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少儿钢琴教育常见问答Q&A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893

帖子

10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6
发表于 2021-12-7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香港
步入钢琴教育第八年,教学过程中总有琴童家长或准琴童家长咨询一些问题,整理了20个家长们的常见问题,看看你是否也有过相同的疑问呢?
Q:老师,我家孩子手这么小,能弹钢琴吗?
A:手部先天条件的确会对弹琴产生一定影响,但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后天科学的训练方法规避这些问题。年龄小的小朋友手肯定都是比较小的,初学曲目也不会很复杂,只要学习到的弹奏方法正确,是不太会影响到后期学习的。手小有小的好处,弹奏一些把位音精确度更高,更加不容易弹错音,手大也会有手大的烦恼。总体来说这部分的影响不是很大,如果想学琴,认真上课、坚持练琴才是保持进步的主要因素哦!
Q:我家娃才4岁,学琴是不是太早了?/ 我家孩子都快上初中了,现在开始学是不是太晚了?
A:关于学琴年龄的问题,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了基本认知,并对音乐表现出一定兴趣就可以开始学了,一般考虑4-5岁的孩子就已经具备这些基本条件了。当然有些家长考虑到年纪大一些,理解能力更加完善的时候再学也完全没有问题。年龄大一点才开始学也不会晚(除非家长想培养孩子成为钢琴家才需要尽早开始学),早学有早学的好处,晚一点开始也有晚的优势。只要孩子对音乐和弹琴感兴趣,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开始学习。
Q:如何判断我家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学钢琴?
A:如果只是把弹钢琴当作兴趣爱好来培养,那么判断适合与否就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可以先和老师沟通短期上一段时间课再观察,如果孩子感觉特别痛苦,对音乐完全没有兴趣,可以考虑培养其他爱好,但要注意分辨是对练琴感到痛苦还是音乐本身;如果孩子对音乐比较有学习热情和兴趣,那就非常适合。
Q:刚刚开始学钢琴,可以在家先用电钢琴练吗?
A:买琴这个问题,每个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想法是小朋友在学琴的前几个月,可以先用电钢琴代替钢琴练习,但在确定长期学琴的计划后还是要尽早置换真钢琴练习。首先,现在的电钢琴技术都比较成熟了,许多带配重的琴手感都在模拟真钢琴,虽然会与真琴有一定的差异,但价格也是比较合适。学琴初期来说,坚持每天练琴比练的是不是真钢琴来说要更加重要。其次,在学琴初期会有一段时间需要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磨合,从而确定要不要继续长久学下去。购入真钢琴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如果学了一段时间发现小朋友对钢琴真的没有兴趣,选择继续学小朋友会很痛苦,不学了钢琴如何处置又是个大问题。建议在初期的3-6个月内可以使用电钢琴替代钢琴在家练习,如果确定可以坚持继续学琴的话还是尽早置换真钢琴,毕竟二者手感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差异越小的电钢琴品质越高价格越贵,比入门级真钢琴也便宜不了多少。
Q:学琴初期需要边弹边唱吗?
A:建议边弹边唱,一来有助于认谱子、记音高、数节奏,二来唱音高也是对视唱练耳的启蒙,先唱出声来再用耳朵分辨音高,三来对于记住各音符的位置也有一定帮助。对于不愿意唱出来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可以多些耐心,跟着一起唱,营造一个快乐学习的氛围。
Q:孩子很小,需要家长来跟着一起上课吗?
A:对于8岁以下的小朋友,如果条件允许,都建议家长陪同一起上课,至少在学琴的前几个月跟着一起来。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在上课时理解力和专注能力都有限,作为老师肯定要在上课中想办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尽量和孩子们更好地沟通,能让他们学会听懂,但千万不要以为全部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老师们只能负责课上的这段时间,保证能力范围内最高效地教学内容输出,但想要弹好琴回家坚持练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老师们能做的就很有限了,还需要家长的跟进和配合才能使学琴效果更好。此外,小孩子有时会在课上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情绪不佳、身体不适等等,还有些小朋友性格比较活泼好动,老师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安抚、照顾小朋友的情绪和状态,这些都会使上课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如果陪同一起上课的话也许会帮助孩子状态更好地稳定下来。最后一点,陪同上课家长们也可以更了解上课的进度和情况,及时和老师沟通调整,在家练琴时遇到问题,和老师沟通时也能更好地说明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完善上课效果。
Q:练琴时有必要陪着孩子一起吗?需要请陪练老师吗?
