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钢琴行业从事多年所经历的乱相与骗局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1862

帖子

27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8
发表于 2019-6-24 15: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钢琴行业,假话丛生,骗局众多。
我写这篇文,最主要就是从我所知道的所有方面尽可能把所有相关问题阐述清楚。
首先一个,钢琴教育,我们经历过一个破坏阶段,建国时代的特殊时期,导致我们的钢琴成果,无论是演奏还是教学体系,彻底被摧毁。进至于1980年代,才从新开始了普遍性的钢琴教学。
这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需要非常重视的。

我们来历数一下经历的损失,在建国初期,我国钢琴行业出现了5大钢琴家,其中4位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广泛认可,可以说是国际顶尖钢琴家。傅聪,殷承宗,鲍蕙荞,顾胜婴,刘诗昆(未受国际足够认可)。
傅聪是家庭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世家,其父亲傅雷,是有名的国际翻译家,师从于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帕其,获得过国际重要奖项。可以说,是非常标准并且根红苗正的钢琴传承。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钢琴家,确因为特殊时期的原因,破家流亡海外。没错,哪怕是现在傅聪也不再拿中国国籍了。可以说是中国钢琴界一个巨大的损失。
殷承宗,一位经历过苏联深造的钢琴家。1962年获得“莫斯科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亚军,有某种说法是因为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如此排名。是在特殊时期改编红灯记与黄河的牛人,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整个钢琴行业的杠把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说当时剩下来的中国第一(某种意义),在特俗时期结束后,被打击为“四人帮在中央乐团的代表”,而受到了4年政治审查。1983年以后,移居美国,不再保有中国国籍。
顾圣婴就没什么可讲了,获得了荣耀,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全家死绝。
鲍蕙荞,正经的中国培养的钢琴家,没有什么特别的国外师承,各项荣耀对比上面三位稍微有点暗淡,但是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女性钢琴家了。经历几乎可以完全参照殷承宗。也是以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一位。也是少有的还保有中国国籍的钢琴家(极为稀少)。
在参考了以上钢琴顶尖人士的历程后我们会发现,顶级钢琴演奏家,几乎被中国自己亲自推出国门。相当多人要不被迫害至死,要不就是流亡海外,这是一定要重视的钢琴教育方面的资源流失。可以说,到了特殊时期结束后,中国的钢琴人才储备近乎于无,没有足够的人才来进行钢琴教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在这个基础上,一直持续到1980年,我们中国才开始重新启动钢琴教学培训。而这种钢琴教学培训,实际上主要由各大音乐学院所负责。而到1990年左右,才开始大批量的出现琴行,并且也是在这个时间线上,琴行这种机构才正式的超越了音乐学院的教学人群数量。
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们会发现,郎朗与李云迪等人的出名不是没有原因,因为当时的情况简直等同与沙漠,任何一个稍微有成果的人都可以有效的成为行业标杆。在那样一个资本崛起的时代,可以说李云迪与郎朗是被钢琴利益集团倾注了至少百分90以上的关注度。
也因此,钢琴教学普遍的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大骗局时代。
在1980年代,可以说普遍的钢琴老师,在教学水准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以当时的优秀教师的资源来说,近乎等同于0.也是在那个年代,我们所熟知的钢琴考级机构,大批量的涌现。考级10级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并且达到了10级也确实属于专业人士。
但是请牢记,这样的一种专业,有且仅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才成立。并且,机构一开始建立的时候,还有着一定的约束性,没有像现代一样乱糟糟乱来,机构的评判是比较严谨的。
然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定要重视,对于民间的钢琴教学,国家是没有进行各种行业制度的监管的!监管缺失。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各种违规教学,老师随便乱来,乃至于为了利益而大面积的教学失败出现了。
为了掩盖这样的教学失败,琴行进化后形成的民间考级机构,需要借助已有的光辉形象来遮盖,也就是利用考级,来为老师们的教学失败背锅。也就是不断的放低了考级标准和要求。或者干脆就是黑幕式的。打压竞争对手的考级成绩,抬升自己老师的考级成绩。这一行为,可以说到了现在整个钢琴教育界已经开始在享受恶劣的果实了。自作孽,不可活。
钢琴考级在1980年代建立,在1990年已经开始有大量质疑,导致信誉下滑,而到了2000年,干脆就广泛的已经把考级归纳为业余。这一认知的变化,首先来自于整个钢琴教学体系在摸索中稍微获得的成就,大量的钢琴学者的素养在不断提高。第二个,来自于考级的不断下滑的标准要求,原本难以通过的考级,越来越容易通过。第三个,客观来说,还要考虑一个市场饱和度,在原本需要任何水准都可以的从业时代说,10级标准已经是个很高的评判了,但是对于时间发展后,不断有老师进入这个行业的现今来说,广大人民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的问题。
而现代来说,考级的另一个走向绝路的体现,在于大量的地区性的,不断产生的新的考级办。
这些考级大多高举具备迷惑性的名称,比如艺术特长生考级办,国家教育部钢琴考级办等等。
艺术特长生,是国家颁布的一种加分制度,有人就很聪明的把艺术特产生借用,以进行混淆式的考级办宣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属于违法违规。然而没人监管啊?也没人处罚啊?举报无效啊。
这是我要说的另一个内容。在缺乏了足够具备公信力的钢琴顶尖从业者的参与后。行业,已经彻底的缺失了监管。小孩学的技术课,你无法有任何办法的保证,是否学习到了无法保证,就算学了10年验证了这个老师是个王八蛋,也无法获得一个补偿和处罚。政府就算想管怎么管?没有顶尖的钢琴从业者,意味着在钢琴教学的标准方面永远没有人敢提出来。而没有了标准如何监督如何监管?根本没法管,所有老师各教各,无法把研究以多人进行的模式快速推进。就算获得了一些成果,也必然是藏着掖着,门户之见。道德败坏点,干脆是给的钱不够不教正确故意教错误。没有监管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这样的前提下,高抬指的出现以及推广,就很显而易见了。
首先,这是一种在教学内容上贫乏到几乎无法想象的钢琴技术,其强弱快慢能够达到的程度也极其有限,然而这个有限,却刚好卡在考级10级的边缘。满足了钢琴10级。
那么,另外的具备丰富学习性的钢琴技术对比高抬指,在同样的10级标准以前,不如高抬指进度快!因为显而易见,没有任何学习内容的高抬指,可以说只需要认音与指法,把音符演奏下来就可以获得所谓的曲谱完成度了。而有学习内容的其他技术呢?要考虑发力,要进行发力练习,这些学习直接产生了具体的强弱断连快慢。多少学钢琴的人,想要处理强弱,而老师仅仅来一句,你手指力量强声音就重,手指力量弱声音就轻。
然而具体的老师的示范呢?老师给学生教的原理呢?动作的体现呢?没有。
这是我要指出的一处具体的骗局。
也就是声音的强弱,仅仅依靠手指来完成?
