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完美化为音乐——钢琴大师米凯兰杰利 A.B. Michelangeli ...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175

帖子

13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1
发表于 2021-12-6 08: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辽宁沈阳
When Perfection Becomes Music——Maestro ABM


当他走上台去,在钢琴前坐下
音乐厅霎时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寂静中
听众们盯着坐在琴凳上的那个人
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当第一个音被按下
整个厅室迅速被无比绚烂的色彩充满
他们便知,这是今晚

奇迹的开始——




写在前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意大利钢琴家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笔者从他的个人经历、艺术人格、演奏风格、录音赏析、社会人格等角度逐一解读,让听众更加深入了解ABM和他的艺术。参考资料和书目附在文后



EMI一张唱片上印有ABM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照片,以及其签名

一、一颗新星的升起




ABM,一个在严肃音乐界现象级的缩写。意大利人阿尔图罗·贝内代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1920-1995),是20世纪最富才华和实力的钢琴家之一,总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和神秘的个性。


1920年1月5日(自言6号凌晨),米凯兰杰利出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附近,先学习了小提琴,后转钢琴。14岁从米兰音乐学院毕业。1938年首次登上国际钢琴舞台,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夺得第7名,评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评价:“an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but already showed his impeccable technique.(演奏不尽人意,技巧却无懈可击)”,然而,这可能是他生平最后一次被如此评价了。
1939年,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米凯兰杰利获得了冠军。本次大赛由波兰钢琴家I.J. Paderewski主持,评委之一科尔托(Alfred Cortot)称赞他:“A new Liszt!(新李斯特!)”


他的钢琴生涯刚开始就因二战的爆发而中断。他被迫参军,成为了一名意大利飞行员。曾被德军抓获,据说狱卒听说他是钢琴家后,还打了他的手。最后越狱成功而逃脱。


他年轻时很有气质,当然手也是非常秀气的,这是二战结束几年后的录像:





动图截自:

二、艺术人格


本文摘录了他一些哲思性的话语,保留原著原文(之后有时间再更中文翻译)。

1、他的完美主义


米氏是个完美主义者,并以此闻名。他的公开演奏曲目范围非常窄,但在作品的诠释和演奏方面极有深度,可以用“少而精”来概括。大到贝多芬钢协,小到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每一首都展现了他对于谱面的深入钻研和对于还原作曲家意图做出的努力,中早年现场错音极少。他的一个学生曾回忆道,他曾从中午到晚上把自己锁在房间重复演奏一个音,以追求绝对的完美。毫不夸张地说,他演奏的大部分曲目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录音史上最好的版本之一,部分曲目更是登峰造极,下面会一一提及。

他始终认为登台演奏前的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他说:
“Everything depends on the preparation. A recital is made by what has gone before, not by what happens while it is being played.”
因此他也成为了上世纪最喜欢临时取消音乐会的钢琴家。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详见下文),认为这样不能发挥到最好;更多的是钢琴在音乐厅中无论怎样调试都出不来他想要的音乐效果。没有任何一个钢琴家会像他一样在音乐会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带好自己的施坦威和调音师去目的地,仅仅为了熟悉场地和调试钢琴。



截自b站up主pinotgrigio良心翻译的纪录片,极力推荐:

这些和他无比刁钻的耳朵是分不开的。他的调音师Angelo Fabbrini曾经回忆道,有一次米凯弹了弹琴键,认为有一个琴键的槌头毛毡里有异物,直到很后来才发现毛毡里卡了一块小得不能再小的残片(正常人根本听不出来有任何区别)。在另一个纪录片中提到,米凯在一次演出中突然停下,并请工作人员清走台上所有花束,随后演出正常进行。后来发现,那些花草中有一只小蟋蟀在鸣叫。他对于钢琴音响效果的把控无疑是绝佳的,那些真正听过他live的观众都深深地被他的演奏所震撼了,油管网友有不少评论。
一个曾经与他共事的经理说:
"He was dedicated, not capricious," notes Leiser. "If he couldn’t deliver 100% he would cancel; he wouldn’t accept 99%."