A:练琴问题每个学生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小朋友的学习状态,与钢琴老师沟通产生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初学的小朋友如果家长陪着一起上课的情况下,有时间最好还是家长陪着一起练,在遇到问题时有时家长就可以根据课上老师的指导指出问题所在。在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小朋友比较感兴趣,理解能力也比较强,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练习,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当然也可以暗中观察,定期和老师沟通,随时调整方案。对于学了一段时间,程度比较深的小朋友,在无法保证练琴时间或效率、但短期内又有任务(如考级、比赛、参加演出等)的情况下,建议找一些出身专业院校或比较有经验的陪练老师来练习,提高练琴效率,但总体来说不建议长期依靠陪练老师,容易使孩子过度依赖,导致学生自己练琴时不去思考,只是无意义地重复,对孩子学习能力地培养会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Q:必须要每天练琴吗?
A: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保持每天练琴,想要保证好的学习效果,三分靠上课,七分靠练习。课业较忙的话每天保持半小时的练琴时间也好过不练。曲目 完成得越好,老师在课上才有空间讲更多内容,如果曲子都弹不熟,老师想讲也讲不了什么,只能陪着一起练,弹熟才有东西可讲,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Q:初学用哪套教材比较好呀?
A:国内初学教材比较常见的就是小汤、巴斯蒂安和菲伯尔。小汤初学部分会更好上手一些,曲目设置相对没有那么复杂,需搭配其他教材一起使用,但一些基础乐理知识覆盖较少且内容比较跳脱,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调整,老师的发挥空间比较大。巴斯蒂安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印刷等趣味性都比较强,乐理知识覆盖地也比较全面,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材,但因内容比较多,老师的发挥空间较少,且技术层面过渡有时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慢。菲伯尔与巴斯蒂安有些相似,乐理知识覆盖会更加全面,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更全面的认知来说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教材,但因教材是翻译过来的,有些内容的教学方式中国学生接受起来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且进度比较慢,也需要根据学生情况与学习目的随时调整。各类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与老师沟通,选择最适合的教材进行学习即可。
Q:孩子学了一段时间遇到了难关,不想练琴,也不想继续学了怎么办?
A:学习任何学科、任何技能和知识都会遇到困难,不断克服困难,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小孩子的毅力和定力大多都是不成熟的,遇到难点想放弃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作为家长和教师有义务在这样的难关中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帮助小朋友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弹钢琴这件事情,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正确的引导下,练习越多、越努力的 学生相对收获越多,并无捷径可走。如果小朋友真的非常抵触练琴、不想学琴的话,老师和家长则需要多沟通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Q:有必要在初学阶段学习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吗?
A:不一定非要选择专门报名上课,但这部分内容的训练非常有必要,且越早开始越好。好的老师会在学习弹琴的过程中同时普及到相应的基础乐理知识,且巴斯蒂安和菲伯尔等教材也比较全面地覆盖了所需的乐理知识,只要老师上课按照教材认真教,孩子吸收效果也不错的话没有必要专门报班上课。如果小朋友年龄较小或有考级需求,专门上课学也没有问题。视唱练耳部分的内容也应越早引入越好,年龄越小对于固定音感的形成越有帮助。这些基础的乐科知识对孩子更加全面地理解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作为兴趣爱好学琴还是想考专业院校,都应将这部分内容配合重视起来。
Q:什么时候可以参加考级呢?
A:相信许多琴童家长都非常关心考级问题。其实考级最初的设置应当是为了阶段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一个宝贵的上台演奏的机会,但不知何时却成为了各大机构的敛财手段与家长之间攀比较量的砝码。作为钢琴老师还是支持学生们到了相应的水平去参加考级,目的也是为了之前提到的检验成果加上台锻炼。学习钢琴演奏其实应当更多的去各种场合参加表演,舞台经验的积累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但无奈国内演奏机会其实很有限,且琴童数量属实庞大,孩子们很难得到频繁上台锻炼的机会。考级的时间应当视学生学习情况,与老师商榷后再报名参加。虽然考级的通过难度并不大,但个人认为还是应当在学生能力达到特定级数时去参加,而不是为了考级而考级,拔高难度,这样做只能越往后考准备起来越困难,孩子也会感觉学起来更加痛苦,为了区区一纸证书而丧失掉学习的乐趣,得不偿失。
Q: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了几个月就到了一定程度,我家孩子却这么慢?