首先我们尽可能理解一下,钢琴的声音强弱,是由击锤的快慢运动速度决定。
也就是本质上来说,就是键盘起落的刹那速度决定。而这一点有个明确的说法,也就是我们技术动作的速度与幅度,直接决定了钢琴的声音强弱!
以旋转技术做,转动的快慢,直接决定了声音强弱,与手指无关,手指只需要具备没有任何的固定支撑状态既可以。
以落提技术做,起落的刹那快慢,直接决定了声音强弱,与手指无关,手指只需要具备没有任何额外动作的支撑就可以。
以推拉技术做,前后拳击的速度,直接决定了声音强弱,与手指无关,手指只需要支撑好就行了。
唯独只有一种,以掌指关节发力的高抬指,其技术动作本身是手指,是需要依赖手指去做。
而市面上大量的舆论宣传,有意识的避开了其他所有的钢琴发力技术,而只讲高抬指,只讲手指先天素质。
这是为了什么,这是为了学生教学失败后有个借口,哎,你看你弹不快弹不强,你的手指没练够,不是教的不好哦,是练就根本没练够。然后呢。这个老师逃脱了责任。
而如果以上技术大家都知道,那么就没有办法逃脱责任了!
钢琴声音的强弱,由手指来做,这一说法已经明确,是属于彻头彻尾的骗局骗术。
再除开这个以外,还有连带的一个错误的说法,手指独立性。
一般来说,声音我们需要具备某一种属性,就是独立性,也就是一个声音是需要干净利落的与其他声音来对比。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时值处理上,不能造成前后粘连。
这个概念是手指独立性这一个说法的由来。
而手指独立性这个说法,依然,有且仅有在高抬指里有意义。
钢琴触键发力,就如同我上面所讲,还存在旋转、落提、推拉。
而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毫无手指参合(手指只负责力量的传递),达到需求的演奏效果。
而声音的独立性,如果我们需求做(不是所有都要),只需要处理好前一个音的离键与后一个音的触键的时机把握即可。独立性就出来了。
哪来的手指独立性特殊锻炼?实际上也就是到了最后,你练不出声音的独立性,最后老师来一句,哎呀你这个需要手指独立性,需要专门去练手指头。然而呢?问题的本质给你讲清楚了?
为什么那么多老师不敢讲声音独立性的问题本质?因为讲清楚后,这批人就是无能为力,自己都做不到。
再延伸一步,分析所谓的手指独立在钢琴高级程度的意义,钢琴演奏是需要速度体现的。
李斯特的第8首超技,其中的5音连奏。其演奏速度,达到了1分钟1200音以上的具体速度阀。这里面的技术,如果去依赖所谓的手指独立性去做,那么直接来说连速度的一半都无法达标!这与钢琴无关!哪怕是纯粹空手做都是这样的一种速度体现。以后,弹不了李斯特,不要说是手指不行,李斯特的绝大多数乐曲,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需要同时解决8度扩展以上的需求!就是纯粹的技术没教。
再一个讲到钢琴演奏技术的速度问题。
我的说法的争议性,很大程度来自于速度的描述。
首先我想明确我的讲法的原因,为何要用一分钟多少音的速度作为标杆,而非用节拍。
因为节拍无法准确的描述具体乐曲的速度。同样是120拍的节奏,但是可以有2音一拍,3音一拍,10音一拍。速度一样么?那就干脆说一分钟多少音换算清楚就好了。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讲速度,车尔尼849里面出现了一分钟720音的均速。车尔尼299里头出现了1分钟960音的均速(已非高抬指所能)。在李斯特我刚刚提到的那个第八首超技,其中的5音连奏部分直接出现了1分钟1200音以上的高速,而在某些震音、波音的加花里(非以上),干脆会出现1分钟1500音的速度要求。我所提出的要求的速度学习性,就是有非常直接的要求。而且就一个,任何人一般不会以自己的极限状态去演奏乐曲,大多都是留有余地,以达到提高控制力的作用,如果你的极限仅有1000音,做960音的具体,那么可以说是难以切实做好的。
没有基础的速度性,你不要说你可以做。就干瞪眼吧。
而在钢琴世界或者现实中,为什么要掩盖掉我所提出的东西呢?因为他们就是无法拿出一个切实的可以使人学习到这一个条件的东西!一旦把这种速度性说破,高抬指就毫无存在的必要了。
手指的灵活性。
与独立性雷同,已经都不依赖手指来演奏了,还要那么灵活干嘛?基本的调整音区扩展收缩,以及其他的的延伸意义,比如手指的末端肢体缓冲器效应,都是可以直接建立在正常人先天就有的手指素质上,需要额外练习?
