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9 15: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拉赫曼尼诺夫的章鱼手,引领无数后人追逐⋯
德彪西的羽毛手,就不是很好理解了。
这里不列举各作曲家的技艺,单说德彪西:
在某钢琴家访谈录里,德彪西的女儿,
听了科尔托,弹了德彪西的作品后⋯
她说:我父亲听得更多⋯
没错,是听,只有听得到大自然的脉搏,才能明白音乐流动的韵律⋯才能弹出象国画般的意韵 ,笔断意连,有无形的线,穿着那串音符,牵引延伸⋯
傅聪,说:“德彪西的曲子永远没有开头,也没有结束的味儿,是无中生有,又消失于无,像中国画一样的,画一朵花,可以使人看到无穷的花,没有边界,是无限的”⋯
某次用丹拿的新至尊音箱,听这东芝头版CD,上面傳聪说过的话,有所感悟⋯
很难想象如果是德彪西自己弹,又会是怎样的风景⋯
"纸卷钢琴录音"这种媒介,使我们有机会不用听炒豆单声道录音,可以较淸楚地听到德彪西弹自己的作品。
纸卷(或称纸带)钢琴长什么样?外观与普通立式钢琴差不多,关键部位见下图:
这不是某宝上,纸带八音盒的原型吗?送过(或收过)这礼物的同学,笑了⋯
当然,真身结构要复杂许多⋯一个世纪前,大师们的键位、力度、时间、踏板等重要讯息,以打孔的方式记录在纸卷上:
从下面视频可看纸卷钢琴自动演奏的模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920978205907779584
这视频,是一场纸卷钢琴音乐会,其中一曲是德彪西弹自己的作品"更为缓慢些-圆舞曲"⋯
百年后,通过纸卷自动演奏钢琴重放,声音的清晰度,有如时空穿越,窥探大师的动人风采⋯
上面这些纸卷,被各唱片公司转录成CD,有几张CD还上过TAS发烧榜⋯德彪西弹自己作品的录音有下面一张:
该Dal segno 唱片公司发行的纸卷钢琴录音CD,我买过多张,里面有二十世纪初,多位作曲家弹自己作品的录音⋯
分享 Claude Debussy 的专辑《Debussy Plays Debuss...》https://www.xiami.com/album/471615058?_uxid=EED1DE3F4D796294D13E849C558ADC0E (分享自@虾米音乐)
作曲家弹自己的作品 :
是"寒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
境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1月13日更:
从自己收藏的唱片库里,选出有参与纸卷钢琴录音的作曲家录音,拍图并重听⋯
先选出拉赫曼尼诺夫的两张录音:
上面橙色封面,是拉赫曼尼诺夫弹自己的作品,听第三首《野蜂飞舞》,感觉琴弦都要冒火了:
下面绿色封面,是他弹别的作曲家作品⋯
这录音TAS上榜,声音的质感比上面德彪西的那张,要好很多,CD也容易买到⋯
听过这CD后,再看这图:
哦,据说他的手可能与一种名为马凡氏综合症(Marfan Syndrome) 的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征状是修长的四肢及手指⋯
但,手又大、又灵巧,这象有病吗?⋯
英国钢琴家塞瑞尔.史密斯在其自传中记载,谢尔盖·拉赫曼尼诺夫左手可以弹奏由C、降E、G、C、G等五个音组成的C小调和弦,右手则可同时弹出C、E、G、C、E五个音⋯
上面他弹的《野蜂飞舞》,听过之后觉得:
人比人,气死人⋯
《时间之窗》都上TAS榜了,是最能代表他的录音了吧?
未必⋯同行有时比乐评更了解他,特别是一些同行"黑"他的话语⋯神准(尽管你未必喜欢听)⋯
傳聪在一次访谈里说到拉赫曼尼诺夫:"我觉得他的音乐就像是糖水,加很多的糖,甜、腻、甜俗。受不了⋯"
上面《时间之窗》的录音,"得益"于TELARC公司"冷静、干净"的录音风格,很难听出傳聪所说的"甜",直到我找到这张:
如果不看内页,不知它也是纸卷录音,也很少有人说过⋯这张较冷门的大K公司录音,使拉赫曼尼诺夫的"章鱼手",开挂了⋯触键深、力量大,电光火石般的节奏震撼力,使人眩目⋯这才象"巨手"嘛⋯
听这录音,感觉象我今年年夜饭上开的一支酒:浓郁的花香气息,与绵密柔滑的洒体相互映衬,香甜丝滑的口感与略带辛辣、沉厚有劲的宏大架构,互相碰撞⋯
兴奋、陶醉,话题滔滔不绝⋯
听第四轨肖邦夜曲,"打蛋器"感觉强烈(尽管这真是肖邦吗)⋯
然而兴奋过后,我又拿出傳聪弹的肖邦夜曲,一首首地听⋯傅聪的夜曲,象在品一壶极品的铁观音,使人不想说话,专注地思考⋯静静地回味⋯
我既爱酒,也爱茶⋯
待更⋯感谢悦读
(本文视频及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收录于:
一叶回答 音乐类汇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