A:每个学生上课的接受程度、回家练习状况、家长的付出以及老师的水平和要求都不一样,这样子的横向比较其实非常不公平,对学生、家长以及老师来说都不公平。每个孩子擅长的方向不一样,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回家练琴的时间更是有长有短,练琴时的效率也不一样,上课的频率不同,老师的要求更是不尽相同。笔者个人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是除了基本的发力、手型、音高、节奏准确度以外,在初学阶段就尽可能加入了乐句划分、力度变化、速度变化、演奏法、音乐风格这些内容,尽量要求每个孩子在各项要求都完成的情况下才可以练习新曲目,自然有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快,练得多学得就比较快;学习速度相对慢一点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打下比较牢固地基础,掌握了更加全面的学习方法后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会高标准要求自己。曲子学得慢并不代表孩子不优秀,也许小朋友在学习其他技能的时候会比同龄人更快更好,每个人的擅长方向本来就不同,过度要求横向比较并不能使孩子学得更快,只能适得其反自寻烦恼。
Q:一般学琴时安排多久一节课比较好呢?
A:需要结合小朋友的学习状况、家长期望的进度以及家庭财力做出决定。一般一周安排1-2节课的情况比较多,也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频率。如果小朋友练琴时间不太多或效率不够高,家长比较忙的情况下,经济状况允许我会推荐一周两节课,上课频率高,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并与家长沟通,更大程度地保证了学生在家练琴时不会一直练错,再改会比较困难。学习能力较强或学校任务较重的学生,一周一节课也没有问题,只要按照老师上课的要求去练,且可以保证稳定的练琴时间,学习效果也会比较好。一般每节课的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周,太久容易练偏出问题,或没有一定地督促效率会大大降低。
Q:我家小朋友手型好差怎么办?
A:手型问题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掌关节塌陷、折指、手腕或手臂太紧张等等。只要老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有所关注、有所要求,配合相应的练习,情况会有所好转。每个人的手部发育情况都不同,所谓的手型要求只是按照大概的标准去做,比起形状更要注意发力问题,力量是不是放下来。除了技术问题,对学生音乐的启蒙会更加重要,比如上面提到的乐句划分、力度速度变化、调性、音乐性格、情感、乐句走向、高低起伏等等,只要学生的技术问题没有影响到音乐处理,那么一切都应以后者为先,不必过分纠结手型。
Q:网上有很多陪练课和钢琴课,效果如何呢?
A:针对陪练课,前文已提到建议在适合的情况下安排。钢琴网课的效果因人而异,相同师资水平的情况下面授课肯定要比网课体验感好很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总体来说在初学阶段网课形式在教学上没有太大问题,上课效果可能与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有关。学前年龄的孩子网课效果可能不太好,尤其是性格比较活泼的小朋友,老师在屏幕的另一端比较难引导小朋友的情绪,对于发力方面的教学只能用语言描述,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大一点的学生因为理解力和定力都相对好一些,效果也会好一些。如果实体课能找到比较好的师资肯定选择一对一授课,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初学阶段,很多问题亲身感受比语言描述要更加直观;如果线下找不到合适老师,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性格也比较坐得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网课形式,但需甄别教师水平。
Q:小朋友学了一段时间,要不要去参加比赛?
A:和考级的情况相似,作为教师笔者非常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但前提是为了创造上台演出的机会,积累经验。老师需要判断这个阶段学生是否适合参加比赛,如学业较忙、状态欠佳的情况下建议谨慎参加,如果在结果或过程出了状况容易影响孩子学琴的自信,但如果已经发生了此情况也不要气馁,无论好坏都是非常宝贵的演出经验,老师和家长应该好好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其次,如果是抱着一定要拿奖的心态参赛也非常不推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形中给学生平添了很多压力,没有必要。此外,既然决定参赛就要认真准备,不建议抱着玩玩的心态参加,如果随随便便拿了奖,孩子会误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不用努力也有好结果,不利于良好心态的培养。应当在学习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去参加比赛,尽全力准备,对舞台和演出抱着敬畏心,享受在台上表演的经历,对结果不要太看重。拿到奖项当然值得庆祝,没有拿到也不代表孩子弹的不好,得奖与评委审美、当天演出情况、演出场地和运气都有相当大的关系。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对待结果很重要。
Q:孩子快要升学了,课也很忙,可以暂停一段时间钢琴课吗?