先写到这,要写的东西还多的很。
2018年3月13日,继续更新。
有看到说评论里说有部分看不懂的,实际上你们可以详细说明哪里没看懂。
钢琴的手指讲完了,然后我要讲下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学习历程,首先一个,我是属于所谓的高抬指童子功起底,5岁不到就正式的进入到童子功模式的音乐学习了。
到了17岁时候,实际上对于所学的高抬指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抵制,然而周围的整体音乐环境,似乎是只要不讲高抬指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乃至于我在遇到了与我现在教学思路类似的老师时候,因为他人的影响而放弃。也是在这个时期,高三考完,明确自己要走艺术路线,开始第一次的带学生。
因为我很明确我自己的梦想,家庭教育里,学习或者教学一直是我的追求。因此我的个人目标就是做老师,带学生,就是去试探性的验证一些教学,相当于早一点入行。
然而在这个过程里,直接遇到的问题,很可怕,乃至于对我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高抬指可能不正确。
当你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不是仅仅要去演奏,要去练习,要去弹下来。你要考虑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并且实际上解决问题才能够说是合格的老师。
首先一个是怎么解决声音强弱这个问题,大量的已有的做法,是把问题归纳与手指力量。
然而,在具体的处理上,存在着哪怕手指力量达到极限后,依然不足够,手指力量过强,导致整个手部紧张,进而又导致了演奏速度快不起来等诸多问题。
以手指力量来解决声音强弱这个说法,无法令我满意。而在这个时期,我所接触的一些教授的只言片语,使我获得线索。这是从钢琴结构上来分析的一种说法。钢琴的发声本质,实际上就是击锤敲击钢弦,敲击刹那的速度,就直接决定了个强弱。而这种敲击刹那的速度,体现在演奏上,就是触键刹那的速度快慢而已。
手指力量解决声音强弱的说法,因此被我解决了。解决声音强弱的本质,是需要变化技术动作的速度与幅度。而不是野蛮的要求力量。
在之后以这个作为开始,不断的发现钢琴里,太多太多说法干脆属于骗局谎言,乃至于老师根本知道这是属于不对的,依然在一些原因的影响下这样子宣传。
既然手指不需要那种所谓的力量,衍生产生的,就是正确的手指,自然放松的状态了。
只有在深刻理解,声音强弱不是需要依赖手指来做,才有资格讲放松。
而之前呢?大多数老师只是野蛮的要求放松,而没有具体详细的说明,因为一旦说明了,她们之前在教的技术就被验证为欺骗。
为什么要这样做?在那个时期我完全无法理解。
在具备了正常放松的手指之后,又发现有个说法不对劲,也就是以手指来支撑整只手臂。
这一说法的线索,我是从俄罗斯列文的著作,与傅聪的钢琴理论著作中,获得的线索,里面明确提出了,悬浮的手臂,以及自我端住的手臂这个概念。
也就是从掌指关节,一直到手肘,是不能额外去给手臂以压力,这个压力不应该以手指去支撑。
因为我们已经获悉了一点,声音的强弱不是依靠手指的上下,那么大臂的重量就不应该不正确的怼到手指上,手指是难以支撑,这种对抗性的力量,直接导致手指关节紧张,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也是导致所谓鞘膜炎的原因之一,只是之一。
当手指不去支撑手臂重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手指居然可以在放松,没有额外施加任何力量的前提下直接完成触键。
而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延伸去看一些书籍,才能够慢慢理解书中到底在讲什么东西。
旋转为什么可以使用前臂,落提为什么要讲大臂,手腕的平移为什么可以解决大跨度的音区转移。
在这之前,也看到这些书籍,但是一直以来完全无法理解。
而在那一刻,最基础知识的正确,带我进入了真实。
先写到这里,有空更新。
2018年3月14日,继续更新。
张贴一些图文。
之上的李斯特的第八首超技,是速度说法的验证。
在这个速度前提下,要求达到的速度是均匀的1分钟1440音的程度,哦还有强弱变化,小拇指需要强音,别忘记了还要保持放松哦。
地下的三个,我的证书,对我自己学习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凭证。
话说我也是才发现文章里居然可以放图片与视频。我在想,接下来我可以录一波,把很多问题以具体的视频方式彻底阐述清楚。
言归正传,我开始继续讲我在大学时期外头教学的经历。
一个是很明显的,在校大学生要进行教学,是需要进入某些机构,比如琴行里。
兼职,64分,老师拿6,琴行拿4。同时进入琴行,无论我所进入的哪家琴行,都会对你来一段钢琴售卖培训。而这种培训的实质,是进行琴行需求的一种说法。某些高级一些的琴行,是会有专门的导购员,老师只要负责了解汇报学生买琴的意愿即可。因为这种培训水分很大,我自己对于钢琴还有很多疑虑,再加上同行的热心,也就是谁推销的钢琴就给谁分成。因此很辛运的,我在那个时期没有栽到钢琴售卖的坑里。因为对比过销售钢琴的数据可以发现,你辛辛苦苦教一个月居然没有卖琴来的钱多。
同行里,有人平均一个月能够售卖出去3台钢琴,而一台新琴,他能拿到百分5到百分15的钢琴总价,当然了,钢琴实际售价的利润,这只是个零头。那么就算按照这样算,一个月,在钢琴利润上能拿到的,一个老师应该是1W2以上了。那么课费呢?那个老师20个学生,就算满课,按照当时70的课费(你没看错70),其中6成是老师的,一节课40的纯收入。一个月他的课费收入是3200.
这就很可怕了,利益诱人心,一边是教学的3200,一边是售卖分成的1W2.他是在教学多付出精力呢?还是在售卖多付出精力呢?
那时候我没感觉那么多,我就很奇怪的感觉到一点,琴行里老师更换的速度太快了,琴行招生的频率太高了,老师卖琴的狂热太可怕了。那种同行请你吃饭,目的都不是为了交友什么的,而是变相问你手头有没学生买琴,各种旁敲侧听打听这个。
而对于一家琴行呢?那个老师卖琴,一个月三台,钢琴成不不过8000(按照新琴算),售卖标价高到3W6.二手琴,成本最多不超过3000,售卖标价高到2W出头。扣掉给老师的一部分,一台钢琴,就是至少1W5的利润空间,纯利,进到琴行老板口袋里。按照3个老师的平均量,一个月琴行光光卖琴,就至少是4W的利润空间了。
为什么琴行那么拼命的招生?之后经历的一连串事情把我算是惊到了,琴行居然要求老师缩短教学周期,能考级的赶紧考级。因为有一点,一个老师能带的学生是有限的。30个学生基本满课,像我当时还在求学,还要学校上课,我就带了不到15个学生。30个满课,如果按照正规教,教会教好为止,至少可以教学10年。也就意味着,那个钢琴老师,10年内,只能卖出30台钢琴。那么缩短教学周期呢?5年教完呢?那就是10年内,卖出60台琴。如果3年10级考完呢?也就是说10年内卖出去90台琴。那如果更过分一点,干脆就是买了琴把学生就拉黑踢走,只教半年呢?10年内,卖了600台琴。
教学认真努力,教真东西,意味着你10年只有30台钢琴的利润。教学不认真,干脆不教,听从老板安排,可以卖出600台琴。
别说什么良心道德,指望那个约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子必然带来老师声誉的下降,然而呢?换个地方继续教。或者拿出一套说辞,哎呀,你手指不够长,天赋不够,我不希望耽误你的时间。家长能怎么投诉?