一般情况下他不会有encore(返场加演)。在演奏的时候,他会保持完全的专注,以至于所有曲目结束以后,会让他过于疲劳而不能够加演。有油管网友提及,一次live中厅外似乎有人打翻了很多盘子,把在场听众吓了一大跳,当时米凯在弹“夜之幽灵”中的绞刑架,但演奏却丝毫不受其影响。在一些演奏视频中,可以看到他满头的汗一直淌到领口。



2、演奏风格初探
至于他的演奏风格,很多人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冷。的确,冷峻而精确的演奏风格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有着出名的好音色,圆润通透,但也是冷色调的(DG德彪西录音就可以体现)。他认为一个演奏家能按自己的方式理解作品,但必须尊重作曲家意图。因此,他的演奏常常就是干净地去呈现音乐作品,理性、自然,抹去一切偏见,极少带个人感情,且有一种宗教感。他在意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却从来都不会忘记整体。


好友切利比达克曾评论他:“他的演奏充满了色彩,简直是一个指挥家!”在各种作品的演绎中,他的演奏呈现出来的那种丰富的声部层次、多种音色的交相辉映,以及最后所呈现出的音响效果之震撼,足以让一架钢琴堪比一个乐队。他的演绎传递着一种非常纯粹,甚至是纯洁的美,让人深刻地感受到钢琴本身的巨大的魅力和表现力。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他的演奏,那只能是——"DIVINE",几近天籁。听他的演奏,你几乎不会有什么情感回馈(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无法接受他的演奏),但凡是get到他那无暇之美的听众,几乎都会被他指下水晶般纯净的音符和超脱世俗的音乐境界所折服……
在视觉上,他演奏时没有任何大幅度肢体动作或者面部表情,无论弹什么,都让人感觉很轻松。

三、主要演奏作品欣赏


下面进入本文超干货部分,会占较长篇幅,建议收藏后慢慢食用。
结合国内外乐评和豆瓣评分,我筛选了Michelangeli整个演奏生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一些录音供欣赏,有很多音乐软件上缺失的珍贵现场唱片资源。(对他来讲,一般是:真现场>>高音质现场唱片>=录音室)下面对于唱片的评价,结合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观点(参考资料附在文后)和其他演奏版本,力求客观,但难免有主观色彩,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友好交流。
同时我认为他相当一部分选曲很适合拿来当古典入门,不俗也不那么晦涩。(当然每个人口味不同,选自己喜欢的才最好。)
下面开始一首首地介绍,音乐网站上缺少的资源统一放在文章结尾(若有则以链接呈现),DG录音链接见本节结尾。

先从为人熟知的肖邦作品开始。

1、肖邦
在对肖邦作品的诠释上,我认为他非常讨人喜欢:他把肖邦作品中的歌唱性表现的非常棒(事实上,肖邦很多作品都是受歌剧唱段启发而创作的),说得简洁一点,就是“好听”。他的rubato(弹性速度)非常自然;并且很注意legato(连音)的使用,他也经常和他的学生强调这一点。
他的演奏可能是离油腻、做作和炫技这三个词最远的(当然也包括其他演奏)。

a、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
他的肖二钢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版本之一了。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

推荐录音:1967 Prato(比BBC Legend那版要好);1962图灵

b、玛祖卡Op.33 No.4;平静的行板和辉煌的大波兰舞曲Op.22
ABM的玛祖卡33之4弹得极为传神,是该曲最好的版本之一
Op.22行板部分音色极好,大波兰的rubato令人心醉

推荐录音:
1962图灵;
大波兰Op.22:梵蒂冈(录音略干)

c、第一叙事曲Op.23
DG版叙一非常有哲思,ABM的叙一也被奉为众多版本中最好的之一。具体赏析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推荐录音:DG、Aura

相关唱片推荐:
1967 Prato(00年发行,是他质量最高的一场肖邦recital之一,控制力惊人,豆瓣9.7);


