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谈钢琴启蒙对儿童的影响(三)

[复制链接]

1174

主题

2633

帖子

49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83
发表于 2021-12-9 2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
此文章为本人毕业论文设计,仅供参考,不得转载
2.4学前儿童钢琴启蒙对儿童智力的发展
钢琴启蒙能开发人脑的音乐潜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协调发展[14]。众所周知,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眼、耳、手、脚、脑”等五个器官的相互配合。这一配合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指和脚的活动,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音乐心理活动。例如,看乐谱要用眼睛,当眼睛看到某个音时,必须随即用手指去弹这个音。而当弹了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又必须要看到下面的几个音,这样音乐才不至于中断。在这个连续的弹奏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节奏节拍的规律、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必要时还需加上踏板,以烘托音乐氛围等。这一系列复杂的活动过程,可使右脑(音乐脑)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这时,神经细胞在静息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发生变化而产生动作电位,通过脑突触将信息和情报向下一个神经细胞传递。由于手指的活动和音乐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剧增,势必需要大量的脑突触来承担这一工作。由此可见,钢琴演奏可以启动大脑机制,充分发挥儿童音乐潜能,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协调发育,开发人脑智能。
事实上很多的音乐家都具有比较出众的智商,由此可见音乐对智慧开发的重要性。弹奏钢琴学习钢琴会开发儿童的右半脑,使脑、眼、耳、手、脚等身体器官都能够同步进行运用,确保儿童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并且对于音乐曲谱的记忆、音乐内容的想象、音乐的听辨、弹奏手法的观察、弹奏注意力的提升方面都能够得以持续的进步。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需要循序渐进,而学习钢琴能够让儿童在早期进行右脑的开发,让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较为优秀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在钢琴学习中对于适龄儿童可谓是越早越好。事实上这一点在国内外很多的实验中都已经有所证实,同年龄的中进行钢琴学习的儿童相对而言思维更为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能够在成长中有更为主动的选择,所以就儿童钢琴的学习来说,能够使得儿童的智力得以更好地开发,并且让儿童自身的潜力具备发掘展现的可能。
3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策略
对于儿童来说,不可能每一个琴童都能够通过学琴成为举世瞩目的钢琴大师,而是要注重在儿童学琴过程中的音乐素质培养,以此来使得儿童的审美情操得以提升,让儿童在成长中的综合素质得以构建,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对于儿童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的原因。要明确钢琴学习仅仅是一种方式,并非是为了追求考级或者别的目的,儿童在学琴过程中健康成长最为重要。
3.1明确儿童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每一个孩子的基因不同,因此,孩子的手型、手指的力量、自身的性格以及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差异[15]。所以,钢琴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认知特点、学习能力、性格变化等全面的掌握,并结合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性格比较活泼好动的儿童,教师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束缚”,而对于不喜欢表达情感的孩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表扬。如果孩子对于某种音乐风格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演奏相应的曲目,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钢琴课程的学习。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多倾听不同旋律的钢琴曲,了解不一样的音乐风格,逐渐提升儿童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帮助儿童提高对钢琴曲目音色的把握,增加幼儿学习钢琴的信心。
3.2注重儿童音乐兴趣培养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为了有效改善现阶段儿童钢琴学习中的“灌输”教学,避免幼儿对于钢琴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儿童对于钢琴曲目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兴趣侧重于音乐层面,而不是钢琴弹奏技巧方面。从儿童的角度分析,他们正处于对外界环境有着强烈探索欲望的时期,活泼好动正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因此,钢琴教师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些包含简单动作的舞蹈,让孩子在钢琴课程的学习之余,蹦蹦跳跳,活动活动身体,放松心情。与此同时,钢琴教师要注意到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课程的设置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中讲解的知识内容也不宜过多,要符合儿童的认知。
例如可以给儿童“听”的方式吸引兴趣:在学习《图画展览会—雏鸡》一曲时,先放一次CD,听完之后 “如果把这首乐曲想象成一只小动物,你们认为它会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像老鼠”,有的小朋友说“是兔子”,还有两个小朋友说“是小鸡,唧唧!唧!”。这时候我在钢琴上再弹一遍主旋律,让他们在这些答案中选择。然后让儿童来尝试不同的声音,参与到钢琴的基础学习中。
3.3更新儿童钢琴启蒙教学观念
旧的教学观念阻碍了教育发展已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认可,新的教学观念正在影响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很多落后观念的改变迫在眉睫。钢琴教育观念也同样需要随着历史的车轮向前进,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钢琴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和家长有很大的耐心和决心来坚持的。对于低龄的儿童,家长们在学琴的观念上应该有新的突破。如果家长在孩子这个年龄要求他每天练琴,并固定练琴时间,这对他们来讲,应该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因为枯燥,所以很难坚持。如果家长的观念转变一下,让儿童放弃一些纯技术的练习,在钢琴学习中加入更多孩子喜欢听的乐曲、喜欢唱的歌曲、喜欢玩的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通过歌唱可以把心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会让他们发现音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就像在教学中用《玛丽有只小羔羊》和前面讲的《雏鸡》做对比。显然,这两首乐曲在音乐形象、速度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里可通过演唱来体会不同音乐形象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当然,同样的音乐形象也可在表现上有不同。这样来提高他们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儿童在玩乐中学习,家长也能充分融入儿童教育之中。
对于教师来说,儿童的钢琴教学适用的教学理念分为三个方面:参与体验、创造、评价。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观念。在传统钢琴教学中,通过乐曲学习数量的多少来衡量钢琴教学水平是不适合儿童的钢琴教学的,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将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观念引入到儿童钢琴启蒙中来,使儿童在参与音乐的活动中延长对学习钢琴的兴趣,才能使儿童从学习中得到学习钢琴的乐趣。


结 论
儿童早期通过钢琴的学习,有助于思维的活跃和想象力的构建,并且对于音乐的认知也会更为深刻,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够使得儿童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并且音乐艺术所产生的美育效果是极为明显的,尤其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可以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事实上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音乐教育的改革也在持续进行。儿童的身心都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于钢琴的学习能够使得其身心健康受到保障,并且对于智力、情商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帮助,能够让儿童有更好的成长轨迹。学会钢琴不但能够让儿童增长一门技术,更能够让儿童的自身优良品格得以建立,让儿童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良好的品性,并且有更为充足的自信心、进取心和控制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