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邀,差别在于,很多人是靠眼睛选琴,不是靠耳朵。
我们学校歌剧院是一台施坦威和一台雅马哈,一个讲师前年年末开音乐会,想都不想就弹施坦威。但那台施坦威是全校最烂的一台,每天接受各种歌剧排练艺术指导的摧残,声音尖锐无比,他弹完没多久就拉到仓库准备卖掉了。而歌剧院那台雅马哈是我教授亲自挑的,弹过的人都好评如潮。
施坦威相当于法拉利,只做高端,中端产品换个品牌做(Boston和Essex类似法拉利给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发动机)而雅马哈相当于雷克萨斯+丰田,有低端的、中端的,后来也做高端的,而最高端的雷克萨斯也可以做到接近二百万甚至五百万的价位,LFA除了品牌力和理念区别之外,并不比法拉利差。
同样的,最顶级的CFX现在在很多演奏家那里口碑也并不比D-274差,CFX现在德国报价比博兰斯勒、Grotrian-Steinweg、Sauter、Schimmel这些顶级老牌子的九尺都要高,仅次于Bechstein D282。
去年巴赫比赛第一轮六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每个人有15分钟试琴时间,一半的人选了施坦威,一半人选了雅马哈CFX。这两台琴我都录过,视频发在想法里,去年三月。
下面主要说的是这两家顶级琴的制琴理念的区别:
很多人一提施坦威就是音色多好。。。真的是很天真的外行想法,我五年前就在钢琴世界写过,施坦威从来都不是因为音色好成为钢琴之王的!之前的施坦威和很多其他顶级品牌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态表现,音量和音色变化的敏感度!在一个好的钢琴家手里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不同的音量组合,出来千变万化的不同音色!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浑厚的,歌唱的音色”。并且往往新音乐的东西还就是要通过极端触键出来尖锐刺耳的音色。而这种东西只有足够好的钢琴家才能明显的感受到,我和很多德国的技师探讨过,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点(包括我师傅)。。。
有些品牌温暖的木头音色太重,有些品牌金属音太重,没什么变化,还有一些很贵的品牌虽然单音音色好听得吓人,但强弱不够细腻。钢琴之所以叫做“钢琴”(Fortepiano/Pianoforte----Piano)就是因为能强(forte)能弱(piano),成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可以媲美交响乐队的音量音色变化。
在此基础上,施坦威的单音音色又不错,所以,施坦威受到了钢琴家的追捧,加上欧洲最大的对手贝希施坦二战时工厂被炸毁,所以一路扶摇直上。
新的施坦威最注重的是营销,维护品牌影响,拼命地宣传自己的历史,拉拢高端客户,建立一个“施坦威文化圈”。所以所剩无几的几个其他同价位的品牌一年销量超不过300架的时候,施坦威在最近十年依旧可以达到2000甚至3000架!比其他同价位所有品牌加起来还多!
要知道,在二战前黄金年代,一台施坦威能在曼哈顿中央公园买一间高级公寓的年代,施坦威年产量三五千台,而其他十几个(现在只剩几个了)同价位德国对手(一台琴能买个乡间别墅的价格)销量也没有少多少,很多也可以达到年销量四千台!当年施坦威的市场份额绝对不超过15%,而现在超过50%。
施坦威过去几十年的长答案去年这个时候写过,主要说说这几年的。汉堡施坦威在2015年经过调整,首先外观变得和过去一百年不一样,谱架和撑杆更像纽约施坦威;其次制琴理念也有所改变,因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几十年前生产的高质量产品,所以品控和耐久度(进一步)差了很多,这个在之前的答案里吐槽过,调完一个月就跑了!
