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21 14: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请自来答一个,全程父母教授(他们两个都会),母亲为主。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能答一下~
本人四岁开始学,一路上基本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中过完了十级后觉得天空都晴朗了(不用问我为什么,每个父母让学琴的琴童或多或少能体会吧)
如果孩子年岁尚幼,请多熏陶,爱上钢琴是成功的第一步。(其实我觉得我学的4岁还是太小了,完全是家里有老师,不然哪个家庭能让孩子弹20分钟就跑去玩了,玩几小时又抓回来弹20分钟呢?)
从技术上来说的话,先手型吧,然后从低难度可爱的弹起,具体的哪本书倒是没有太大的限制,当时风靡一时的汤姆森我并没有弹过。但是基础必须牢固,比如手型,穿指,音色判断(别以为初期这个不重要,音色好坏可以判断出用力方法是否正确)。然后,车尔尼?599,748,718,299,740?好吧这只是个大概。718是左手练习,如果你孩子不是左撇子相信会需要的。748是无名指和小指,通常这俩手指不灵活觉得也是需要的。当然肯定不是这几本就够了,慢慢来吧~
难度阶梯范围内想弹什么弹什么吧~考级曲目不用太崇拜,3年过10级的不是神童是就是基础不扎实。
现在想说下关于感觉和理解的这种虚的东西……
本人有一定的弹琴天赋,可能基因吧,但是现在对于钢琴并不是很狂热的爱。原因嘛觉得和家庭式教学很有关系。父母虽然技巧很不错,但是学生并不多(过了十级的就我一个,原因到底是我天赋不错还是因为父母教授不得不硬着学就天知道喽~~~),钢琴教学经验并不丰富。各种原因夹杂在一起使得自己大学死都不上音乐相关专业,周围亲戚朋友一片叹息(好吧这话扯远了),这其中不排除的两大原因,第一个我很懒,第二个父母教学引导的模式存在问题。(当然了,父母的心意是好的,并不能抹杀他们教会我一门如此难学的乐器的功劳,很多事情也是后面自己弹完才能想到的,别说是自己父母,换了所有人来肯定都会碰到这种问题。)
父母教学的长处不用赘述,省钱也好及时发现错误也好熏陶也好不要太多。这里就提一下弊端好了……
父母不会有太多的学生,教学经验自然谈不上丰富。加上自己的孩子嘛,你懂得,如何骂也不要紧,容易失衡,父母搞不清楚自己教学的时候是老师,孩子也自然不敢理直气壮去理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得罪了父母不让吃饭不让玩可怎么办),师生探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化成了母女管教。即便后来我的技术超过了父母,生活琐事上的矛盾或多或少影响在钢琴上的纯学术沟通。由于自己没有同龄的小伙伴作对比,于是乎自己进步的快没有自豪感,进步的慢没有紧迫感,一切来源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而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通常是没有耐心的(但对别人的孩子异常有耐心,请告诉我为什么),并且中国是父母的特色就是做得好不会表扬你的做得差一定批评,于是学的很压抑。自己对钢琴的爱完全匹配不了自己已经达到的水平。并且父母对于技巧的重视强于对感情的灌输(好吧我相信功利的钢琴老师也是这样的),比如会告诉XXX要多练,放慢,但是不会注意教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的曲风不同处,以至于让年幼的我很难get到那些无聊的蝌蚪和各种mp,mf到底是为什么。等我年纪大了能get到的时候觉得我为什么没能早点知道。生活和学钢琴没了界限,好处是无时无刻不熏陶,坏处是不知道吃饭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刚刚一个地方没弹好被父母翻来覆去说。
so如果题主想要自己教孩子,请务必思考下那些“虚”的东西……
另外,最最最基础的一点,也是核心的一点,如上面二位所答:题主确定自己有那个实力,能亲授吗?不止是技巧上,还有心境上(要知道教授低龄琴童,哄孩子呆在琴键旁都是门学问。而且这个很重要,关系到他一生对弹钢琴的爱)。如果无,请请专业老师吧……所谓会弹是一回事,会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自己会弹是优势,可以判断老师有没有带歪路,可以帮孩子度过一些难关,可以在孩子看似没进步的情况下不会太心急,不会用考级这种傻办法去逼孩子证明自己满足家长虚荣……。但是亲自上阵教学,请慎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