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钢琴启蒙练习方法的问题?

[复制链接]

90

主题

90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发表于 2020-2-8 2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
自家小朋友五岁半,朋友家的小朋友同龄。几乎同时初学钢琴,不同的老师。 最近发现两个老师的要求不太一样,所以有点好奇,哪种方法更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启蒙呢?或者说更科学? 老师A:每天要求坚持搭房子(60秒),坚持高抬指练习(桌子平面做的话,单指抬起来保持一会儿再放下,30秒),强调孩子多用手指做动作感受触键部位在哪。在弹奏现阶段的小练习时,单音只要求高抬指。双音要求抬手腕吊起落下。! 老师B:也强调手型但…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3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0-2-8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更好,我陪练过一些教授的学生
他们一开始的基本功也是从感受指尖/ 提高手指独立性作为出发点
第二种方法我觉得有些问题 多弹奏简单的曲子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以手臂带动手腕来弹琴就有些问题了
一开始的曲子可能还看不出来差别 但是从接触十六分音符的跑动开始就会有很明显的差别了
第一种方法的练习可以跑动的更平均 因为经过长时间手指的独立训练 已经有一定能力的控制力
第二种方式的练习就会听起来是顺手遛 因为手指没有控制力跑动都靠晃 音色听起来也会飘
评论里的吕老师就是强烈反对高抬指练习 觉得要靠手臂发力来练习
也因此在知乎掀起舆论风波
关于这个练习问题 我觉得两者都不太好,因为两者的结论都一样 她都在被动的练习
应该启发她自身 发现哪里不对 哪里应该停下来在练习 哪里应该改正
我通常的做法是
她弹完一遍的时候 让她自己给出一些反馈 哪里应该有进步 哪里不太好
然后在弹第二次的时候 她就会基于第一遍弹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改正
【如果她说不出来 就说出一些引导的话 比如:这个地方应该弹成什么样呢,来启发她的思考】
或者在练习某个技术点的时候 问她:老师说过这段应该怎么样演奏呢 你觉得应该怎么练习呢
小朋友其实都知道应该如何练习 自己是否出错了,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许多
只是有时候会偷懒 或是不知道正确的练习模式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觉得 比起 正确的演奏一首曲目,
在练琴过程中 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会 如何自我思考和反思 这个能力更为重要
毕竟很多小朋友以后并不会走专业演奏路线 但是这样的能力是可以通过钢琴的学习影响终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20-2-8 21: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谢邀。
首先,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所以老师要“因材施教”——又因为每个个体的不同,因此最终导致落实到最后一步的“产出”肯定不一样(就像我从小跟我妹妹都学钢琴,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家长,同样的钢琴,但我走上了专业的道路,我妹从事建筑行业了)。
也就是说,“变量”太多,我们很难从简短的“描述”和很短的观测时间内,做出“谁对谁错”的结论。否则对两位老师都有失公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回答要“和稀泥”了,根据题主的描述,我还是有几点明确的想法可供参考的。
首先,从两位老师的教法简介中,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比如A老师“抬手腕掉起落下”,B老师的“手臂带动手腕抬起落下”——这都是如今钢琴教学的主流和核心:重力弹奏。
其次,在钢琴技术教学上,我更支持B老师的观点,因为他不强调高抬指。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结论:很多老师给孩子启蒙教学都有一个误区,把高抬指早早地放到教学当中,但其实高抬指不适合启蒙阶段的孩子,因为高抬指的目的是练习手部韧带的拉伸(这显然不是针对小朋友的要求),而不是训练下键力度,学生得弹到599或849以上的程度才能用高抬指的练习方法。当然前面也说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如果A老师在说“高抬指”对时候,只是强调自然抬起手指(不用过分撑到“极限”非自然的高度)到孩子能达到的舒适高度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可见,当我们同样在说“高抬指”的时候,也许大家说的并不是同一件事情,也可见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教学的把控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就说“重力弹奏”这一个大方向,老师每节课都在强调,但每节课都有需要纠正的地方,而家长们会觉得“每节课都一样啊(感觉每周都在扔钱呢)”、“怎么这周老师没布置新曲目(感觉每周都在扔钱呢)”、“怎么同时学琴的小朋友比我家学的快(感觉每周都在扔钱呢)”……等等,家长也许会有的一些想法,其实家长的评判标准就进入了“误区”。说远了,继续回来——
然后,在课程设计上,我觉得A老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他用“搭房子”等小手段,设计了让低龄孩子能接受的方法——也就是说A老师起码想避免枯燥的学习过程,想更吸引孩子的课堂注意力。但其实这些内容,从本质上来讲,作用也仅止于此:让家长觉得课程内容多(钱没白花)、让孩子课堂上不那么枯燥……但对真正的钢琴学习来说,恐怕还是要在琴键上练习为主,才是真正接近钢琴学习本质的事情。但通过题主的描述,A老师要求的搭房子等练习,都只是60s或30s的时长,可见他还是把握好这个度了的,并没有走极端。
说到这,我好像还是在“和稀泥”,我不认可的A老师的过早开始高抬指练习和不涉及钢琴学习实质的练习设计,其实把握好度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的。
而B老师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从小也是这么学的),让家长会觉得“怎么每节课都教差不多的东西?”,感觉花的钱不值。家长的这种心情很能理解,毕竟现在学习成本很高(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督促孩子练琴的“虐心”代价……),哪像我小时候,跟妹妹两个人相伴去老师家,包包里除了放学习的钢琴书,还有两双自备拖鞋(老师家来来往往学生多,怕鞋不够以及帮老师保持家里卫生),老师上课每说的一句话就像“圣旨”,上课的过程中别提有多紧张了(现在想想还手指冒汗)——但启蒙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我到至今都非常感恩他,没让我们的钢琴学习走弯路,又说远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大方向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要选择相信自己的老师,如果总是觉得老师太年轻经验不够、老师太温柔“镇不住”孩子、“感觉”老师说话不够硬气是不是没经验啊……这样终究是学不长久的。因为家长对老师些微的怀疑情绪都会有意无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觉得学琴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直线下降。(试想,如果找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教授每周上一节四位数以上的课,家长带动孩子的认真程度是不是指数型增长……)
关于题主最后问的问题,建议你跟孩子的钢琴老师沟通一样,问孩子的钢琴老师,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家长督促并落实的?相信你的钢琴老师会给你具体的方案——毕竟“帮倒忙”对家长也不少哦(还想再再举个典型案例。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她的妈妈会一点点钢琴,然后又是个急性子,所以孩子回家练习识谱的工作全权包揽,我再怎么强调“让孩子自己学会并巩固识谱能力”也无法动摇家长的执念,导致孩子每节课回课弹的很熟,但一认新谱就抓瞎,识谱能力还不及我刚学几个月的学生。最后孩子考完三级,实在学不下去了,因为识谱太困难了啊,而且学生妈妈的识谱能力也跟不上了。)所以一定要相信老师的安排,由老师主宰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试想,如果找教授级别的老师,家长还“敢”对老师的教学进度有异议吗?大概率是不会的。)
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我还想补充一个想法,就是要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反馈机制,家长不能“帮”孩子少走弯路,否则就像那个帮忙识谱的学生家长,最后孩子自己失去了识谱能力,长远看来是不行的。
想说的太多,希望能帮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0-2-8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这两种老师都没有给你真正的教学。
根本没有内容。
真正的钢琴教学里面,基础功环节的内容极多,远不是什么只有手指就可以解决问题。
钢琴演奏技巧都有哪些?具体的基本功教学内容,可以看看这个,我写的算是很全面了。
你自己学钢琴,幼龄儿童的学习一定是家长先懂。
所以你可以问问自己了。
钢琴老师教了哪些发力技术?
发力点在哪里?
运动形式是什么?
运动效果怎样达成?
运动极限的技术指标是多少?
这些内容,你形容两个老师的教学的时候,实际上一个都没讲全过。
说明是一种故意含糊不清楚的教法。


