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几岁开始学钢琴,又怎样启蒙呢?

[复制链接]

769

主题

2420

帖子

39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54
发表于 2019-7-3 08: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在孩子小的时候,选择一门乐器让孩子学习,而钢琴、小提琴又是首选。考虑到小提琴的难度、要求,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更主要的是家长的对钢琴的喜爱,我们选择了钢琴。


想要孩子学习钢琴,首先遇到的便是多大开始的问题。许多文章中会建议尽早开始,或者具体到3-6岁。实际上,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家长需要判断,孩子是否已具备学琴的条件。
首先,兴趣是最重要的。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如果想要孩子学习钢琴或其它乐器,从小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音乐的环境,像学习语言一样,随时能够听到各种风格的音乐、经常观看儿童音乐剧,让孩子建立起对音乐的好感、熟悉音乐、喜欢音乐。女儿在学琴时,有时会说,这个曲子我听过,那个曲子里我最喜欢某几个小节。听到这些,已经令我满心欢喜了。
其次,孩子的手指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女儿在学琴前,一直像玩玩具一样在钢琴上随意弹。三岁时手指还是很软,怕她受伤,就只是随她玩。等到满四岁时,手指便可以立住了,也能明白并做到摆好恰当的手型、高抬指、用正确的手指部位触键等。随着曲目难度的提升,还会慢慢涉及双手以不同的力度、弹奏方式等进行,就需要孩子具备更高的协调能力,分别控制双手。
再次,是否具有识谱和乐理接受能力。五线谱和初级乐理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也许还看不清音符在哪条线或间,更别提掌握音程、和弦等。为了高效学琴,在女儿开始学琴前,我就向她介绍了五线谱。线啊间啊,音符音名啊,节奏啊。没要求、没目标,只要有个概念就行。我们会在白板上画一画、贴上磁力扣,还一起制作了音符卡、音符表。尽量避免正式学琴时因识谱问题造成的抵触或不良影响。
乐理方面,我们也是边吃pizza,边引入whole note,half note。搭建乐高时,联系到符点音符。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太小,即使算不清楚时值,也能模仿出来。之前看过有的妈妈做了饼图等深入浅出地给孩子演示,我只有自愧不如,因为嫌麻烦,就只是讲了那个小点是前面音符的一半,然后将节拍器调到适当速度,告诉孩子听到第二个“嗒”再弹第二个音符,孩子便弹奏出了正确的节奏。
认识音符时,我们用了《快乐玩,轻松学乐理》一书,字大,主要还有涂色、贴纸,适合小小孩的入门。书中介绍了音符、休止符等,帮助孩子识谱。


最后,孩子的定力、大人的耐心也很关键。看孩子是否坐得住,有的小孩每天练琴15分钟半个小时,就开始喝水、上厕所了,但我感觉即便是高效练习,这么短的时间也只够活动手指、进入状态。我们开始时每天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慢慢地每天早晚两次,一共大约二三个小时。每次时间不固定长度,而是根据练习效果而定。比如今天要练习哪几个曲子、学习什么,弹得好两三遍就结束,不好就继续。内容包括手指练习或大小调音阶、复习并提高旧曲子、学习新曲子。如果只是一只曲子反复练,孩子会觉得单调枯燥,弹几次就烦了,所以我们是重点练习两三个曲子,再复习些以前弹过的。
练习过程中,不免遇到怎么提醒也改不了的情景,不抬指啊、不提腕啊、没注意表情符号啊,那就要看陪练家长的耐心和定力了!一定做好心理准备。有时可能家长先于孩子想放弃呢!初学者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便是手型。我倒是觉得正确手型固然重要,但在孩子初学阶段,不必将其放在首位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琴积极性。只要基本能保持适当的手型,不要养成坏习惯,还是以音乐性为主,强调节奏、重音、强弱的表现力。
*****


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合孩子的启蒙用书。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只有汤普森、车尔尼了。有众多优秀教材供大家选择,为什么练琴必定是枯燥单一的呢?经过家长和老师用心的挑选,启蒙也是充满趣味的。


教材方面,我们是用传统的小汤起步的,从中央C开始,G调F调出现比较早,利于孩子建立调性概念。前两册是五指音阶,但出现了和弦,要看孩子的手是否可以站立。


有些基础后,我们逐步加入了201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引进的美国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其特点是体系完整,更有趣味性。内容涵盖了技巧、演奏、听力、即兴创作、移调等。曲子的名称、配图,加上家长充满想象的演绎,会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全面了解音乐。比如结合侦探的配图,编个故事,孩子很容易就可以弹出强弱对比。书中还有许多让孩子参与的练习,完成乐曲创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上强弱记号并演奏等。
《菲伯尔》还有配套的表演秀系列,每个级别给孩子弹奏一些改编的古典乐,颇有成就感。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系列不同风格的乐曲: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引进的美国教材,和菲伯尔一样,也是自然而科学地结合了乐理和视唱练耳,并充满趣味性的一套教程。不同之处在于,入门阶段使用了手指名称而非音名或唱名来弹奏,认识音高,不学五线谱。








对于一些小孩子,这样的方法可能比较简单,但是之后要从指法改为音名,又改为五线谱,转换太多,有可能会造成混乱。或许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部分。


所以我们只是选择了巴斯蒂安的配套用书《可爱的钢琴古典名曲》,也是分为五级,适合学完其教程的某册某页后练习。第一和二级是大音符,难度适中,又有些小的技巧,经过练习便可掌握,让孩子体会到挑战自己的乐趣。购书后扫码,可以在APP上听示范演奏。








另外一套《快乐钢琴基础教程》是2008年引进的,同样为美国教材,与巴斯蒂安类似。


关于音阶等基本功训练,传统教材就是《哈农》。大量练习必然会有提高,但我觉得幼儿手骨还在发育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所以也没有特意加入这本教材,免得对手指有什么伤害。


学琴过程中,唱谱十分重要,对于识谱、视奏、节拍的掌握都有帮助。同时,更不能忽视听觉训练,因为我发现孩子对于绝对音高的敏感,是大人远不能及的。女儿非常喜欢听音辨音,什么音符、几拍的节奏之类。开始我还只是给几个单音让她听,后来发现不仅是不同八度中的单音,简单和弦、升降音都能听得出。赶紧加了《听觉训练进阶教程》,这是英皇考级用的辅导书,里面从最简单的节奏开始,分级进行训练。可以扫码听,我嫌逐一扫描麻烦,就找了所有的音频文件,练习时就方便多了。如有需要,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听觉训练”,获得文件分享。






提到英皇,就离不开考级,无论是否有考级的想法,其考试内容都是值得借鉴的,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去参加考级或比赛,增长见识、适应环境、提高心理素质。
*****


大体说来,孩子如果开始学琴的时间早,鉴于有限的手指情况和理解力,启蒙阶段需要时间更长,而上学后开始,又会面临学业紧张、练习时间不够的压力。更有许多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甚至两三年、或时间冲突后,便会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纠结。于是又回到了孩子的兴趣问题上来——若孩子喜欢,加上家长恰当的鼓励与鞭策,便会顺利度过瓶颈期,达到新高度。


生活中充满选择,像是寻找启蒙老师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在一位温柔和蔼有耐心的老师、一位国际大赛的冠军但无教学经验、一位技巧高超但不苟言笑的名师之间,你会选择谁呢?
学琴路漫漫,专业学习的孩子可能不多,但即使是想作为一生爱好,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希望女儿可以持之以恒,克服困难,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