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啥顶级演奏家都怕演奏莫扎特?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66

帖子

1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4
发表于 2019-11-21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你知道么?据统计,在众多 演奏大师 心目中莫扎特 的作品是 最难 演奏的
小提琴之神 海菲茨,说他觉得莫扎特的作品最难演奏的言论
一代钢琴泰斗 霍洛维茨,也发表过类似


为什么这么多叱咤琴坛的大神们,会觉得莫扎特作品很难呢?小编觉得有这么些原因:


1.技术难,不算真的难
莫扎特的曲子在许多人听起来一点儿也不难,甚至可以说挺简单,有许多只学过两三年钢琴、小提琴的小朋友都能完整奏出他的奏鸣曲甚至是协奏曲。那么为什么无数功成名就的大演奏家,直到晚年才敢触碰莫扎特的作品,甚至一生都不会公开演奏莫扎特呢?
的确,相比于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那密密麻麻的谱面,相比于帕格尼尼、恩斯特那些刁钻古怪的技法,莫扎特的曲子确实乍听起来朴实单纯,几乎没有太多炫技色彩。但对于真正的演奏家,以及顶级大赛上的选手而言,演奏莫扎特的曲子,根本不是一个仅仅在技术层面把音符演奏出来的这么简单的一回事儿,而是把它演奏得端庄典雅、深刻得体。
莫扎特的曲子之所以能难倒诸多顶级高手,正在于它们质地简单凝练,有着无穷的发挥空间。打个比方,如果要考验一位大厨的厨艺,不仅要考验他烧山珍海味的水平,更要考验的是他能否将最简单的青菜豆腐做成美味佳肴。把一段琶音拉得又快又准,是一件技术活,但能把一个长音拉得耐人寻味,看得是真正的“内功”。


爱因斯坦认为
演奏莫扎特的音乐
是生命中最艰难也最快乐的事
这一段是他留下的珍贵录音
2.既要克制,又要抒情
莫扎特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核心代表人,上承海顿,下接贝多芬,对他作品风格的把握是非常考验演奏家的。因为莫扎特的作品大多结构端庄整齐,具有当时的宫廷音乐的雍容气派,所以演奏时不能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一样大开大合、酣畅淋漓,不能任着自己的个性随意更改谱面上的时值,不能随意通过“自由速度”和过分夸张的强弱对比来展现内在情绪。
但这种克制和严谨,又不能像演奏巴赫作品那样过于强调客观理性的结构感,演奏者仍然需要展现出乐曲中的审美趣味,而不是按照巴洛克的风格曲演奏。既要克制,又要抒情,这其中的度到底该如何把握,就成了考验一位演奏家水平的难点!弹得太理性,则会缺少活泼灵性,弹得太洒脱,则没了典雅风格。


I. Allegro maestoso (第一乐章 庄严的快板)Glenn Gould - Glenn Gould plays Mozart: The Piano Sonatas (No. 10: Recordings of 1958 & 1970); Fantasias, K. 397 & K. 475; Fantasia & Fugue, K. 394; Piano Concerto No. 24, K. 491

古尔德演奏莫扎特
风格就像他弹奏的巴赫一样
像外科手术般精准清晰
显得比较机械、冰冷
3.返璞归真,不是天然呆
许多人都会觉得,演奏莫扎特的曲子,就是要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状态嘛,所以小孩子最适合弹莫扎特的曲子了。其实这大大误解并幼稚化了莫扎特的作品。演奏好莫扎特,要的不仅仅是童心,更是要有大彻大悟后的返璞归真。


▼ 谢霖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I. Allegro aperto - Adagio - Allegro apertoHenryk Szeryng - VIVALDI, A.: 4 Seasons (The) / MOZART, W.A.: Violin Concerto No. 5 (Szeryng, South West German Chamber Orchestra, Pforzheim) (1969)
II. AdagioHenryk Szeryng - VIVALDI, A.: 4 Seasons (The) / MOZART, W.A.: Violin Concerto No. 5 (Szeryng, South West German Chamber Orchestra, Pforzheim) (1969)
III. Tempo di menuettoHenryk Szeryng - VIVALDI, A.: 4 Seasons (The) / MOZART, W.A.: Violin Concerto No. 5 (Szeryng, South West German Chamber Orchestra, Pforzheim) (1969)


莫扎特的命运是丰富而坎坷的,他的创作并不仅仅代表了宫廷的审美趣味,也有着他对世俗审美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在他成熟的、大型的作品中,时常有忽明忽暗的心境转变。这些微妙之处,才是莫扎特音乐的动人之处,它反映出了作曲家内心的挣扎与豁达。