DG肖邦;
Aura两张肖邦:1 2
1962图灵录音

视频推荐:
1962 图灵录像,正值事业巅峰期,整场神演,包括了以上所有曲目

2、贝多芬
他并不以弹奏贝多芬出名,但是他弹奏的皇帝钢琴协奏曲绝对能在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他的贝奏处理也非常有深度,那几首选曲也成为了最好的版本之一。
据说,他学习一首新的贝奏需要半年:3个月搞定所有技术上的细节,3个月通读各类文献以深入理解作品。

a、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Op.73
具备了名版皇帝应有的各种素质,有较浓的浪漫主义味道,气势足,音色非常辉煌大气。DG那版是公认的最好的皇帝版本之一,但那版和朱里尼配合上有瑕疵(朱里尼有些慢),而且录音效果偏乖巧,全曲就金黄色的一个调调。
与切利比达克合作的1969、1974和1975版本彰显了他处理皇帝钢协最真实的一面。1969年版充满着色彩和豪迈的气势,很有他处理皇帝的中早期风格,录音不错,值得一听。



推荐录音:DG名版;1969 和切利合作

视频:
DG名版的录像:

1969黑白录像:

1974录像,可惜错音稍多:

当然他的贝一、贝三钢协也不错,有DG录音和视频。

b、钢琴奏鸣曲
他贝奏弹得不多,但质量很高。

推荐录音:DG、BBC Legend等

视频:
加拿大CBC录像:

1981卢加诺音乐会:

3、拉威尔
无需赘言,米神是诠释拉威尔音乐的权威。下面两部作品是他的巅峰演绎曲目(Warhorse)
a、G大调钢琴协奏曲
摘录油管网友的一个评论:“For 24 minutes Ravel was alive here.”
米氏对整首曲子有着极端细腻的把控,音色的变化有过渡处理。他轻松丝滑的刮奏、精致稳定的颤音,对强弱的自然控制,以及那极富穿透力的ppp(在第二乐章),让这个作品迸发了无穷的魅力和神秘感。
第一乐章临近结尾处右手的颤音脆弱而柔美,仿佛坠入了无边的梦境,勾引着听者的灵魂;第二乐章更是摄人心魄,美得令人灵魂出窍……

推荐录音:
1982伦敦现场,当时被公认为是该曲演绎史上的巅峰(可能到如今也是),高音质版音频收录在一张冷门唱片中,和1969贝五钢协在一起;
华纳唱片音质更好,包含拉四,质量奇高,企鹅三星带花名盘

视频:1982伦敦版录像

b、夜之幽灵组曲Gaspard de la nuit
    ABM演奏中“皇冠上的明珠”,在这三部曲中,他展现了如此丰富的音乐表情和色彩,以及声部漂亮的层次感,以至于他的演绎成为了该曲演奏的标杆,鲜有人能够与他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较量。

在“水妖”Ondine中,他用梦幻的音色、丰富的层次、清晰的声部,非常和谐流畅地勾勒了一幅海妖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地歌唱的情景。
“绞刑架”Le gibet里那种空灵死寂的触键,衬托出了一种巨大得显得阴森恐怖的空间感。
最后一曲“幻影”Scarbo,他手下的音色时而干得令人发怵,时而颇具动感,让难以捉摸的幻影/鬼火在音乐中栩栩如生。

推荐录音:
最好版本BBC Legend,可惜音质不算好;
1973 东京,应是唯一一个立体声录音,音质不错

视频:夜之幽灵只有他演奏绞刑架的一个视频,拍摄手法奇特

拉威尔这两个作品技术难度很高,但他不会让你感受到一丝炫技的痕迹。

4、德彪西
和吉赛金(Walter Gieseking)一样,ABM诠释的德彪西也极具权威。ABM的德彪西在音色、气息、踏板控制上都非常出彩;同时,他对德彪西的解读也非常有特色。他DG德彪西全套唱片质量都不错,下面推荐几首自己比较喜欢的:

a、前奏曲第一册-VIII.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第二册-V. 欧石楠
米凯兰杰利的处理平静大方,更添一份惬意和温暖。

b、意象集第一册-I. 水中倒影
这首曲子中有大量的跑动段落,在ABM的手下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晶莹通透,放松连贯。踏板干净利落,每一个音都是那么的清晰。

c、儿童园地-洋娃娃小夜曲、雪花飞舞
温柔极了……

唱片推荐:DG四张盘

视频推荐:
前奏曲第一册:

意象集:

儿童园地:

前奏曲第二册埃及古壶、石楠树:

