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邀。
题主何苦跟沈文裕过不去呢?
虽然我不喜欢他的演绎,尤其是不喜欢他那个破纪录的野蜂飞舞,但他至少也没招谁惹谁,算是老老实实地弹琴。幺蛾子基本都是他爹出的,破纪录的野蜂飞舞估计也是他爹要求的。
至于题主的问题:为什么沈文裕在国内的网上评价很高,但在国际上没什么知名度?答案很简单:因为他弹得还不够好。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好与不好都是相比较而言的,跟国内绝大多数钢琴专业学生比,我们不能说他弹得不够好。甚至可以说他比国内99.9%钢琴专业的人都弹得好,所以在国内网络上对他的推崇很高。但这种水平,距离在国际上打开职业市场,甚至具有一定知名度比起来,那就差得比较多了。
有网友认为,这是因为他爹当年得罪了欧洲的一些经纪人,我觉得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欧美的几大经济公司绝不是铁板一块,音乐家风格不同,经纪人的风格也不同。得罪了其中几个经纪人,还可以和其他经济公司、经纪人合作啊。音乐家改签经济约的多了,他爹得罪人,能比得上其他音乐家跳槽断了原东家财路得罪的狠?
我以为,即使他爹当初没跑德国,得罪他老师和经纪人,硬把他拉回国,他目前在国际上发展,也就最多跟陈萨差不多,比不上张昊辰:陈萨在国际上还是每年会有一些音乐会,但很难跟有分量的乐团合作;张昊辰下个音乐季要跟费交合作、驻团。——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严格来说不具讨论价值。
我们换个比较对象,沈文裕是86年10月份出生的,王羽佳是87年2月份出生的。97年沈文裕首次出国学习,99年王羽佳首次出国交换学习;01年沈文裕被推荐入学汉诺威,02年王羽佳考入柯蒂斯。
到了05年,王羽佳完成了首次亮相大型音乐会,跟乐团合作协奏曲,并开始在世界各地跟乐团合作。而沈文裕则是在05年在钢琴比赛中弹拉三获第一名,并由此获得在卡耐基开独奏会的奖励。看起来,也就是说,05年王羽佳的职业生涯开始反超沈文裕。
到了06年,沈文裕被沈爹强行带回国。王羽佳则在韦尔音乐节上跟纽约爱乐首次合作,随后跟洛林马泽尔带领的纽约爱乐全球巡演。俩人的职业生涯差距越来越大。
但我们再看一个数据,沈文裕直到离开德国时,一直没能和任何经济公司签约,零散有一些出场费/收入7、800欧元甚至不到的音乐会;而王羽佳在16岁时,也就是03年,或至少04年,就和经纪公司Opus 3 Artists签约了。
目前还没有王羽佳16岁签约时的音乐会收入是多少的消息,但97年时,15岁的郎朗第一次签约经济公司时,在美国的一场音乐会就有3000到5000美元的收入,欧洲的音乐会收入要少些,也在2000美元以上。因此郎朗99年就能在美国买房,把朗妈接到美国。
再说回来,沈文裕的父亲曾干过很多事情,比如开过游戏厅,之前收入应该很不错。他也一直对外宣称,这些年都是靠自己炒股挣钱养家。在中国的股市上挣钱,至少在我看来难度很大,更不要说以此养家了。我一直认为,虽然沈文裕的父亲不懂音乐,但他绝对比我们绝大多数网友要聪明、明白得多。也许他到了德国后没多久,就已经看明白了,再耗下去,沈文裕也很难签到经济约,很难在国外以钢琴演奏为生。所以,他才决定要把沈文裕强行带回国搏一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