A:这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规划了。站在钢琴教学的角度,当然是不提倡停课。钢琴,或是说音乐学习是非常看重坚持的学科,进步都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如果停课或是停止练琴,无疑会对钢琴学习的效果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但鉴于大多数琴童家长都是以兴趣爱好来学习钢琴,如果考虑到这段时间对孩子来说升学压力较大、分秒必争,对钢琴水平的要求并不高,那么做出停课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有时候坚持学习一门乐器除了培养兴趣以外,也是对毅力和定力的一种培养。在其他任务较重的阶段可以选择与老师沟通,放慢学琴进度,每日缩减练琴时间来过渡,也要比直接停止好一些,除了可以避免停止后重新学较长的复习过程以外,也是一种对孩子在遇到多重困难时任务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老师可以要求孩子学还是不学,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给出建议,具体利弊还要家长权衡。
Q: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将来可以通过钢琴参加艺考吗?
A:首先要明确,艺考的竞争难度并不比普通高考低,文化课分数考不到很好的学校,那么如果钢琴水平一般的话艺考也很难考到好的音乐学院。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小学至初中阶段,要慎重考虑是否将来要从事这个行业,如果确定的话就将重心放在弹琴上,两头顾可能两头都顾不到;如果已经到了高中阶段,就要加快步伐多练琴,找水平高的老师上课,甚至直接联系音乐学院教授。无论哪个阶段,都要慎重考虑,如果是真心热爱音乐想走这条路,可能过程中很多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如果只是想走捷径,那么很遗憾,结果不一定会达到预期。
Q:如何找到一位适合的钢琴老师呢?
A:如果有能力接触到音乐学院教授肯定是最佳选择,其次建议优先选择各大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毕业的老师,最好能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学历和背景虽然不能绝对性地代表教师水平,但无法否认这些条件可以更大几率地很有效地筛选出相对优秀的师资。除了老师的经历经验外,还要看教学风格是否适合孩子性格。有些老师责任心很强比较严厉,如果碰上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也许不一定是最佳搭配;有些老师耐心十足也很温柔,但如果碰上性格调皮不太听话的小朋友,老师经验不足的话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建议在了解过老师背景后在上课前先与老师沟通学琴目标和对孩子学琴方面的教育规划,越细致越好,正式上课后先将学琴的初期看作试用期,多与老师和孩子沟通,调整教学方案,相信有经验的老师会有办法调整出最适合孩子的上课模式。
以上为笔者总结出的比较常见的问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钢琴教育方面的内容欢迎私信钢琴世界账号Aimee或留言,留言较多的问题将会在之后的更新中讨论,想看什么内容你来决定。此外,网课正在招生中,欢迎随时咨询。希望更新的每一篇内容都能给读者带来一点点的帮助,解决一点点钢琴学习上的困扰,或者打开一点点新的思路,哪怕只有一点点。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05

帖子

2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1
发表于 2021-12-7 16: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太全面了![赞同][赞同][赞同][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21-12-7 16: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请问您是教育行业的专家吗?还是某音乐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21-12-7 16: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南郑州
是歧视本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1-12-7 16: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专家的界限如何判定?必须是音乐学院教授才能写文章吗?只是以一个专业院校毕业、八年教龄钢琴老师的身份撰写文章,目的是为了普及一些知识,也没有任何歧视本科的意思,通篇也没有围绕本科这个话题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1-12-7 1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我只是在20条问答的最后一条才提到了选择老师的问题,为了避免歧义我也解释了学历的确不能完全代表教师水平,但是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条件去筛选更优秀的师资,没有说本科毕业就一定不是好老师也没有任何内涵歧视的意思,只是在客观给出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1-12-7 16: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敢问阁下在哪里高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1-12-7 16: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想起了我以前在国外某音乐教育平台工作,招老师的学历标准必须是专业内硕士或以上,茱莉亚的本科生都不要。我没什么音乐背景还问公司一个大佬:为什么啊茱莉亚伊斯曼的本科也很牛了吧。她说:因为古典音乐学到研究生才算摸到了门槛。我当时同事里有顶尖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也不能当老师,只能做一些非教学类的工作(比如运营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1-12-7 1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昆明
确实是,学习期限越长,接触到的范围越广。可能学历与演奏能力不直接挂钩,但是对音乐的综合认知、学术能力,确实是一种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21-12-7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敢问阁下在哪里高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