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有两个:
一,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德国琴,百分之99都和德国没什么关系
二,正宗的德国琴,性价比极低
先看一个典型的国产“德国琴”使用了10年以后的样子
德国历史上并无此钢琴品牌
https://www.pianoworld.cn/video/1142935680408653824
目前,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钢琴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些琴里去掉国产一线品牌,剩余的百分之99都自称德国品牌,德国技术或者起源于英国,意大利音板等等。
这些冒牌和贴牌琴,有良心的会找国内一线工厂代工生产,差一些的就东拼西凑,贴上牌子就行。但是价格往往比国内一线品牌贵很多。
这些贴牌钢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音乐家名字命名,如:门德尔松”,“贝多芬”,“舒曼”,“李斯特”。
二,拿历史上已经倒闭的钢琴品牌重新注册,有的是在国内直接注册,有的是在国外租一个小房间,注册一个类似的名字。
三,直接取一个外文名字,杜撰历史。视频中的钢琴就属于这个行列,百度能找到该品牌虚构的历史。
林老师如何能确定历史上无此钢琴品牌?
看视频找答案
世界钢琴品牌大全
https://www.pianoworld.cn/video/1142938971758874624
德国历史上的钢琴品牌也有几百个,但现在大多数停产了,还在生产的品牌如下:
斯坦威,斯坦格列格, 舒密尔 ,博兰斯勒,贝希斯坦,八月森林, 萨得,戈特里安 斯坦威,赛乐。(有几个冒牌国产琴和这些名字类似甚至一样)
而且产量极低,一年不过几百台
物以稀为贵,最便宜的塞乐尔立式琴要10万以上,斯坦威40万起。
花20万买德国立式琴,不如20万买日系三角,性价比差得不只一点点。
如果房间放不下三角,可以先去买套大房子,反正能买20万的立式琴,咱们不差钱。
买不起新欧美琴,买二手的怎么样?
同样没有性价比!
1950的170尺寸斯坦威三角,状态靠谱一点的30万人民币以上(全新80万)
而且1970之前生产的斯坦威,状态大概率是不好的,1950之前的斯坦威状态百分百不好,需要更换榔头进行复杂地重建工作。
我师弟(同个师傅,比我晚两个月学调律,后来去北京进修斯坦威调律专业,学费几十万,全国不超过10个人)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室,主要业务是重建斯坦威钢琴,更换的斯坦威订制的雷诺榔头,一套榔头就接近5万人民币,外观修复,内部整理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高标准重建以后,1930年的斯坦威170三角也需要35万左右。
我在二手琴市场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百台欧美琴,不管是2000年前后,还是1950年前后的老爷爷,状态普遍比同期日本琴差。
主要原因是欧美琴产量少,价格高,每一台售出的欧美琴大概率会被频繁使用,就像国内买斯坦威的大多是音乐院校,有机会大家都想去撸两把。能用100年的琴,50年的时候就重度消耗了。
反观日本琴,日本人口1.2亿,2000多万户,1960之后日本钢琴总产量超过1000万台,仅雅马哈就有超过600万台的总产量,而日本琴又是出了名的经久耐用,每台平均寿命超过60年,这就意味着日本平均每两户家庭会有一户拥有一台钢琴,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量,钢琴作为可以流通的商品,当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到成本线以下,90年代以后日本百分之99的钢琴企业倒闭,泡沫经济只是导火索,根本原因是日本国内二手钢琴的价格远低于新琴,在品质同样靠谱的前提下,大家纷纷选择购买二手钢琴,除雅马哈和卡哇伊以外的品牌纷纷倒闭(现在雅马哈和卡哇伊的年产量也只有1980年时候的1/10)还在生产的日本钢琴品牌不超过5个。过大的存量,也造成每一台被使用的琴的频率偏低,经常在二手琴市场能淘到虽然是1980年生产,但使用频率只有5年左右的日本钢琴。
所以,非土豪就不推荐买德国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