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钢琴专栏|探寻钢琴家系列——郎朗(Langlang)|中篇

[复制链接]

440

主题

1922

帖子

28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09
发表于 2019-7-6 09: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上期讲述了朗朗追求自己梦想,14岁的他在美国施坦威音乐厅开了音乐会,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争取了大量演出机,成为了职业钢琴家。然而当时的郎朗还只是在美国有一些名气,在欧洲甚至自己的国家中国也没有什么市场……


  虽然2002年至2007年美国音乐表演市场萎缩,郎朗在费城交响乐团的支持下在美国迎来了大发展的几年。20多岁的郎朗还需要通过“爆发”式演奏来撑起自己的自信,因此在欧洲演出后招来很多反面评价。郎朗想到通过弹好西欧作品来赢回他给欧洲听众的印象。
        2002年郎朗与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在亚洲巡演,这次演出让郎朗有机会成为他一直仰慕的巴伦博伊姆的学生,踏上了去维也纳学艺的道路。
  第一次上课学的是门德尔松。后来又陆续学了贝多芬协奏曲,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协奏曲,舒伯特的奏鸣曲等等。这期间郎朗对音乐内部有了新的观察。
  在巴伦博依姆严格的教导下, 2003年,他与巴伦博伊姆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成为他的第一张畅销唱片,在“公告牌”古典音乐排行榜上连续十周第一名。


  2004年,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西蒙-拉特爵士将郎朗第一次带到柏林森林“柴可夫斯基之夜”音乐会。他打开了德奥市场,在这两个国家一直很顺利。直到2008年,他才真正进入法国市场。
        2007年,他和艾森巴赫指挥的巴黎交响乐录制了贝多芬第一和第四钢琴协奏曲。法国古典乐电台把这张专辑和布兰登、鲁宾斯坦等钢琴家的唱片放在了一起“星期天盲听”,这成了在法国的一个转折点。
  在德国,他学会用古钢琴去追寻过去时代的音乐灵感,将这种灵感在如今现代钢琴上展现出来。2009年,郎朗认识了古乐派专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哈农库特富有画面感的讲述让郎朗觉得他离莫扎特从未如此近过






哈农库特还建议郎朗在古钢琴上录制莫扎特,因此在2012年夏天,哈农库特与郎朗录制了第一张莫扎特专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