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如何更好地体会钢琴曲表达的情感?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176

帖子

13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1
发表于 2021-12-8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千万不要听吕大师胡说,不然你就会弹的和他一样不堪入耳。

看看中央音乐学院陈韵劼教授的文章
现今的社会中,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在音乐发生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注重情感的表达才能将乐曲所包含的情感及思想表达得透彻,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呢?
笔者就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分析乐曲的音乐背景
  我们如果要成功地演奏一首钢琴作品,并把它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了解一首乐曲的音乐背景,主要应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分析: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某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品的民族特征。一切音乐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

  3、了解作者的创造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比如我们学习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5首《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就需要对巴赫以及那个时代风格有所了解。那个时期演奏所使用的是古钢琴,这种乐器不但键子轻而且声音纤细、音质清脆,要求声音清楚干净、颗粒均匀。这首作品的前奏曲旋律弹奏时要求指尖触键积极。

二、正确、细致地分析乐谱

  提到正确地分析乐谱,许多学生认为只是音符的正确、节奏的正确。而实际上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标记,都直接影响着对乐曲的理解、表现以及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1、音乐术语:

包括乐曲情绪、表情、音乐的性质、速度等等,这些术语提示学生,乐曲是欢快的或抒情的、是快板还是行板或慢板,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82条,这条练习曲开始标有Allegretto al hongroise,意思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为什么说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呢?因为曲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装饰音和跳进旋律,使音乐活泼生动、情绪激烈,近似匈牙利音乐风格,准确地说是匈牙利吉普赛民间音乐风格。
  吉普赛音乐具有热烈、活泼、狂放的特点和风格。弹奏时,除在技术上要把三连音时值弹奏准确、均匀、清晰而连贯之外,还要注意第一段的装饰音在前半拍,同时没有连音线,而第二段装饰音却在后半拍,并且有连音线。除这些细节问题之外,还要尽量表现出吉普赛音乐特有的风格特征。

2、具体的力度标记:

在古典音乐中,一般从PP到FF之间就有P、MP、MF、F的六个不同层次;而浪漫乐派及后期作品从PPPP到FFFF,幅度加宽,还有SF、SFZ或CRESE、DIM等等。这些具体的力度标记,同样关系到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
3、速度的不同变化:

如放宽(Allargando)、减慢渐弱(Calando)、加快(Accelerando)、逐渐加快(Stringendo)等等,不同的速度变化直接影响着乐曲的效果。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第89条,开始标有Allegro——Galoppo,意思是快速的加洛普。“加洛普”是18世纪流行于德国和法国的一种快速二拍子轮舞,其风格热烈激昂、潇洒活泼。这首练习曲在弹奏上,手指要准确到位地触键,随着音乐的进行,手指伸展后手腕要左右转动,移动重心,每个音都要弹奏得扎实饱满、清晰均匀。因此,学生在演奏作品时要把握不同的速度要求,尽可能表达出作品的本意。

三、正确、熟练地运用弹奏技巧,掌握旋律的歌唱性,并正确地划分乐句。

1、歌唱性的旋律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

钢琴弹奏中的歌唱性其实并不难。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歌,要让自己真正感觉到所弹的乐曲是歌唱般的音乐。其次要学会相应的触键方法,熟练地掌握各种弹奏技巧,感觉音乐与弹奏音乐是同时进行的。歌唱性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有明亮的、欢快的、忧伤的、暗淡的等等,那么就要求我们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弹奏技巧来得到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弹奏技巧可以得到不同的音乐,乐曲的类型也决定着弹奏的方法。
2、呼吸是音乐语气的一种表达和交代方式。

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悟乐句的呼吸、乐句的语气和乐句的脉搏以及音乐的走向。具体地讲,乐句划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乐谱上的连线就是分句线。

(2)有连线并不意味着是分句线。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升华,它有其自身的语言呼吸和语气特征,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准确理解,使自己的弹奏有呼吸、有语气、有情调,从而使弹奏富有表现力、具有感染力。
(3)乐谱上没有连线时怎么划分乐句。

