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7 1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几句话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人类可以通过即时的或预先设计好的指令信息来控制机械臂或鼓风机来演奏乐器,缺点是不够灵活,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感情。电脑合成的音乐已经运用非常广泛了,代替了很多不方便移动或比较稀缺乐器或录音不方便的演奏,并且创造出了现有实体乐器之外的新声音,优点是代价小,操作性方便,缺点同机械臂。
接下来废话一会。
先说第一个,管风琴算不算机械化?在没有现代工业之前就出现大型管风琴用水力来推动鼓风机提供气体动力来吹奏管风琴,现在只不过是改用电力来带动鼓风机,而且管风琴的键盘弹下去是没有力度感应的,像几十年前的老电子琴那样,那怎么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呢?管风琴每个音有N个重复的音管和高低八度的音管,比如说某个音嫌弱要增强力度怎么办呢?多开几个音管发音,太快来不及就多弹几个音增强力度。这种管风琴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声音宏大,符合教堂的需求,最大的缺点就是感情表达不细腻,还有个问题就是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
关于机械臂和鼓风机,还有个机器人吹长笛的视频,人形的机器人嘴里吹气,手指按长笛键,演奏野蜂飞舞,已经很可以了,速度比真人演奏的快而且稳,而且没有错音,但是有一点,这些演奏都是提前由人类预先输入的midi指令,这就是机器擅长的,你要是让那个机器人演奏个慢速抒情,节奏和力度比较自由的曲子,那就得重新输入更复杂的midi信息。
其实机械控制演奏乐器肯定是超不过人的,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很多长处的,而且现阶段技术发展这么快,什么都有可能,比如电吹管,他的手指控制部分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吹嘴部分,可以识别人吹奏时的力度,口风,咬力大小,来转换成midi数据,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已经非常逼真了,那为什么现在关于人工智能方面没有人去研究这方面呢?我认为人工智能这类科技最主要的是先研究与人的基础生活相关的领域,比如吃喝玩照相上网看电影玩手机电脑等基本需求,一旦这些都研究的差不多了,科学家闲着没事肯定要研究音乐相关的人工智能。
第二个说一下电脑合成音乐,我看了一下其他回答,大部分都在抨击电脑音乐,但是无可辩驳的是现在我们听到的很多音乐都是电脑合成的,估计其他的答主基本上没怎么玩过midi这东西吧?知道有个音乐流派叫电子音乐吗?还有现在我们能听到的很多流行音乐,里边有多少东西都是用midi制作出来的?midi发展已经几十年了,一直在发展,甚至好多电影大片里的交响乐都是midi合成出来的,更别说口水歌了,只要有人包装歌手,500块就能请人在电脑上做完整的伴奏。
楼主题目里说的“直接合成,非先演奏再合成”这个定义不清楚,电脑没有人输入他不会无缘无故出来音符的,用鼠标点算非演奏再合成吗?那么用midi键盘代替鼠标算非演奏吗?那用midi键盘一口气输入一句的音符算吗?
总结来说,我废话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一个,人的科技发展到现在而且将来还会一直发展,机器设备虽然暂时不会完全代替人类演奏乐器,但是参与的程度会越来越多,我所能想到的最远处就是人可以只发出控制指令,然后机器来演奏乐器,人可以什么都不动,只用意念来演奏音乐,然后机器把人的意念脑电波信息同步转换成数据信号,驱动机器来控制乐器发声。但是要说没有人的任何参与,机器自己在那根据机器自己的情绪演奏音乐,真到那时候我估计人类也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