这也是为什么,行业里说,在学校边的琴行是下金蛋的母鸡。本身周围学习群体就不是居民,不存在教学声誉败坏后招生困难的问题,不断有新的学生入学,就如同割韭菜,一茬一茬的割。
因为这一个非常核心的利益,由此引发产生了大量的,扭曲的世界观。很多说法就是为了掩盖自己教学周期短的事实,一个琴行里头的老师,如果真的教学用心,有能力。那么教学周期10年是基本的。一家琴行如果是3个老师作为主力,可以说几乎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招生,因为学生不会流失。然而呢?哪家琴行不招生,而且是拼了命的招?为什么?因为周期短。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在关于琴行问题上,可能要花好多时间和精力了。
2018年3月14日晚上。继续更新。
延续之前的琴行核心利益,教学周期过短问题。
这次我讲讲钢琴质量。
钢琴乐器来说,最大的一点,就是产品质量。绝大多数人认为钢琴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与学生挑出好坏。然而这个认知干脆就是错误的。错误的关键就在于,钢琴声音的好坏,是可以调整的,乃至于键盘的软硬程度都是可以调整的。而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几个核心,一个是钢琴里头的钢板,一个是钢琴选用的木料,第三个是钢琴的机械构件选材。然而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钢琴老师根本不可能懂。她们经受的一种琴行的培训,是进行的一种专门的销售培训。
什么人懂?
要想买到好的钢琴,真正懂行的该是那些调律师,钢琴厂工人。除开这些外,没有人可以做到。声音的好坏就是调整出来的。
而把价格太高的各种说法,说什么音色好听啊(可以调),手感不错啊(可以调),使用了什么特殊的制造工艺流程啊(国内钢琴百分99技术通用了),哪个国外合资的品牌啊。
这些东西实际上都非常直接的毫无意义。就是为了把价格推高。
价格真要高可以啊,使用高质量的音板,使用年限大的木料,使用料好的机械构件。这个价格高了那是值。其他的呢?就是坑。
所以,给大家一个建议,买琴,永远不要听自己老师的,你永远无法保证他在钢琴售卖中赚了多少钱,而就算他一分钱不赚,在琴行那边被推高的价格也是虚高,未必是这种品质钢琴真正该出去的价格。
哦,对了,我看了钢琴世界上新的那个回答,出离的气愤。然而我就理直气壮。
你拿学院压,我早就说过一点,我一不靠琴行,二不靠学院老师裙带,三我在10年教学间就没有丝毫乐器售卖利益碰触,四我也不依靠任何机构包括钢琴世界进行我的招生宣传。
以上几点我在进入钢琴世界这个平台时候,是非常严格的保证住,我才敢来到钢琴世界,发表我对于钢琴教学的很多看法!
我理直气壮并且有恃无恐。
再一个关于学位毕业证书的说法。虽然使用的院校地址,是蔡继坤音乐学院,然而,这个学院,本身在当年的艺考中本身就是师大协和。这一点无法辩驳,同时,在教学时期使用的老师师资,也是完全的师大老师。这一点也无法辩驳。再一个,对于师大整体教学环境的问题,我的回答有着足够的资料,这一点我能拿出无数的例证,并且依然无法辩驳!最后一个,就算你们拿出师大的老师,我也从来没有在钢琴世界上说我是属于某某某的学生,我从来也没有依靠过某人的名声,来捞钱欺骗,这一点老子就是理直气壮!入学通知是师范和协,上学课程老师安排是师大老师,最后拿的毕业证毕业典礼也在师大。我不认为我存在丝毫的诈骗或者虚假信息的存在。因为历史原因,我们那届确实很特殊,那又怎样?在整个过程里,我从来没有说依靠我的个人身份进行所谓的欺骗或者诱导。
有以上几点严格自律的保证,你就算搬出了师大,你就算搬出了中央音乐学院,你就算搬出了世界上的所有人,你拿我没辙。
在钢琴世界我做的所有的回答,没有一个回答说,我是某某某的学生,我也从最开始的整个入行业也从来不依靠老师的裙带关系。我,非常有底气。
我也早就说的很清楚,开战吧。没错,看清楚,就是你死我活的开战吧。
我至少要在这个平台,以我所能做的事情,以我所看到的事实,以我所有的经历真正的把你们这帮子人彻底的碾压。
在发泄以后,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不用看上头部分。
我还是想把钢琴琴行的一些东西继续讲完。
钢琴琴行除了最基本的售卖以及老师资质以及师德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小毛病问题。
比如说,把学生家长敢出琴行。琴行一般的说法是,家长在琴房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我认为这一点也是属于一种欺骗的行为,至少在福州是的。
为什么那么多的琴行异口同声的要把家长从琴房赶出去?因为很直接的一点,把家长赶出去,家长就不知道琴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具体的教学不清楚,具体的要求不知道,上课到底如何也彻底没有。
然后呢?我们福州老师,按照我在琴行经历的课程,偶尔的观摩别的老师上课来说,大部分人,是上课离不开手机的。不是接一个临时电话,而是整个人上课端着手机玩游戏或者玩威信。这点我很傲气,我从一开始教学,我就丝毫不在教学中掏出手机,我的手机里头,QQ与威信是停止使用的状态。我的课程,百分百能够不掺水。然后,在教学到了2012年后,我开始试着要求家长全程陪同上课。
因为为什么?因为在琴房里,家长是同样可以听懂老师讲的具体的钢琴技术的!当一个家长听懂了钢琴技术的时候,那么在回去练习的时候,能够百分百的保证学生不打折扣,能够百分百的保证上课时候老师也是百分百功率。
如果家长不在呢?老师的上课功率未必是百分百,学生学的好坏全在老师一张嘴!
