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为本人毕业论文设计,仅供参考,不得转载
1.3钢琴启蒙教育未来趋势
幼儿的心理发展尚在初级阶段,心理发展水平较低,针对他们理解力较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更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教手型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比喻,这样能更好的让幼儿理解并学习。
首先,如何弹更重要。掌握钢琴学习的特殊技能,除去“天赋”的音乐能力之外,“如何弹”并不主张弹得如何好,而在于孩子对弹琴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找到解决方案,规范正确地看待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以及练习的作品对自身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特别是心理层面的影响。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在有老师教的阶段学到“如何弹”的方法,尽量积累一些能够演奏的拿手曲目;在没有老师的时间里会自学以及对音乐感兴趣,受音乐启发。尤其针对低年龄阶段的幼儿更能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这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利于持续性的保持,兴趣和爱好就自然养成了。
其次,混搭学习更有效。有专家预测, 未来的教育模式是混合搭配的教育,也就是校园体验搭配线上体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也开始了探索与经历着考验。虽然音乐学习也开设了直播课、录播课等线上教育形式,但从学习的内容、对象和效果来看,音乐启蒙学习的线上教育暂时还不成熟。钢琴学习要想成功“混搭”,关键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可以在线上学,什么样的内容必须线下学。线上教学能够更好的方便学习但同时带来一些不便的因素。线上教学也同时要根据学习对象的年龄段、理解程度进行划分,同时要有质量高、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的课程进行线上分享,并且要有一定的测试和反馈,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混搭学习方式对于年幼的琴童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四,钢琴教师角色的转变。就钢琴学习来说,从启蒙开始,大多教师多为“保姆式的陪练”和“教练式的严谨”相结合,而作为朋友式的交流与建议只可能出现在专业音乐学院的教授琴房中,而且是对于有着极大自信和拥有独立想法的学生而言。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交流,这样以朋友的形式进行交流能够更好的与孩子沟通提高效率,让孩子专注力更高。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能会意外地发现学生在学琴中的问题,目前练琴遇到的困难,他们除学琴之外的特长优势,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父母,他们的业余时间如何安排以及他们是怎样真实的一个孩子。除此外,更要关注父母的状态与孩子父母之间的沟通达到更你好的学习效果。
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强化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11]。要充分调动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儿童充分进行表达。相同的节奏或旋律,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不同的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儿童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应尽量帮助儿童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儿童建立音乐形象。
2 钢琴启蒙对儿童能力的影响
2.1儿童钢琴启蒙对儿童协调能力的锻炼
在进行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儿童手指、手腕、身体的协调运作,并且能够使得儿童在动手能力上有明显的提升。加入踏板之后,学前儿童弹琴不仅要眼睛看着五线谱,还要看音符与琴键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左右手和踏板的配合中是否得当,这些种种训练能够使得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2.2儿童钢琴启蒙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进行钢琴的学习能够让儿童拥有一技之长,更能够让儿童的行为习惯变得良好,让儿童的性格特点得以持续的发展,进而使得儿童在为人处事中具有更多优秀的品格。
首先是进取心的培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要看乐谱,双手要弹奏,还要在家进行钢琴练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他们不断进行探索,长此以往儿童求知欲望,进取的精神都会得到锻炼。
其次是意志力与控制力的培养,钢琴的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达到一定技巧,这其中的技巧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扎实的手指技巧和基本功,绝无捷径可言。在不断地磨练中琴童的耐心也会越来越好。优秀的琴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持之以恒的努力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实际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对于儿童的意志力和控制力都是很好的磨练。
最后儿童在学琴初期如果能够坚持音乐训练,会使得自身的情感思想得以更好的形成,并且能够让儿童养成平稳的性格,确保儿童品格的优良。实际上对于学琴的儿童来说,往往能够对于自身有较大信心,在生活中也会显得具有耐心和毅力,对于美学的认知自然也更为深刻,在各方面的观察力更为细腻,所以就儿童学琴来说,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对于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3学前儿童钢琴启蒙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源泉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在早期的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旋律的呈现,往往能够带给孩子更适宜的创造空间,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提升。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很多思维上的能力开发与挖掘。虽然对于婴儿童来说,音乐教育所呈现出的创造力提升表现不会很明显,但是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音乐是美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在长期的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孩子自然而然地能够得到更多美的感受,而在这样的一个良好氛围之下,其创造力的呈现会伴随着审美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并且不断地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