钢琴曲乐谱上没有连线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可以说是不乏其例。这就要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风格、音乐的语气等来体验、感受、理解并划分乐句。如《钢琴基础教程1》第26页《卡尔图里舞曲》,全曲没有一条连线,经过弹奏体验、感受、分析,就可以明显地发现它是四个小节为一个完整的乐句。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体现,而只有演奏技巧的话,那么,就弹不出自己所需要的音响,而完全是音符,也体现不出音乐的情感来。因此,能把情感表达好的人,那么他的演奏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21-12-8 1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千万不要听吕大师胡说,不然你就会弹的和他一样不堪入耳。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598879
看看中央音乐学院陈韵劼教授的文章
情感掌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现今的社会中,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往往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在音乐发生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注重情感的表达才能将乐曲所包含的情感及思想表达得透彻,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呢?
笔者就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分析乐曲的音乐背景
  我们如果要成功地演奏一首钢琴作品,并把它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了解一首乐曲的音乐背景,主要应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分析: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对某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品的民族特征。一切音乐作品都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因此,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

  3、了解作者的创造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比如我们学习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第15首《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就需要对巴赫以及那个时代风格有所了解。那个时期演奏所使用的是古钢琴,这种乐器不但键子轻而且声音纤细、音质清脆,要求声音清楚干净、颗粒均匀。这首作品的前奏曲旋律弹奏时要求指尖触键积极。


二、正确、细致地分析乐谱

  提到正确地分析乐谱,许多学生认为只是音符的正确、节奏的正确。而实际上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标记,都直接影响着对乐曲的理解、表现以及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1、音乐术语:

包括乐曲情绪、表情、音乐的性质、速度等等,这些术语提示学生,乐曲是欢快的或抒情的、是快板还是行板或慢板,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82条,这条练习曲开始标有Allegretto al hongroise,意思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为什么说是匈牙利风格的小快板呢?因为曲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装饰音和跳进旋律,使音乐活泼生动、情绪激烈,近似匈牙利音乐风格,准确地说是匈牙利吉普赛民间音乐风格。
  吉普赛音乐具有热烈、活泼、狂放的特点和风格。弹奏时,除在技术上要把三连音时值弹奏准确、均匀、清晰而连贯之外,还要注意第一段的装饰音在前半拍,同时没有连音线,而第二段装饰音却在后半拍,并且有连音线。除这些细节问题之外,还要尽量表现出吉普赛音乐特有的风格特征。

2、具体的力度标记:

在古典音乐中,一般从PP到FF之间就有P、MP、MF、F的六个不同层次;而浪漫乐派及后期作品从PPPP到FFFF,幅度加宽,还有SF、SFZ或CRESE、DIM等等。这些具体的力度标记,同样关系到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
3、速度的不同变化:

如放宽(Allargando)、减慢渐弱(Calando)、加快(Accelerando)、逐渐加快(Stringendo)等等,不同的速度变化直接影响着乐曲的效果。如《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第89条,开始标有Allegro——Galoppo,意思是快速的加洛普。“加洛普”是18世纪流行于德国和法国的一种快速二拍子轮舞,其风格热烈激昂、潇洒活泼。这首练习曲在弹奏上,手指要准确到位地触键,随着音乐的进行,手指伸展后手腕要左右转动,移动重心,每个音都要弹奏得扎实饱满、清晰均匀。因此,学生在演奏作品时要把握不同的速度要求,尽可能表达出作品的本意。

三、正确、熟练地运用弹奏技巧,掌握旋律的歌唱性,并正确地划分乐句。

1、歌唱性的旋律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

钢琴弹奏中的歌唱性其实并不难。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歌,要让自己真正感觉到所弹的乐曲是歌唱般的音乐。其次要学会相应的触键方法,熟练地掌握各种弹奏技巧,感觉音乐与弹奏音乐是同时进行的。歌唱性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有明亮的、欢快的、忧伤的、暗淡的等等,那么就要求我们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弹奏技巧来得到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弹奏技巧可以得到不同的音乐,乐曲的类型也决定着弹奏的方法。
2、呼吸是音乐语气的一种表达和交代方式。

