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23 1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药,终于有一道不是奇奇怪怪的、必须得抖个机灵才能答的问题。
之前由于专业课需要,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采访作业,我就采访了一位颜值颇高但已小发福的古典吉他演奏家。
(正常画风下应该是这样的)
但当天采访画风是这样的...
(王子老师真的希望你不上知乎。。。)
其实那篇采访主要是写他和他的古典吉他的,琉特琴只是其中略微提到了一下的问题而已,那么这里也贴一下里面的关于琉特琴的部分吧。
游: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制造工艺与现在是有很大的不同,那在演奏上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
王: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把仿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图)在西方音乐史里面,鲁特琴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乐器,许多油画中都可以找到关于它的描述和阐述。那它与现代琴,首先在琴弦的数量上、琴的外观以及制作的材料都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吉他多是呈流线型的,而鲁特琴则是梨形的。琴弦的材质也非常重要,在当时使用的是羊肠弦,弹奏时音色感觉比较温暖、圆润,但缺点是音量比较小,演奏并没有现代吉他那么稳定。所以有一个笑话是,“如果你是一个鲁特琴的演奏家,那么你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在调弦。”(笑)那么从中就可以看出鲁特琴的两个特点,一是对季节温度变化很敏感,二是弦数非常多。
其实通过采访,我觉得对于琉特琴这类古乐器,会演奏的人更多的是玩票性质(非主专业演奏,同时会多种乐器),有点收藏意向吧。就像学古筝的,可能会去学古琴(e.g. @简七 )
再者,会稀奇乐器的人其实没大家想象中那么特别,跟我们大家差不多,因为喜好所以玩多几样乐器而已(就比如我们的王子老师其实很逗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