5、舒曼
舒曼的作品疯狂和温柔并具,也是米凯最喜欢的作曲家。

a、a小调钢琴协奏曲Op. 54
第一乐章的旋律非常优美动人

录音推荐:只推荐1967切利版;DG版说实话非常一般

b、狂欢节 Op. 9、维也纳狂欢节Op. 26
他的两个招牌曲目,浪漫、真诚、有趣。

录音推荐:DG版(其实是1957伦敦现场remaster的);Aura 1973

6、巴赫、斯卡拉蒂、加卢皮
对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ABM的处理颇具理性和质感,质量极高

a、巴赫-布索尼 恰空
米凯兰杰利的恰空弹了近半个世纪,神圣庄严,刚柔并济,散发着理性的光辉,闪烁着大理石般的光泽——令人叹为观止,是恰空布索尼版本的最好演绎之一。

录音推荐:Aura(非常不错的版本,而且是唯一一个立体声录音,音质佳)、
1955华沙(豆瓣评价:“突破音质局限的演绎”)

b、斯卡拉蒂 奏鸣曲 k11、k27,以及k322(旋律甜甜的非常好听)等
ABM的斯卡拉蒂非常精致,清晰干练,散发着一种贵气!

录音推荐:Aura,k27处理得最好的一个版本,音质佳
BBC Legend收录了三首

视频:
k27(b站上这个系列暂时只有k27的):

1949远古录像,k27魅力无穷,展现其年轻时强劲的技巧,连后期剪辑和镜头角度都属顶尖!(选自《钢琴的艺术》纪录片,在1小时22分处)

c、加卢皮 奏鸣曲Sonata In Do Maggiore
温暖的旋律,很抓耳,音色极佳

录音推荐:Aura

唱片推荐:Aura毫无疑问,豆瓣9.8,包含以上所有(qq音乐上是黑色封面)
视频推荐:巴赫托卡塔与赋格,展现其早期技巧

7、特别推荐
a、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四首叙事曲
前者是米凯14岁从音乐学院毕业的超高难度考试选曲,有人评价:“弹至入神之处,仿佛演奏者消失了,只剩下一架钢琴在那里自己演奏……”
叙事曲处理独特,有视频。

录音推荐: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在很多唱片中都可以找到,目前音质很好的很少;DG勃叙
视频:勃叙1981卢加诺音乐会(贝奏那里放过链接)

b、死之舞、格里格钢协
米凯兰杰利弹得最为火爆、激烈的两个曲目,展示了其惊人的技巧,尤其是格里格钢协。

录音推荐:
死之舞梵蒂冈现场;
格里格BBC Legend

c、拉四、海顿和莫扎特的一些钢协
拉四普遍评价非常高;
莫扎特有自己的特色,见仁见智,个人认为比他诠释得更好的钢琴家有不少。

录音推荐:WARNER拉四(拉威尔那里放过);DG莫扎特

DG录音全集,刚才所提及所有DG录音可在此找到

四、米凯兰杰利其人



ABM总喜欢在公众前保持神秘感。他厌恶媒体,很少接受采访,喜欢隐居。他对听众经常保持着较冷的态度,每次结束演奏后,他总是点头向观众示意后迅速离开,因为他说:“掌声应该献给作曲家,而不是我。”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开设了自己的大师班,并为学生提供食宿、钢琴。他会到不同的学生面前,聆听其演奏,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他坚持学生应该演奏自己的音乐,甚至有时还不同意学生参加自己的音乐会,防止学生机械地模仿他的演奏,成为“米凯兰杰利第二”。



找出合影中的ABM,截自视频:

在大师班中,ABM除了传授音乐知识,也会一起和学生到山上欣赏自然风景,教学生烹饪,有时也会给他的学生做饭(学生评价:The maestro was a good cook.),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许多世界级的钢琴家,如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伊凡·莫拉维奇(Ivan Moravec)都曾经是他大师班上的学生。他的课程始终是免费的,很多地方还需要自己掏钱、花时间,所以他觉得教学是他的一个恶习。



与学生出游



ABM与阿格里奇(后排左一)

ABM的生活非常简朴,“对钱不感兴趣”,致力于慈善,经常会举办慈善音乐会,以资助学生、文化或社会事业。1988年在一次援助洪水灾民的慈善音乐会,在演奏时心脏病突发送往医院,抢救了7个多小时惊险地挺了过来。
实际上,ABM的身体情况并不好,除了心脏疾病外,80年代中期他的右手偏瘫,一度连说话都困难。他的学生去拜访他,他说:“Once more—I am forced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like a baby.”(这就是为什么80年代末期直至他去世这段时间他的技术力量下降得非常明显) 在此之前,他在五十年代曾因患肺结核停止了弹琴和教学。他似乎还患有关节炎,因此他有一句名言:
“To play means labour. It means to feel a great ache in the arms and in the shoulders.”