这就很可怕了,我已经有5位学生,现在还在我手上教的3位,明确告诉我,之前的老师,有教导过小孩如何去欺骗父母!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欺骗父母。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家长看到在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居然整堂课在拿着手机会是怎样的感想?当认为的好,仅仅是编造出来的好,最后是不好,家长又该是怎样的心情?这是属于彻底的欺诈欺骗。
当我第一次全程把家长领到琴房的时候,我的整个感觉非常不好。
因为确实的,家长的目光,就像一把锥子扎着你,然而呢?可以让我教学功率百分百。
很多人不理解我讲钢琴老师累,那是因为那些老师跟我上课完全不一样。
对于初级的学生来说,我的课程可以说几乎无法坐到凳子上,需要全程的进行钢琴技术手把手。全程。对于身高较低年龄偏小的小孩,全程意味着,你是需要在一种半蹲着腰,半蹲着腿,持续至少15分钟以上的时间里,同时还要两只手把握发力点。我一直不怕跟别人交流技术,因为最直接的一点,心态,你学不来我的心态。钢琴教学在我这属于是做苦力,你做不来苦力,那么就算我的东西你全有,你做不来的,这已经不属于钢琴技术的对比了呦。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钢琴演奏是演奏,钢琴教学却是令一个科目了。就算有我一样的钢琴演奏技术,有几个老师能够做的来我做的苦力活?为什么我的钢琴学生的保有率那么高,几乎学生不愿意别的老师?因为,我的所有劳动,都被家长看到眼里。
更新到这里。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讲。
2018年,3月15日,中午。继续更新。
在提出了钢琴教学水准与钢琴演奏水准彻底不相关的基础上,我在进一步的把这个问题说透。
上次只是点到为止。
我的直接观点是,钢琴演奏水平,丝毫无法保证钢琴教学水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首先一个钢琴教学,属于教学系统里面的一部分,就如同一个人数学优秀,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么?答案应该是未必。
教学,需要心理学,需要教育学,需要教案,需要在具体的技术上手把手进行指导,需要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对于幼儿处理的经验。
这些东西,是另外区别于钢琴演奏技术另外的一个庞大的科目。
如果一个老师语言表达能力不行,那么就难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具体的技术像学生表达清楚。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心理学的能力,就无法通过学生的细微动作,查别学生的心里运动内在,到底是抵触还是接受?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实际动手的手把手,就无法在具体的技术环节上,给学生以技术性的内在指导,很可能学生的外在动作模仿的一模一样,但是内在发力完全错光。
也就是说,只有钢琴演奏技术,对于教学没有丝毫保证。
那么为什么大量的普遍的舆论,都在讲一个老师如果好就一定演奏能力强?这是被有意识宣传的一种片面的说法。
因为原因很简单,一首看似高大上华丽的曲子,完全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获得。哪怕这个人使用了彻底不对的技术。
需求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具体手段处理方面的除开演奏技术的内容,可以说,大部分钢琴老师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质。
或者说的明确一点,琴行行业里,在教学前写教案的人,少到惊人。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老师,没有过具体的教学经验,很多问题也根本缺乏实际,他能够拿出来的唯一的东西是什么?一首曲子,演奏技术能力。
演奏技术只能决定一个老师教学水准的上限,而无法决定他的下限。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需求的就是教学中的下限要求。
一种老师,演奏能力水平确实不高,但是语言表达好,技术方面愿意卖苦力研究,愿意做教案,同时也愿意认真负责的上课,学生不抵触。
另一种老师,演奏能力很高深,语言表达无法阐述清楚,技术方面不再钻研,不写教案全凭感觉,不认真负责上课或者干脆玩手机,学生对他很抵触。
两个对比,家长实际上需求不高,但是第二种呢?有演奏能保证教学么?
如果有基本的教学态度,演奏能力自然是越高越好,然而演奏能力的高低实际上看的不是曲子的程度。
或者说,钢琴里你能弹到什么难度弹下什么曲子,根本无法证明你的演奏技术的水准。
只能说你把这首曲子完成下来了。而这个,是可以练下来的。问题是,技术功底好的人,几周练下来,技术功底不好的人,花上几年磨下来。体现在外在的都是同一首曲子,然而家长看到的确实一样的外在。能够证明什么?什么都证明不了。
以演奏水平来评判教学水准的说法,是一种极其可怕的骗局,它隐瞒了更加关键的另外一种素质需求。而很多时候,低需求的家长,更加需要的是另一种素质。
所以,在理解了以上问题后,我们看到的大量的老师以演奏水平来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准,这是一种非常有预谋的骗局骗术,它确实可以体现一点东西,然而最关键的核心,教学,被转移概念了。
道理讲完,我讲现实具体例子。
我在进入琴行后,认识过很多演奏光鲜的老师,然而呢?这批老师相当一部分,在教学入门教材时候,存在问题。入门没入好直接影响了后续发展以及提升。学生走了半年以上的弯路后再提出修正,然而,错误的习惯已经养成了。为什么这批老师自己的演奏成果那么突出,但是在入门教学方面干脆大量失败?甚至有个说法掩盖这个现象。教授级别的老师就是为了点拨提高学生的具体学习问题而存在,初级不需要他们。
哦。很有趣。你是教授,但是你连初级都教不好。那么问题是教学在现在是个商品,你这个商品质量低劣,然后说你的价格是为了高级而存在,那么初级入门是不管的。责任被免除了。
说法真混蛋。
我自己的教学一开始也一样,完全依赖所谓经验。但是发现一点,依靠我自己的经验,依靠别人的教学法的提示去做,是死路。学生会进入到一种错误的境况去。我很直接的说一点,我的第一批学生教学失败。但是这批失败,给我以大量的经验以及鞭策。使我尽可能要去解决问题。而一旦开始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入门到底该教什么?
