尼诺夫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之一,也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他的钢琴老师包括Nikolai Sergeyevich Zverev(1832-1945,俄国钢琴家、教育家,学生除了拉赫,还有Mily Balakirev和Scriabin等牛人)和Alexander Siloti(1863-1945,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Zverev的学生之一,也师从过尼古拉.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1883-1886 年间追随过李斯特,是莱比锡李斯特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堂兄)。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作曲上,他的大多数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比如前三首钢琴协奏曲,24首前奏曲,图画练习曲,第二交响曲等等。十月革命以后,他离开俄国前往美国,并逐渐专注于钢琴和指挥事业(别错过他令人吃惊的指挥录音,包括他的第三交响曲和《死亡岛》)。拉赫玛尼诺夫在1919年开始录制他最早的商业录音,他的录音一直持续到去世之前。 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录音见于1992年出版的RCA金印系列一个10CD套装中,2006年作为廉价套装再版发行。
拉赫在创作: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纯粹的大师,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够精确地弹奏所有音符,他的风格同样重要。如果你拿他的录音和他同时代的钢琴家对比过,比如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帕赫曼(Vladimir de Pachmann)、格瑞夫(Arthur de Greef)、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霍夫曼(Josef Hofmann)等等,你会发现他的风格出乎意料的“现代化”。我觉得他信奉中庸之道,什么都不过度。他的演奏有着歌唱般美妙的发音。听听他的舒伯特(李斯特改编)录音!在我听它们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些歌曲由人声唱出来要好听的多,但是当我听完拉赫玛尼诺夫以后就改变了主意。篡改一下卡拉扬对托斯卡尼尼的赞美之词:“没有不好的李斯特,只有不好的钢琴家”。尽管如此,他从来没有像霍夫曼和霍洛维茨那样故意“过分”地丰富和加重音色。他用一种平滑的节奏来演奏,从来不过快,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比如肖邦诙谐曲NO.3录音中风驰电掣的八度音。他没有试图用夸张的动态和感情流露,亦或用快速的节奏和极重的音量去打动听众。他的演绎富有感情但从不感情用事。他以敏锐、庄重、自然的演绎和完美的技术控制来征服他的听众。
拉赫玛尼诺夫喜欢用一种分析的心理去演奏。他经常性的寻觅曲子最深层次的含义。这个和霍夫曼早年演奏中流于表面化处理的一些录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点可以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肖邦叙事曲NO.3的录音中被很好的证明。每个音符都被仔细的“打磨”过。你能听到他是如何细心的组织这部作品的,听他的演绎让人觉得有几分象是被带着进行一次冒险。他好像总是努力让自己的目的变得明朗。千万不要把这种解析式的演奏方法和一些“高智商”的钢琴家们算计好的,扮深沉的,卖弄学问式的演奏混为一谈。拉赫玛尼诺夫完全在更高的层次上。
他最重要的录音是那些演奏自己的作品,包括4 首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3首图画练习曲、8首前奏曲,还有大量的钢琴独奏小品。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所以他的录音自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尽管今天“多愁善感”的诠释被广泛接受,但是他自己却用了一种淡定的、高贵的,甚至有些庄严的方式来演奏它们。我最喜欢的是他的第二次录制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节奏无以伦比,慢乐段听起来一点也不乏味。今天很多钢琴家演奏的慢乐段听起来极其无聊。还有一点特别的,今天大多数钢琴家演奏第三乐章的高潮部分慢得太多了。录音中有趣的一点是起始和弦(opening chord),他先弹奏每个和弦中的低音音符,然后再分别弹奏其他的音符。钢琴家们不可能这样做,因为他们的手不够大,不可能把它们演奏成用单手弹奏的和弦。拉赫玛尼诺夫当然是个例外,他有着钢琴家里最巨大的手(能很轻易的跨13度,14度稍勉强一点),所以我觉得他弹奏起始和弦有些与众不同。他录制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他的演绎不错,更多的表现了音乐的深度而不是技术的展示,但是我喜欢其他一些钢琴家的演绎更多一些,特别是霍洛维茨 (1978年和Ormandy合作)、范.克莱本和贾尼斯。尽管如此,他弹奏的第一乐章的华彩段落无疑是所有录音中最精彩的演绎之一。其他值得一提的是, 我喜欢高潮前面那段振奋人心的和弦,这个地方双手都有很大的跳跃。这首协奏曲我有很多个版本,除了拉赫玛尼诺夫外,可能只有Tzimon Barto在弹奏那些和弦的时候营造出这种音色来。
第三钢协华彩段:
演奏贝多芬的钢琴大师施纳贝尔曾经听完拉赫玛尼诺夫弹奏一首贝多芬的奏鸣曲后惊呼这是他听过最好的贝多芬。但是很遗憾拉赫玛尼诺夫从没有录制过任何一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实际上,他只录了很少量的大篇幅作品。除了他自己的协奏曲,独奏作品他只录了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和舒曼 的《狂欢节》,拉赫的演绎是这些作品有录音以来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尽管就我个人来讲可能更喜欢某些更“浪漫”些的诠释。在室内乐领域,拉赫玛尼诺夫录制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八首,同时还有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D.574(常叫《二重奏》),以及格里格的小提琴奏鸣曲OP.45,都是同伟大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一起合作。这些录音展现了拉赫玛尼诺夫是位非常好的伴奏者的一面。尽管这是非常伟大的合作,但是我觉得克莱斯勒,这位伟大的小提琴大师在小品的演绎上,让音乐听起来有点支离破碎的感觉。
最后,我想举出拉赫玛尼诺夫的一个值得商榷的录音: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1里面的《土耳其进行曲》。到乐章完结部之 前几乎没什么问题。这是首2/4拍的曲子,每拍由4个四分音符组成。但是在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完结部里,他在一些拍子里只演奏前三个四分音符,故意漏掉最后一个四分音符。其结果就是,这样演奏的那些小节都成了一又二分之一拍,实在让人迷惑。
以上
——————————————————————————————
华丽的分割后,楼上有朋友提到:不错,但并不是说最好,他自己就认为霍洛维茨演奏他的作品比他自己更好。
诚然,霍洛维茨弹奏拉赫的作品都可以说是上上之选,而且拉赫本人也赞赏过霍(包括演奏甚至是改编他的作品),但这样并不能证明拉赫的水平不如霍洛维茨。
我自己看到的资料里面,拉赫是在听过霍洛维茨弹奏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后曾经对朋友发出这样的感叹:“he swallowed it whole. He had the courage, the intensity, the daring”(大意是他已经完全消化了这部作品。他表现的勇气惊人、感情强烈、处理大胆)。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对朋友加后辈的褒扬和溢美,还有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谦虚。如果你看看霍洛维茨的回忆录和访谈材料,称赞拉赫玛尼诺夫是其“最伟大的朋友”,是他“演奏的灵感源泉”的溢美之词也比比皆是。
我在写这个系列另一位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的时候,提到过这样一段:30年代早期,Henry Pleasants(《费城通讯报》的音乐评论家)曾经采访过拉赫马尼诺夫,其间他问拉赫马尼诺夫认为谁是健在的最伟大的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想了想, “好吧,”他说:“霍夫曼算一个。”然后又考虑了一下,“下一个就是我了。”他说。随后的事情,按照Pleasants先生的说法:“他(拉赫马尼诺夫) 闭上了嘴,不愿意再多说一个字了。”这时拉赫60岁,霍洛维茨这时也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当然也很难说在随后的只到拉赫辞世的10年中他有了新的看法。
——————————————————————————
再次分割一下,前面有知友提到:我记得有哪个杂志曾经做过调查,钢琴家心目中的最牛钢琴家,拉赫第一。
这位知友提到的应该是2010年BBC音乐杂志的8月刊开辟的一个专题,由100位活跃在舞台上的钢琴家来评价他(她)们心目中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我把原书的扫描版贴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吧。每个入选的钢琴家都推荐了他们的代表录音并引用了他们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最后一张图是所有参与钢琴家的投票情况。
前20位名单及得票数
20: Claudio Arrau(4)
19: Josef Hofmann(4)
18: Walter Gieseking(4)
17: Glenn Gould(5)
16: Murray Perahia(6)
15: Wilhem Kempff(7)
14: Edwin Fischer(7)
13: Radu Lupu(7)
12: Ignaz Friedman(8)
11: Kristian Zimerman(8)
10: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8)
9: Martha Argerich(9)
8: Emil Gilels(9)
7: Artur Schnabel(12)
6:Dinu Lipatti(12)
5: Alfred Cortot(15)
4: Sviatoslav Richter(17)
3:Vladimir Horowitz(22)
2: Arthur Rubinstein(22)
1: Sergey Rachmaninov(23)
——————————————————————————
最后,我想说Rachmaninov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