ABM有许多忠实的朋友,也非常珍视友情。在音乐界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著名指挥家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而ABM也是切利在音乐圈唯一的同性朋友。切利很欣赏米凯的演奏,称赞他是“The greatest living artist”。切利说有一点让他对ABM肃然起敬:“他从未撇下我不管。”1992年切利因心脏衰弱住院,第一个发来传真问候的便是ABM。同年,ABM为庆祝切利的80大寿,两人在慕尼黑同台演出拉威尔的G大调钢协,破天荒地在那4个晚上加演4次encore,弹得肝肠寸断。他们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录音,前文都有提到。



截自视频:1982伦敦拉威尔录像

这份友谊最终因一份报纸的发表而中断。切利采访中谈到:“恐惧带给他无穷的孤独…因为生活中时常缺乏人性的心灵…有时他会完全地改变,如果有一个女人令他特别有好感,他就会变得机智幽默…他在卢加诺过着简朴,几乎奇怪的生活,有一年冬天他差点冻死…”,最后切利因为在ABM最厌恶的媒体前曝光了他的生活所以激怒了他,于是两人友谊断裂。这段友谊持续了整整半个世纪。

他的一个朋友说:“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汽车。”,这可能也是唯一一个他舍得花钱的地方。众所周知,他非常喜欢飙车,尤其是法拉利。据他的学生称,他一个人能在高速上开到150英里/时。他的一个学生坐了他的车后就再也没敢再上他的车。



米神和他的法拉利,截自视频:

<hr/>在ABM 34岁患上肺结核被迫中断各类活动之际,他写信给他一个学生的母亲:
“It has been nine long months since I abandoned everything and, by everything, I mean the thing most dear to me, my only reason for living: Music.”

ABM不只是一位钢琴家,更是一位音乐家。“The world that Michelangeli left was not the one that he came into.”他所离开的那个世界并非他所踏入的那个世界——那个完美纯粹的音乐世界。在那里,音乐永远是目的,而非牟利的手段,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Benedetti was a true musician and not a profiteer of the piano.”他也希望他的学生成为真正的音乐家(a genuine musician),而不是音乐会明星(a concert-hall idol)。



“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


他是一个自由,执著,坚毅,慷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固执,随心所欲,有极强个性的人。他追求完美,因此让自己,也让他人做出了很多牺牲。对待音乐,他始终是严肃的,他所构建的封闭式审美体系给予了他的演奏一种独特而神秘的色彩,也因此让他的演绎能够在录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唱片,聆听ABM的演奏吧:
“The pedals are like my lungs, three notes with the right pedal work can become another world.“

”踏板就像是我的肺——运用正确的踏板连结三个音符,你将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主要参考资料:

1、《Perfection Becomes Music——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By Pier Carlo Della Ferrera
2、《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As I Knew Him》 By Lidia Kozubek
3、《THE MAN WHO WOULD BE SCARBO: REMEMBERING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By John Bell Young: https://www.forte-piano-pianissimo.com/MichelangeliMonograph.html
4、https://issuu.com/stileitalianoculturanelmondo/docs/stileitaliano10/12?ff
5、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rturo_Benedetti_Michelangeli
6、《切利毕达克 笑傲乐坛》李云中、周燕 编著


录音资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KAmbgEvNKEdvs7z5iBy-Q
提取码:pc9t

最后,卖个萌~



(托腮^_^)

<hr/>


作者:Eleana
一枚热爱古典的小可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35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1-12-6 08: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拉威尔真是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21-12-6 0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热乎的 资源收下了 谢谢大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发表于 2021-12-6 0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台湾
写得很好哇
欢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21-12-6 0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不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1-12-6 08: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1-12-6 08: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一个不庸俗的音乐家,一个固执而单纯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