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我欣赏不了高雅的古典钢琴曲?

[复制链接]

1478

主题

3009

帖子

59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63
发表于 2019-8-9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业余学钢琴(目前水平比较low),听多了像梦中的婚礼卡农这些流行的曲子也觉得有点儿腻,尝试着欣赏肖邦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但是为什么发现不了古典音乐的美?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40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9-8-9 16: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昆明
谢谢邀请。回答过几个类似的问题了。
很简单,因为听的时间还不够,你就用最笨的方法,尽量每天坚持听几个小时,如果每天能听两三小时古典音乐,坚持几个月到半年,却依然找不到古典音乐的好听之处的话你来找我索赔。:)坚持听的意义在哪里,就是改变你的感觉,改变你被流行歌从小打下的深深烙印,使你能重新适应古典音乐的艺术语言,作品时长等等要素。
克莱德曼听腻是必然自然的,因为他的东西就是巧克力,你吃一块很入口,再来几块就甜得反胃受不了了。克莱德曼对中国钢琴界的影响是颇为讽刺的,他的确让很多人喜欢上钢琴并去学习,却又让很多学习钢琴的人们偏离了真正的目的与正确的道路。——因为他的作品本身其实是非常粗制滥造的,借了古典的壳子,优雅艺术的壳子,内在却不堪入目。他的作品基本就是没有任何层次与精致可言,苍白僵硬的钢琴演奏与简陋无味的背景音乐的结合。可悲的是却让很多琴童和父母们误认为这就是高雅的古典艺术。——有多少琴童年少学琴,最后落到只会弹弹《梦中的婚礼》就收场,结束了“演奏生涯”。
所以你如果决心开始听古典音乐了,就可以彻底忘掉克莱德曼那些玩意了,他离真正的古典音乐实在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古典音乐的精密精致精美程度,远远不是他能相提并论的。
你要是喜欢旋律的话,古典音乐中可以先听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舒伯特这些人的东西,贝多芬虽然如雷贯耳,其实不适合入门,巴赫也可以稍稍晚一点。你可以先听听肖邦的夜曲,即兴曲,摇篮曲等等,或者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单簧管协奏曲等等,都是美不胜收的作品,又或者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又或者舒伯特的即兴曲……这些都是高度旋律化的优秀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19-8-9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不知道你学什么教材。我觉得大汤系列还不错的,有不少改编的名曲。自己学一下,会弹了,慢慢就会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9-8-9 16: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古典音乐也是有难度等级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听过古典钢琴曲,上来就听巴赫十二平均律什么的,的确会觉得:“这tm什么玩意儿?”
建议题主一是多听,二是循序渐进,并且不要抱着为了听懂而听的心态,随缘就好了,听古典最忌讳功利心
题主不妨先从最有名或者最“通俗易懂”的开始,肖邦的离别练习曲,革命练习曲,雨滴前奏曲,德彪西的月光,阿拉伯舞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等
另外,古典音乐是相通的,题主不必囿于钢琴曲,可以尝试交响乐,弦乐,三重奏,四重奏等等,你若是喜欢这些,一定会对你理解古典钢琴曲有帮助
好听的交响乐更多啦,题主也可以先从最有名的乐章开始听,然后再去听完整的曲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先听听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你是否有想听完整曲的冲动呢?
最后,不知道题主看不看日漫 。有部《四月是你的谎言》涉及了很多古典音乐,也算是个普及吧。若有兴趣,可以看看。不过动漫嘛,浅尝辄止而已。题主若是想入古典音乐的坑,基础的乐理知识和对西方当时的社会文化了解也是不可少的。此乃后话,毕竟先入门才是最重要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9-8-9 16: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听外语/方言的经历——完全听不懂、只是听声音的时候,和有点小懂想去听内容的时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我不会粤语,小时候第一次去香港,觉得粤语表面上听着像韩语/日语混合.....长大之后稍微接触多一丢丢(依旧不会)后发现粤语的韵律与调调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音乐也是一样的。
不要只听它的声音。
听它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7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9-8-9 16: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辽宁沈阳