入门怎么入,到底怎么判断入门。这个问题居然在行业里没有一个解答。
而我的经验来说,入门需要的是获得一种基本功,能够不断延伸让他们能够达成高级程度,高深状态的一个原动力。
也就是说,入门,直接必须关联钢琴的最高水准。
如果有一种入门方法,可以直接使你在之后的不断学习,获得钢琴的最高水准,那么,这个入门法就是正确了!
以我当时的眼界来说,李斯特肖邦的程度,就是比较高深的程度。
嗯,,我从一开始就眼光很贪,不是看所谓的10级考级。
然而当我们真正的将李斯特肖邦里面的技术要点摊开时候,绝望的发现,我们已有的钢琴技术做不到,甚至于整个教学的大量说法里充斥着虚假。
就好比,李斯特的第八首超技,第7个小节的5音连奏是它的演奏难点,解决了这个就等同于解决了整首,而这里的速度体现,相当于一分钟1400音。
哦?就光光把需要的速度说开,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事实很恐怖了。
也就是说,你的基础功,需要具备一种,直接能够至少达到1分钟1400音演奏速度的难以想象的速度,才算叫做一种正确的基本功。
然而高抬指呢?他的演奏贴键形态,极限速度在1分钟900,极端点的需要离键距离的标准,干脆就在1分钟500音的速度。
这个速度做不到。
然而广大钢琴老师在说什么呢?哎呀,你要练手指,你做不到是因为是手指还没有练好哦,练不好了不要去怪老师是你的天赋不够哦。
实际上在掩饰教学失败。再说了,绝大多数学钢琴的,到了所谓10级就到头啦,而10级的速度标准是1分钟480音。哎,恰好就是高抬指的极限运动速度之内。
这是一个骗局,使用手法一样,过分宣传了钢琴演奏素质中的某一种,把所有的责任推卸到某一种,掩盖掉了最核心的问题。
能够使演奏速度达到这种真正高深程度的钢琴技术,是什么?
先写到这里,午觉,之后上课去,会继续更新。
2018年3月15日。继续。
延续上一个问题,能够使演奏速度达到这种真正高深程度的钢琴技术,到底是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首先我先说下我所依赖所谓的手指锻炼达到的钢琴演奏速度,1分钟900音,可以完成肖邦,但是无法达到李斯特乐曲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李斯特里面出现的具体速度要求,是我所追求的。
而高抬指这一技术,直接的极限只有1分钟900音。在我求学的历程里,经历过大量的老师,我在当时所提出的要求,也未必非常准确的描述自己的需求,或者干脆没有描述。
但是基本的,我的心里那时候有了一颗怀疑的种子,高抬指,可能不是一种我所认为的基础功。
它只是一种非常片面的专门面对某种中低程度而推出来的技术,或者说法。
我在钢琴方面的求学,最短的只有3节课的时长,最长的也才不到半年,可以说非常浮躁。
我也没有需求去借用老师的名头去干嘛,想的就是最本质的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然而。现实很可怕。在我大学里给我分配的钢琴老师,第一节课,就是讲高抬指。我坚决不认可,宁可去外头上额外的小课。我要寻觅的不是一般般或者不错,而是更进一步。
在这样的寻求下,整个外在的小课,解决了我大概百分30左右的关于钢琴技术方面的疑惑问题。
但是,在福州的整体环境下,有个普遍情况,大多数老师一开始都是强调高抬指,强调手指锻炼对于演奏的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所谓的重视,把最根本一个就是能否达到我所说的演奏速度的技术,给掩盖掉。大部分老师的演奏水准很高,也有部分是从不演奏,只是说,而也有部分干脆是演奏能力极低,叫人惨不忍睹。那么无论如何,我获得了一些说法,并且在钢琴教学里头马上进行验证应用。
在这个阶段里,我直接获得了旋转技术的线索,当然了很嘲讽的一点,这个技术的线索,没有来自任何小课老师,而是从钢琴伴奏老师那里获得。就是一句话点醒了,“很简单嘛,转一下就可以了”。也因为这个线索,我在求学的过程里,主动地要求老师讲解或者描述转这个技术。
然而,部分老师给出的技术存在误区或者偏差。这个误区和偏差就是发力点的使用,也就是手腕。按照我现在总结的钢琴技术,旋转的发力最好来自于前臂,手腕的发力不是不可以完成旋转的连奏,乃至于在外在动作上一模一样,然而随着钢琴演奏程度的加深,手腕需要一个平移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在复合型技术的体现上,旋转与平移,这时候,以手腕主动旋转发力,则平移因为紧张而无法完成,导致演奏失败。
这一错误点的总结,整个过程是持续了4年的教学与学习过程。经历了各种疑惑,质疑说法,验证说法,把大量的理论书籍的技术论点进行实践,最终获得的一个正确的说法。
旋转的发力,来自于前臂,肘部为分界线,往手腕方向是前臂,往肩膀方向为大臂。
我还记得非常清楚,这个说法是来自于我问如何达成乐曲曲谱里的波音技术,钢板老师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指路明灯。而除了这一点外,声乐老师的要求,直接帮助我达成了视奏能力的锻炼。
在大学大一前,我是属于坚决的所谓盯手演奏主意者,而只是进行了高强度伴奏的一周后,我的视奏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个就是一个习惯的转变,同时也为我手型定式这个概念的学习,开启了前置条件。
在眼睛不再盯手后,手在钢琴上的距离,可以依靠不断的精炼获得一种肌肉本能,也就是一个瞬间,进入到一个相对精准的键位把握上。
而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学校校内的即兴伴奏课,其中的伴奏模型,以及乐理方面的固定定式这个说法,帮助我构建了非常优越的固定定式模型,一种有效的以套路形式总结乐曲分析的演奏形式。
基本来说,我们常用的固定定式,是不超过5种,而不常用的加入,也才不超过10种。
比如,12指距离,固定扩展一个键位宽度,125,135,124,245,235,直接一个手型,搞定了这么多变化的和弦模组。在认音方面,也因为在实际伴奏中,声乐老师的提示,准确的讲是帮助伴奏后,声乐老师的提示,了解到这种乐曲模型,根本不需要把所有音全部看下来。他的原话是,这个不就是一个手型里的嘛,你就认其中一个就好了。
比如125模型,只要瞄一眼外观,手型就出来了,只要认其中一个定位音,就不需要认其他的音,因为你的手,就在固定的位置上提前准备好了。
