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1 2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个国际会议New interface for musical expression(NIME),会有很多有意思的论文,包括new instrument design之类。详细戳>>http://www.nime.org/
每年的乐器展诸如NAMM之类也会发布一些奇形怪状的乐器,比如NAMM 2015推出的24弦贝斯。。。(呵呵大叔你竟然理直气壮的说24根弦不算多?!)
以及各种电路传感器结合的新奇设计诸如:
乐高和电路搭成的自动演奏器
触控灯光音乐集于一身的Mussi multi sensory music equipment
Stanford laptop Orchestra
各种为吉他初学者/Sound Artist设计的软/硬件如Misa-arkira, Gtar, Jamstik+>>Fly Or Die: The Jamstik+
以及各种在传统上玩出新概念的,例如之前有人提到的Bjork, 她在2011年的专辑采用了Opening Album的形式,整张专辑是一个游戏,随着每次游戏进程的不同,也会演奏出不同的音乐。这种概念在古典音乐中就有被提出,近些年来才逐渐得到采纳,这种形式可以让听众每一次打开软件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音乐体验。
再如很多电子音乐家的都会有这样一个自己搭的电路板,不知道能不能算新乐器。这些电路构成的“乐器”使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永远无法预支你的“乐器”会给你带来怎样的体验。
电子音乐几乎以各种我们可以想到的,或者完全出乎意料的形式存在着,其中也包括很多纯程序和信号处理得到的效果/声音(例如max,nyquist等等软件合成的效果),大大拓展了乐器的概念和音乐的形式。
另外不得不提John Cage的经典之作4‘33’‘。人不可能处于完全安静地环境中,因此,我们时刻感受着周围的声音,甚至是极其安静地情况下聆听自己血液的流动。在等待的时候(等飞机,等火车,等灯等灯= =)离开手机和电脑,学会聆听周围的环境,对自己是一种很好地放松。(好像有点偏= =)
---尽管没什么人赞还是来更新一下---
今天Sound Synthesis课程来了一个Music Robots大牛Eric Singer, 介绍了一些他做的Music Robots.包括自动演奏的吉他之类,再一次开拓了眼界啊!他还曾经为Pat Metheny做了一整套伴奏Robot完成巡演。另外还有一些Interactive的自动演奏乐器。>>https://vimeo.com/75093446
以上均为music tech seminar,Sound synthesis和Computer Music最近涉及的话题。另外包括 @梁赛赛和我分享的一些有趣的东西(艾特你就是让你赶紧来点个赞!)图片来自网络(除了倒数第二张)。
最后贴一个酷炫的音乐效果的视频>>看得见的音乐效果酷炫CYMATICS- Science Vs. Music
以及更加酷炫的火焰效果>>Pyro Board- 2D Rubens' Tube!
原理(只找到了油管上得QAQ)>>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gPK_JaK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