举个例子。
某老师提供某技术(比如高抬指)不给学生讲明白。
但是这个技术存在客观的技术指标500.ps.高抬指的技术指标,人体极限是1分钟500音速度左右。
然后遇到了具体的曲目实例,要求技术指标2000.
由于学生不明白,不清楚
所以钢琴老师最后可以推卸责任。
哎,是你训练不够,是你天赋不够,是你童子功没练好。或者说以讲细节进行话题转移。
然而本质上问题就一个,你在一开始,老师就没有提供一种技术指标2000的发力技术。
没有这个技术,你再怎么训练根本没用。


除了这个问题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年龄。
一般来说,愿意收八岁以下小孩子的,根本不会教学。
8岁以下小孩,属于是基本的语言沟通理解能力不合格,老师如果想要教清楚,那是不可能,或者起码也是效率极大降低。
所以,正常搞教学的老一辈老师,一般来说1990年代左右(之后的一批人就坏掉了),都会说不愿意接受8岁以下的学生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普遍钢琴老师都。。。。拼命收小孩子?
第一个问题是。
人家看中的是你买钢琴的钱,而非是教学的课费。


第二个问题是。
这批老师,从一开始本来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专业提升,只是一个工具人而已。
买钢琴的工具人,他们最多只相当于营业销售,会教么?能教么?教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
在于整个行业的扭曲舆论宣传。
什么各种的学琴早的好处啊等等。这些东西哪来科学实践依据?
真的把数据拿出来,家长会看到一件事情,超过9成以上的幼龄儿童教学失败的案例!
学成都没几个人了,还有什么好处?
练琴练得那么痛苦了,还能怎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