而类似于理查德克莱德曼那种左手大多只使用一种固定定式的乐曲模型,干脆是几个小节才需要认一个音。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理解了为什么有能够视奏那么快速的人。
不是别人真的在即兴,或者眼睛看了后手的反映多快,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看那么多,有一套方法,有一个定式,而这些定式,已经提前被他们练好了。
即兴伴奏,即兴的说法被破除,是在这里的体现,即兴的体现,是你的人的选择茫茫多,你选择怎样的定式,选择怎样的具体处理方式,都可以,但是,不是说你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如果连基本的练习,提前练好的固定定式都不存在,那么即兴伴奏那就是要完的。
写到这里,还会继续更新。
3月16号晚,继续更新,今天超级累。
今天中午与一个老师在聊,准确的讲我跑过去给她教点钢琴,在之后的闲聊之中,一些聊到的东西勾起了我的回忆。
这位老师聊了她自己出道时候的一些经历,先说一下,这位老师属于我的校友,一位蔡继坤音乐学院,她们那届拿的是蔡继坤音乐学院的证书。我们这届由于切实的一些历史因素,拿的是师大协和的证书。
是一位在校期间,主要进修民乐的学姐,在出来工作后,先是去了幼儿园,结果发现,完全不符合她的期望。之后是依托关系,进入了一家琴行,首先教授古筝。而在之后因为琴行的需求和逼迫,在没有任何钢琴基础的情况下开始教授钢琴。
直到现在。
琴行的老板,对她进行了一种片面性的培训,也就是所谓的高抬指。而除开高抬指外,再也没有任何技术的讲解,直接把她推到钢琴老师的职位上去。同时以一台钢琴百分3到百分8的利润提成,与她达成钢琴售卖协议。
这种琴行老师,不是钢琴专业,但是因为琴行老板需求与逼迫,而进入钢琴老师岗位的现象,实际上至少在福州这个城市里极其普遍。声乐老师教钢琴,吉他老师教钢琴,街舞老师教钢琴。而普遍给这些老师培训的所谓的岗前培训,使用的钢琴技术,高抬指。
在2014年,我所提及的学姐,与我有了沟通,源自于伴奏。通过我为之伴奏的一位声乐在校生,我认识了这位学姐。发现是校友,之后就是增进联系。在半年后,我应她的邀请,讲解一些钢琴技术方面的一些知识,开始把我所具备的一些钢琴知识与她进行交流。
她的家庭有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负担主要的经济能力。也因此,她并不满足于教学钢琴初级,并且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级别的知识。而据她所讲的,自己去努力的过程,令人可怕到极点。
大部分钢琴老师,并不愿意教授一位半路出家的成年人学生,把各种真功夫藏着掖着,只教高抬指。甚至她自己已经体会到了整个教学行业里的传男不传女。这种可怕的陋习。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候,这些老师把所有的问题归纳为,你不具备童子功,你不具备天然的手指条件,你的高抬指没练够,你的哈农没练够。这批人里头,包括数位师大老师。
而我在那时候给她提出的钢琴观点是,钢琴技术,并不仅仅由手指技术构成,甚至可以说,所谓的手指运动素质,没有我们想象的高,并且直接带着她的手使她获得了无手指运动钢琴触键的实际达成。这一点,帮助她有了自信,能够继续往更加高深的程度走。
当然了,个人有个人的秉性,之后就是不练琴,不练琴,不练琴。贪快贪多,曲子就把音符弹下来就不管不顾。只喜欢好听的乐曲,不去做基本枯燥,但是有意义的练习曲和哈农的重复性技术锻炼。。。。
在这样的一种每周交流一次的钢琴课上(无收费),也因为她的具体家庭问题,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什么很多老师,传男不传女。
因为女性,在到达一定年龄后,确实会出现在专业上不够认真的现状,关心的更多是经济来源,以及家庭。在专业的练习进步上,无法达到同样年龄男性的高度专注以及自我进步的体现。
但是,我不认为这是行业内,传男不传女的理由。按照商业规矩来说,教学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商品,学生交足了课费,那么你就应该保证商品(课程)的质量。然而呢?相当多数量的老师,根本不教女孩子真功夫。这也是行业从业者,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顶尖从业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的原因。这并不公平。至少对于女性学生以及孩子是女孩子的家长不公平。
我在大二时候,所上过的一节钢琴课,老师教了我明确的技术处理,而在之前我等着排队上课时候的另一个女孩子,同样的地方有完全不同的说法。你的手指没练够。给我讲的是利用旋转,当然了,那个时候的说法是手腕发力的旋转(并不完全正确)。在那节课上我直接提出问题,为什么另个女孩子学的跟我不一样。
这个老师直接给我回答,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谈恋爱,结婚,生小孩,生完小孩照顾家庭,连智商都会改变(质疑这个说法)。教东西一般都是传男孩子,女孩子没有传承技艺的价值。
残酷,可怕,冷漠。
而在我之后的教学里,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实际上比率很高。
这一个恶心的事实,恐怕不止一个人经历过。
之前提到过,琴行对学姐的所谓培训,是只有高抬指。而我在大学时期的教学,也确实看到很多新来老师,接受所谓的琴行岗前培训,这种高抬指的教法。
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高抬指,归咎于手指素质,归咎于所谓童子功。能教到怎样的程度?琴行里,能够教授1到3级考级,属于初级老师,能够教授3到7级属于中级老师,能够教授8到10级,属于高级老师。
嘿,高级老师。在实际上10级的标准仅仅相当于勉强达到入门的现实上,10级的老师被吹捧成为高级老师,属于凤毛菱角。能够教学10级的老师,居然在业内,课费达到300的标准。
这体现的是什么?整个环境的教学水准低到可怕,低到难以置信。
暂时更新到这里,会继续更新。
2018年3越17号快12点。准确的说,这次更新,我打算把事情说的更透,实际上就是我更新的怼人的回答里,一样的内容,已经看过的人可以不用看喽。
继续实名怼。
1900.