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悟乐句的呼吸、乐句的语气和乐句的脉搏以及音乐的走向。具体地讲,乐句划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乐谱上的连线就是分句线。

(2)有连线并不意味着是分句线。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升华,它有其自身的语言呼吸和语气特征,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准确理解,使自己的弹奏有呼吸、有语气、有情调,从而使弹奏富有表现力、具有感染力。
(3)乐谱上没有连线时怎么划分乐句。

钢琴曲乐谱上没有连线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可以说是不乏其例。这就要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风格、音乐的语气等来体验、感受、理解并划分乐句。如《钢琴基础教程1》第26页《卡尔图里舞曲》,全曲没有一条连线,经过弹奏体验、感受、分析,就可以明显地发现它是四个小节为一个完整的乐句。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体现,而只有演奏技巧的话,那么,就弹不出自己所需要的音响,而完全是音符,也体现不出音乐的情感来。因此,能把情感表达好的人,那么他的演奏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1-12-8 14: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
谢邀。
很遗憾地告诉题主,这种情况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个人感觉只能靠持续不断的积累,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
我上学那会,内心也是很有各种“偏见”(现在想想真幼稚),主要还是自己听的、练的、见识的少了。比如贝多芬奏鸣曲,小时候从来不觉得贝多芬伟大or“好听”(起码比不上我上学最爱的肖邦和李斯特)——越长大、越觉得贝多芬真“香”(为我以前的无知感到汗颜)……
贝多芬全套奏鸣曲,只象征性地选择弹他各创作时期几个作品 vs 全套作品尽可能多弹(甚至全部弹下来)——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以及……更何况贝多芬的每一个奏鸣曲都值得我们琢磨一辈子(“时琢时新”)
以及,就贝多芬而言,弹他的奏鸣曲,不去听听他的交响乐?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大密度的、持续的多听、多练、多看、多思考,把自己“泡”在音乐里。
老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伟大的钢琴(艺术)家,没有一个吃老本的;我们作为在音乐道路上求索的平凡人儿,就更没有资格松懈了(溜了 练琴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1-12-8 14: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谢邀
可以先看一下大师演奏的那首钢琴曲的视频,先去模仿,再突破代入自己的感情。再者就是还不够熟练,闭着眼能弹出来多少。朗朗为一个音乐会要准备三年,曲子里的感情也会随着熟练度的增加而越发明显的表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6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发表于 2021-12-8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泻药
要说音乐承载了作曲家的想法和情感,我们就必须知道,作曲家是如何用乐谱这种方式具象表达和记载情感的
我们都知道音乐理论是很重要的,作曲家在写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灵感、情感与作曲技巧的融合。
打个比方,我们一开始学乐理就知道,大三和弦是光明的,小三和弦是阴郁的,这就是最基础的表达,作曲家是不会心里想着苦逼的事儿随手来一个光明和弦的,它相当于告诉你:哥心情不好,咱就用小和弦,你明白这意思吗?
随着你学习的深入,你又知道了属七,大九,属十三,以及在和弦里增加减五,增三是什么意思,所呈现的是什么音响效果,我们在理解声音的同时,也理解了情感,我们知道了《革命练习曲》第一个和弦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曲式,转调,离调,配器。。。等不同的作曲手法,然后我们又带入到作品里,揣测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写,他的用意是什么?在精神上接近其想法。
所以,学习音乐一定不能纯感性,要吃透一首曲子,谱面的工作要做很多,不然一切的表达都是没有依据的
