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5 2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如果说开化较早,我感觉是可能有效果的,借鉴早教奥尔夫音乐中的一些方法理论,可能对孩子的辨识和敏感有所帮助。但是悟性很难讲清,这个我感觉更多属于天生。其中极极少数人就是天才,挡也挡不住的来势凶猛。剩下绝大多数是普通人,悟性好那么一点,和差那么一点,在未来能否走专业走多远,不是最关键的要素。
因为自己快生小孩,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包括教育支持),昨天还和家里人讨论了孩子应该几岁学什么乐器找什么老师等等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公还期望很高地列举了郎朗,陈学弘等(因为肖赛也刚好正在进行)天才的例子,说要苦练往钢琴家方向努力。我心想得了吧,要是这么大恒心自己首先都成为专业钢琴家了,还指望未出生的孩子。。。
我这样想不仅是因为不思上进啊,主要是认清形势。因为周边搞音乐的人太多了,很多人自身就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专业老师。虽然不能说他们像顶流的钢琴家那样,但也有不少活跃在舞台。先看看这些在专业领域上更强的别人家的孩子…除了提供了音乐附中这样一个便利条件,大部分也就是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长大,没有特别突出(或者说在这个年纪还看不到他的发展)。他们继承了父亲或母亲一部分对音乐敏感的DNA,而且对音乐接触的早,条件好(有好琴,有好的教师资源),但不意味着他们就是附中那一届最好的学生,但也不一定以后他们不会成真正的佼佼者。而且有些孩子因为天天看父母弹琴,长大就是不想干一样的工作。(参考有些家长是医生、教师等等)
因为音乐学习的道路实在是又窄又长。其中除了天赋,刻苦,未来可能还掺杂着颜值、人际圈、幸运值。所以也说不好孩子未来会不会从事这一行业。
当然,也不一定说我们就要把孩子往某某家的道路上硬培养。说到普通的人,想要未来音乐素质(知识面)比别人高,当然,坚持教育和引导是最好的路线,但也不一定越早越好,就比如是你7岁开始也没多晚,只要这个时候,孩子恰恰好开始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如果2岁开始,你的孩子也恰好对这些感兴趣,对声音敏感,也许是一个契机,一个信号,你也可以开始着手进行这样的引导教育(这个主要是说家长的引导,不一定是跑去上课)。但是她明显感觉没多大兴趣,可以再等一等,不用过早否定,多做一些引导启发试试。
早期就能提供音乐教育的人,就像我说的专业人士家庭,他们有这种便利和资源,想开始也没什么坏处,但这依然不会影响到没这种便利条件的某个普通家庭,普通父母中生出一个天生音乐悟性加满点的绝绝子。所以学得早,就悟性比别人高,这两点我觉得没必然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