并且声音理念也和之前大不相同,前几年的施坦威像雅马哈,没什么共鸣,一个音是一个音的,这个对于专业演奏者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有些时候复杂的和声解析需要这个,并且右踏板用的多,哪怕是巴赫。但有一个致命的点是延音太短!如果音量的消失用曲线表示,大概如下图:
两点在2016之后施坦威上都有很好的改善,但是!原来施坦威引以为傲的那种敏感,简直麻木得像廉价立式琴!使出吃奶的劲都依旧几乎没有什么色彩变化。。。
这里说到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我和德国巴赫钢琴比赛艺术总监Inge Rosar讨论过琴房的某台2017年买的B-211,她用的形容词是“太硬”,我用的是“太软”,但我俩讨论之后,发现说的竟然是一件事!她说的“太硬”是指这台琴很难做出音色变化,可塑性差,而我说的“太软”是因为这台琴音色太柔,所以出不来色彩的变化。
我们学校每年财政剩余是十几万欧,这些钱花不掉第二年就要还给政府,花掉的方式是。。。买琴!但去年八月份我教授去了一趟汉堡,空手而归,回来和我吐槽新的施坦威烂得可怕。后来听说另一位教授Bernd Glemser,当年德国最有名的钢琴家之一,破纪录的十年得了十个大奖!虽然他弹琴理念和我教授有分歧,但他十月份去汉堡也是空手而归。。。都说新的施坦威烂,可能我们学校钢琴系的都聋了吧。。。
六片木头拼的背柱:
新装修的施坦威展厅往往为了掩盖这个问题,在室内声场设计有故意增强尖锐的声音反射,这个在我之前常去的一家店体现的很明显,装修前和装修后在里面说话声音完全不一样,后来去的几家新装修的和没装修的进一步发现声场有明显的区别。
单音音色这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喜好,但我依旧觉得2016之后的汉堡施坦威特别像印尼琴。。。
当然啦,对于大多数没怎么弹过老施坦威和其他好琴的人来说,新施坦威就是标杆,一切评判标准以新施坦威为准。
写到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这并不是说雅马哈有多好,很多人对CFX的评价也是不够客观的!很多人会觉得因为他是雅马哈的九尺,因为2010年肖邦大赛大放异彩,因为卖160万,所以音色好。但实际我做过盲测,很多人觉得CFX单音音色不如2006年的C3,而这两款琴新琴价格差了6倍。
个人认为雅马哈最近二十年基本对于单音音色这件事情不关心了,白得水像一样。只弹过一台店里的CF6(和施坦威B-211同价位)是很温暖,大概和80年代的S400差不多,但雅马哈送到我们学校供我们试用的那台CF6就没有很厚。甚至我弹完家里的YU50立式琴五分钟之后马上去上课,也没有觉得单音音色有明显的好。。。
新的S7X也是塑料味,远不如老S6,这个我也在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关于雅马哈S系列的文章里写过。
这台CF6我去年这个时候就拍了拆解视频,懒癌晚期一直没发。。。
雅马哈虽然音色白,但是敏感度真的是没的说!各种各样的极端的音量,丰富的色彩变化,对于好的钢琴家来说可塑性很高。
这台CF6就是超级超级敏感,甚至是过于敏感!稍微哪里做的不好,它立马给你暴露出来!甚至我教授都有点怕这台琴!老的施坦威贝希施坦,Fazioli(278以上)和新的贝森朵夫是“托着”演奏者,而这台CF6是“拖着”。。。
击弦机反应速度也是吊打汉堡施坦威,我个人对击弦机的速度排名:新贝森朵夫>雅马哈SX、CF>卡瓦依SK>Fazioli>雅马哈C(新的CX弹比较的少)>卡瓦依GX>波士顿>印尼雅马哈GB1K>汉堡施坦威>大多数其他德国琴
学校2009年那台带自动演奏的CFIIIS也一样,单音音色那叫一个白,低音音色简直像国产小三角,不过那台琴状态最好的时候可以跟轻易的做出ppppp,这台琴是典型的“钢琴家手中的好琴,外行(盲听)耳中的烂琴”。
这就说到了,琴当下的好坏主要看当下的状态,花大价钱请一个很棒的技师(全中国大概不超过二十个)花一下午调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国内跟随的德国老师,汉诺威最高演奏家文凭,克莱涅夫高徒,他在广州就经历过,讲座场地提供的琴只是“一台看起来像钢琴的物体”,派学校联系了技师沟通、调整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变成了“一台可以在上面做音乐的乐器”。
不过底子太差的琴,调得再好,弹一阵也得露馅,上面说的那台琴第二年去了就又变成了一台“看起来像钢琴的物体”。再比如XXston,XXSEX,XXngtze River,展厅里新琴弹起来还挺顺耳,过两年就露馅了。
写了这么多。。。又要得罪一堆人。。。但就是看不惯,忍不住。。。
2020.04.29:
没想到这个答案竟然这么多阅读量,那就做个广告好了,课程二维码我放在评论区置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