分析音乐是很重要的,在分析的同时,相辅相成的是乐感,乐感是转化为我们自身感受的重要因素,是音乐的共情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1-12-8 14: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建议从偏现代一些的感情类主题钢琴曲入手,如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如海上钢琴师主题曲playing love,这些曲子的感情相对古典曲目更简单直接,更容易理解。
然后弹的时候注意感情平静和强烈的部分(不是音量的强和弱!)通过听原作者的演奏或者公认较好的演奏,这些演奏版本可以明显听出情感强烈和平静的区别
平静的地方注意主旋律所在声部的强化和别的声部的弱化,要让你的主旋律听起来干净、通透且明显。
感情强烈(悲痛、思念、爱恋等)的地方注意一下一些重音的提前和延后,因为这些音弹在标准的节奏点上不容易突出,所以多琢磨这些节奏点的偏移,很有意思而且很容易找到感觉(拿playing love来练手最合适不过了!)
这些的基础就是你得准确找到其旋律的强弱变化,建议多留意谱面的标注。
然后自己觉得把握很成熟了的时候,去试试偏古典一些的曲子,例如爱之梦No.3,安慰曲No.3,梦幻曲,平静的行板op.22等,这些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相对而言还算好理解,建议尝试!
最后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1-12-8 14: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如果欣赏不来古典钢琴可以试试现代曲风,推荐琴之翼,镜夜,sunset,花水月,evolution era
现代流行钢琴其情感表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找到喜欢的曲子练起来才会更有动力与激情(这里不以考级为目的,纯粹为了弹奏喜欢的乐曲)
虽然古典曲一直是学院派大师的唯一指标,但是从现代流行曲入门钢琴曲的欣赏是比较合适的,积累深了再去欣赏古典乐曲才会有新的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1-12-8 14: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谢邀(虽然我很好奇为什么能找上我)
作为钢琴半吊子(菜鸡)一个,我也给不了什么太过专业的回答,所以就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吧。
       情感这东西很玄乎,他的直观表现是,在技术与手法相同或相近的时候,代入情感的演奏者在演绎这首曲子时会相对不那么生硬,更愿意让人听下去。换句话说,就是听众与演奏者产生了共鸣。自己也是自己的听众。比如你弹《梁祝》,不妨多看看梁祝的故事情节,把整首曲子分段,尝试去理解哪部分是相会,哪部分是化蝶等等。
       曲子的情感一部分表现在它的音符长短、音高与强弱变化上,所以这一点有必要留意。比如《梦中的婚礼》,从B区的中音逐渐到高音,音高的跨度把感情推向高潮,同时右手也由单音变为八度双音,加强了渲染力。同样的例子在《野花》里也可以见到。
我暂时只能说这么多...原谅我一个萌新的知识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4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1-12-8 14: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强弱变化需要的不是你带什么情感。
而是从技术手段方面了解,怎样的技术达到强,怎样的技术达成弱。
这点我就直接讲明了
钢琴的音量强弱,其实直接就是击锤敲击钢弦的速度决定的。
在技术层面,无非是发力技术的运动速度,冲击琴键,使得琴键完成起落的快速刹那速度决定了音量。
仅此而已。

而一般国内人的高抬指,其实存在重大问题,即,教法内容残缺太多。
钢琴技术的基本功,是构建从指尖到肩膀一整条的发力体系。
以大臂,前臂,手腕,掌指关节,手指指节5个发力点构成。
每一个发力点都拥有各种不同的发力技术。
发力技术的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运动极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
然而问题是,你自己总结下,所有的点位的发力技术,你有明确么?
还是说只是大略模仿一个老师的样子在那里乱弹?

钢琴演奏的音乐表达,从听众来说才有所谓的情感感受,在演奏者来说,这玩意就是个手艺活。
你有手艺,你能做,你没手艺,管你内心怎么丰富,怎么配合,你都没法做的出来。

同时,音乐,尤其是乐器声乐等,实际的以人为演奏者进行演奏的表演形式,所有的音乐,都是手艺活!
都是在像体育一样,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在技术手段明确的基础上,比的就是谁练得更对,谁练得更狠,仅此而已。
想着说什么情感情感,那特么就是骗人的话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