因为小时候没有这种欣赏钢琴曲的环境氛围,长大了也没有主动学习器乐的爱好与决心,恕我直言,古典音乐的确小众,至少我圈子里面几乎没有,听这东西需要一点专门的、业余的时间才能有所领悟的。我觉得,听钢琴完全可以从名家演奏的中国味钢琴曲专辑听起,像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家弹奏的民族味曲子,然后再听莫扎特K331、贝多芬No.14等比较著名的曲子,网易云搜“入门钢琴曲”等歌单就行了,还有德彪西的一些钢琴曲也挺适合入门的(印象集版画集除外,略抽象了点),还有肖邦的几首波兰舞曲也可以,慢慢进阶,就可以听一些变奏曲、赋格了。当然,古典音乐也不止只有钢琴,只听钢琴的话未免会错过太多啦,小提琴、交响乐、协奏曲都可以了解下,我当年就是听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入门的,边听边看音乐歌词解读,就有点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发表于 2019-8-9 16: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首先不要有成见,什么成见呢?“古典音乐更有内涵,更难欣赏”。一旦有这个心理预期,加上浮躁的审美习惯,自然就不能静心欣赏,也就真的听不懂了。
其次是调整审美习惯。现在大多数人审美有点快餐式,甚至娱乐至上。这样比起卓别林的默剧,他们会更喜欢抖音这种直接迅速的笑料。音乐上也是如此,古典音乐普遍篇幅较长,自然前戏也长,不一定一开始就有如歌的旋律,不像《学猫叫》一般,整首都很悦耳动听。
然后是审美的能力。一双没训练过的耳朵,只剩欣赏如歌的旋律,一旦出现无调性,印象派等的乐段,就莫名其妙甚至觉得“这不是音乐,这不美”了。说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在体育馆碰到几个妹子在钢琴上弹献给爱丽丝,就上去秀了一波,弹了邦哥的一段幻想即兴曲和一段谐谑曲,结果女生偷偷议论:“乱按的吧?”这也就像普通人欣赏不了抽象画一样。解决方法唯有做相应的学习或训练,训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听,洗脑。
一旦审美的能力提高,别人听起来“乱按的”的乐段,你能听出来意境,听出来情绪,跟同样能听懂的人这么一交流,所见略同。所以绝不是“听习惯了,就觉得懂了”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才逐渐懂了。
事实上很多古典音乐很“亲民”,“平凡”的耳朵足以听懂,或者不说听懂,至少能感同身受,领略到些许气氛或者情绪。
随便提几个。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片段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7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19-8-9 16: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你可以先从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开始听,然后听听门德尔松的无言歌,格里格的歌词组曲,肖邦的夜曲、练习曲、叙事曲,舒曼的童年情景、克莱斯勒偶记、大卫同盟舞曲,这些曲子旋律性很强,不会让你无所适从。但可以让你熟悉古典音乐的织体和对位。当然,要系统地熟悉古典音乐的语言,还是听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舒曼肖邦勃拉姆斯的钢琴奏鸣曲。至于巴赫,和上面所有人的画风都不一样,随缘吧。年纪越大越容易喜欢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9-8-9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福建南平
这问题换成流行音乐,就会变成我喜欢那些音乐排行榜上的流行音乐,但听多了有点腻,想试试看迈克尔杰克逊的歌【举例,可以替换成任何一个不喜欢他的音乐的歌手】,但是为什么欣赏不了?
这不是废话吗?流行乐那么多,谁敢拍着胸脯说随便谁的歌我都喜欢?流行乐不可能,你为什么会觉得古典乐是可以随便谁的都喜欢啊……
又不是职业搞音乐的,何必强行欣赏呢
音乐有高雅这种诡异属性吗?
PS:迈克尔杰克逊是非常非常伟大的歌手,但是他的歌完全不是我的欣赏类型这很正常……没有任何说他不好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8-9 16: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其实古典音乐的欣赏需要一个契机,很久以前我也尝试过听古典但是发现听不进去。但在去年某天晚上睡前看希腊神话时看到有关潘神的事迹,没想到不久又在另外一本书上看到有人关于潘神的评论,结尾处该人说德彪西有《牧神午后前奏曲》,就这样我好奇的搜来听了一遍,又了解了一下背景,没想到就循环了整个中午。自此以后就“稀里糊涂”的入坑古典,虽然不能像专业相关人士一样进行曲式分析,但并不会影响欣赏。
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先从旋律上接近(最开始大概都是这样),找到一首“动听”的曲子(比如德沃夏克第九交响),可能是一个小节打动你(比如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可能是某一乐章打动你(比如肖邦b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然后每天反复听,久而久之作者在创作过程里的“心思”你就可以大约感受到,比如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乐器,为什么有的地方很轻,有的地方很重,然后再结合一些评论互相印证,这个过程会对欣赏能力有一定帮助。
二是从背景上接近,比如有段时间迷上瓦格纳,就是因为在看北欧神话,也想搞清楚为什么尼采一生会对他的评价如此极端(当然现在也没完整地听完过一部作品)。同时从北欧这里出发又可以找一些音乐家来听,比如西贝柳斯、格里格。当然第二个方法要建立在第一个方法之上,以足够多的曲量为前提,同时平时要多了解多积累思维才可能会自主地发散。
毕竟我们不是乐评人,也不是吃专业饭,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这个层次欣赏是以“听起来舒服”为前提,然后随着时间积累有所感悟就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