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一下小时候学琴的时候,老师和爸妈好像都是一致对我的,嗯,非常一致地接受他们的蜜糖和大棒。有时候硬钢倔起来好像也能赢,然后他们就变化了“打法”不再强硬,很心平气和的温柔地跟我好好谈一谈,悄悄满足了我的一些小愿望,额,最后我还是按照他们的要求规定去做了。当然也因为确实有了收获和结果,觉得这样做的是对的,虽然还是会坚持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还是会听取和尝试他们说的和希望我去做的,确实能做到以后,双赢皆大欢喜也不错。
其实在人生的上学阶段,不仅仅是学钢琴,读书,运动或者其他,掌握技能,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其实都是痛并快乐的过程,如果一直痛,那就意味着一直都没有收获和激励,那也没多少人能够坚持下去,所以一定是个交替的过程。
成人学习的过程基本处于主观能动性的自主选择,所以就只涉及到双方,一方是学生自己,一方是老师,双方的目标一致,彼此认同和欣赏,共同努力,就会收获相互成就的一些结果。这些结果不但会激励着学习者本身能够保有兴趣和热情,不断探进和挑战。也能激励到老师,被学生的结果所鼓励被学生的热情所感染,更加精进教学的方法和能力,也不断传播热爱与音乐的美好。
而在小时候的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什么,可能就要牵涉到三方,孩子自己,家长和老师,如果三方之间相互有矛盾,那就很可怕了,小朋友都是很聪明的钻各种空子,就像家里如果妈妈是比较严厉的,爸爸是比较纵容的,一旦有错,小朋友就会高高举起爸爸的大旗,战火就悄无声息的引向了家长二人。并且家长对待学习良好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对孩子潜移默化正向的言传身教,看似无形,但其实影响非常远。
小时候学钢琴的时候,同班同学也有很多都在学,部分在你追我赶的比拼中也都在初中前考出了10级,学业成绩成绩也都不错,高中也被高分录取。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在和家长的矛盾中,最终获得胜利,家长放弃,终止学习。不过,也是长大以后,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中有些等到工作稳定之后,又开始想把这个捡起来,自己买了琴,又开始练习或者学习,经常也能看到他们分享出来的小视频,不过心境肯定是不是一样了,笑谈中也在说,“小时候哭着喊着不要学,现在看到你,看到那些钢琴弹得好的人,又很羡慕,当稳定了,心中的这颗种子可能就生根发芽了。你说,那时候怨父母吧,我坚持不住,我小时候不懂,累了苦了就不想搞,你咋就不能让我坚持呢,像谁谁谁的父母一样,好像也没道理,嘴上虽然强词夺理,但是毕竟是自己消极罢工的。我妈说你倒怪起我来了,我们不是尊重你的选择吗?你现在就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学去吧。”

有时候音乐和钢琴有很神奇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只要种下去了,也许它不是当时就发芽,但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个角落里,只要条件合适的时候有了阳光雨露进来,它就会不可抑制的开始生长发芽,让你蠢蠢欲动,直到把想法变成现实。生活不易,多一缕灿烂的阳光,多一片自己的天地,多一份可以舒缓自身的兴趣爱好,也可能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没有什么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