1900似乎是个钢琴世界平台的所谓大V,然而这人的钢琴回答实际上也是属于错漏百出。
我只见过这人讲的插科打诨,而从未讲过具体有效的一些钢琴技术的讲解。或者就算讲解,这人也是非常无效的。
然后上干货证据。
还是老生长弹,但是我这次更直接,更狠,更不留手。
钢琴技术,我们有三大必备的素质,速度,强弱,放松。
首先讲速度,实际上速度很好理解也非常直观,比起更难理解的强弱与放松来说,直接能以数学解决掉。
钢琴教材车尔尼,599,849,299.这是钢琴专业普遍认为的入门教材,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够把299完成,具体达标就可以称之为叫做基础功打好了。而在之后是提升与高级。
我们来看849,里面以具体的实际演奏速度来说,最快是1分钟720音的具体速度,299来说,最快是1分钟960音的演奏速度,瞬时的加花,是1分钟1200音。而作为高级的标杆,李斯特的第八首超技,其核心难度最大的5音连奏,演奏速度达到了1分钟1400音。
为何要用这种速度描述,因为以节拍的形式描述,根本不公平。一拍,可以有3音,可以有5音,可以有10音,都是同样的拍子,但是在具体的实际速度上一样么?每分钟多少拍,再乘以一拍具体演奏的音符数量,就是我所提出的速度数据,这一说法最主要是方便不具备钢琴专业知识的外行人。
当我最初提出1分钟1200音的时候,这批人是炸毛的。因为他们所提出的高抬指,标准的高抬指连1分钟500音的速度都勉强,而所谓的贴贴键形态,极限也才只有1分钟900,当广大群众看到这样一种速度的时候,直接就会把高抬指的根破掉。那么在了解了这个以后,再来看1900以及其他所谓的钢琴钢琴世界大V们的回答,他们有提出过一个能够实际达到1分钟1400音的实际演奏技术么?
答案是没有。哪怕是近期的回答,他们的回答也是一样的,你的手指没练够,你需要继续练哈农,你需要继续练高抬指,你没有办法达到是因为手指天赋不够?!
然而根本不是,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提出来过任何一个可以使演奏速度达到这种1分钟1400音的演奏速度。
甚至于,在车尔尼299其960音,这种速度上,伟大的车尔尼,这个钢琴世界钢琴大V干脆提出,是因为车尔尼时代的钢琴构造与现代不同所以达不到这种演奏速度。以前的钢琴更好提速。
然而很可惜哦,现代能够弹李斯特第八首超技的不止一个人。只要能够正确演奏这首曲目,那么就必然具备一种达到1分钟1400音的连奏技术,与所谓的钢琴结构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在现代钢琴上所达到的成就。他们怕的,是现在舆论宣传广泛流传的高抬指,在这样的数据对比下的做不到。
哦对了,钢琴发力技术,能够达到这种速度的演奏技术还不止一种。好几种。哪一种都可以与手指无关。
为什么要强调高抬指是错误的?因为高抬指不仅在事实上不能帮助我们真正的达到乐曲的具体速度要求,连所谓的训练意义也是错误的。
在我发出的以前的回答里,有着明确的旋转,落提,推拉,不依赖手指,无手指的高速,慢速,夸张,演奏,各种形态的视频。
这些视频,极其清晰的体现出一个事实,钢琴演奏,未必需要特殊化的手指运动能力。
甚至,在高速(1分钟600音以上),极速(1分钟1200音以上),这样的速度里,胡乱加入多余的手指动作与力量是灾难性的。就光光一个,额外增加的手指运动距离,就会直接拖累演奏速度。一个没有额外的动作距离,一个额外的动作距离大了好几倍,速度一样么?
所有其他的技术,可以互相融合,唯独只有高抬指,无法融入到任何一种钢琴发力技术里。
旋转可以与落提发力融合,旋转可以与手腕平移融合,旋转可以与推拉融合,甚至可以三种发力模式直接融汇在一起,以达到一只手解决三声部的具体处理,因为每一种发力技术都直接的解决了一个具体的声部处理!而高抬指呢?只有一种发力,只有一种学习,如何使一只手出现多个声部的具体解决?无法做到的。


我所提出的讲解,是连普通人,外行人,都可以直接看到直接明白的程度。钢琴世界上很多关注钢琴的,未必具备很好的钢琴知识理解能力,那么我就再辛苦一点,把技术分析讲解到外行人都能够看懂。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再来看钢琴教学具体出现的情况,今天我有一个试上课。
学生带学生介绍过来的,学了3年高抬指。老师是一个资深名师,拿着在福州算是高端的课酬。然后呢,当我讲到旋转,以及旋转的演示的时候,那个孩子直接说,他在他老师的具体演奏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然而呢?这个老师讲了这种技术么?没有。
讲的是高抬指。到最后这个小孩要是一直学下去,没有这个技术,达不到那种速度,最后老师可以抛出来。哎呀,你看我演奏的多好,我都做到了,是因为我的高抬指练得多好多好。你要是想做到呢,那么你就要多练高抬指,你的高抬指练得不够。
多么可怕的谎言和骗局!多么高明的骗术!直接转移了问题最根本的实质,演奏到底在用什么技术在做?教的到底是否是自己在用的?
这是我激烈反对演奏技术能够判断教学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演奏程度够的人,是不教核心技术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徒。所谓行规。
然后,我再针对那帮跳的讲说琴行利益怎么怎么样的人,说我说的不对的。
我这次呢,就讲的更深入一点,彻底讲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