格鲁米欧,莫扎特第三小协Mov.1,切利比达凯_腾讯视频
格鲁米欧也是莫扎特作品的权威
这是他演奏的第三小协首乐章
他的演奏干净、典雅、秀气
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
4.别忘了还有“华彩”哦
尽管莫扎特的协奏曲相对于之后浪漫主义的协奏曲而言,技术上还没有那么复杂,但华彩部分仍然不容小觑。以莫扎特的几首小提琴协奏曲举例,百年来有无数小提琴家为它们谱写华彩,著名的包括伊萨伊、大卫·费迪南、约阿希姆等人。


这些华彩段落对小提琴演奏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不仅有大量的双音、快速琶音等基本技巧,还融入了莫扎特时代之后拓展的小提琴演奏技法,而且每个乐章都会有或长或短的华彩,这也对演奏者有一定的挑战。
这么难驾驭的作品最适合,用在 顶级赛事 上考查选手实力啦


本届 斯特恩小提琴大赛 半决赛环节选手不仅要求 演奏莫扎特协奏曲还要自己 独创华彩乐段:


三大难关,逐鹿之战
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半决赛经过弦乐四重奏、奏鸣曲及克莱斯勒作品、与室内乐团协奏莫扎特协奏曲这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产生了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
本届赛事曲目全方位考核选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诠释,半决赛环节通过弦乐四重奏、小提琴钢琴合奏以及与室内乐团协奏的不同形式考验选手协作能力,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先例的。
半决赛全程长达一周,选手分别与享誉中外的上海四重奏的三位艺术家(小提琴蒋逸文、中提琴李宏刚、大提琴尼古拉斯·萨瓦拉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以及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青年钢琴家薛颖佳、黄秋宁以及陈震,还有上海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张洁敏以及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员们组成的室内乐团轮番合作。


对于大部分选手来说,能如此密集地与诸多优秀艺术家合作是实属难得的机会,对此,选手们均认为相较于竞争,这更是一次学习与展示的机会,他们非常享受排练以及比赛的过程。


第一关:海顿四重奏
决赛由弦乐四重奏环节拉开帷幕。十二位选手分别与赛事组委会特邀艺术家上海四重奏重新组合成十二个新组合,用十二种不尽相同的方式演绎出了同一首海顿弦乐四重奏
“这就像12个不同的大厨烧同一道菜”,大提琴萨瓦拉斯说,“其实某种意义上挺好玩的,因为你觉得最后结果会是一样的,但其实可能会非常、非常不一样。每位选手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诠释,但我们还是为他们全力以赴,因为其实选手的演绎越特别,这场表演对观众而言就越生动,不管你是否认同。”


据小提琴蒋逸文透露,这次上海四重奏的艺术家们还特地为十二位选手准备了十二份分声部乐谱,为的就是要全力配合每一位选手的音乐处理,在每份谱面上体现每位选手独有的处理方式,用属于选手们独有的音乐语言演绎出不一样的莫扎特。
第二关:与钢琴配合


紧接着是选手与钢琴家们的奏鸣曲与克莱斯勒作品合作环节。此次赛事相较上届赛事在奏鸣曲的选曲方面,选曲范围更清晰,选手需在勃拉姆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及贝多芬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之间选择一曲,同时在十首克莱斯勒小品中选择一曲。
到场的专业听众也表示,古典奏鸣曲非常考验选手的功力,本届比赛的选曲又颇有深度,加上排练时间有限,对每位选手的考验是相当大的。前来听赛的上海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黄北星以及小提琴演奏员苏婷在听完该环节第一场比赛便说道:“今天上午我们一共听了两位选手,整体水平还是要比以前的好很多。现在选手的技巧趋向细腻,而基本功更加扎实。”
第三关: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半决赛的最后环节则是与室内乐团协奏的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而比赛不同于同类赛事的一大亮点便是要求每位选手自创华彩乐段。这一设置不仅仅是考验选手的演奏水平,同时还能展现每位选手不同的音乐性格与品味。自首届比赛开启这个自创“华彩”的传统开始,便有选手加入各种奇思妙想的创作,让评委及观众们都颇为惊艳。
本次赛事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乌克兰选手戴安娜·季申科在她的华彩乐段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元素,正如观赛的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刘莎描述“她把中国曲调与莫扎特的音乐元素巧妙地像两股麻花拧在一起,别具一格,正迎合时尚潮流:超级混搭”。


橄榄恭喜以下6位选手顺利闯入决赛


周颖 美国
唐韵 中国
戴安娜·季申科 乌克兰
陈家怡 中国
丁章媛 加拿大
奥尔加·什劳布科娃 捷克




原文链接:为啥顶级演奏家都怕演奏莫扎特?
转载说明:本篇文章属于橄榄古典音乐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更多合作方式请联系橄榄古典音乐公号:classicalmusic0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