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知识介绍
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学、音乐史、音乐行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声乐、器乐、民乐、作曲、作词、乐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音乐表演、器乐演奏、编曲作曲、作词等。例如:合唱演出中的演唱、和声、指挥、伴奏,广播剧、影视剧配乐的创作编曲,音乐教育机构唱歌、乐器的教学等。
《和声》、《作曲》、《声乐》、《钢琴技巧》、《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配器与创作》、《打击乐》、《复调音乐基础》、《指挥技法》、《作词》、《乐理》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器乐、声乐、舞蹈、国际乘务、教师教育、学前教育、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治疗、航空及高级综合服务管理。
掌桥科研给大家精选了音乐专业相关方向论文选题,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士、职称考评需求人士和同学们参考。
02
声乐技术相关学位论文推荐与下载
相关论文下载: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search.html?doctypes=4_5_6_1-0_4-0_1_2_3_7_9&sertext=%E5%A3%B0%E4%B9%90%E6%8A%80%E6%9C%AF&option=
1. 中国民族声乐对传统昆曲演唱技术的借鉴与发展——以《乐府传声》为据
2. 声乐教学中的花腔技术调查研究--以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为例
3. 罗忠镕声乐套曲《秋之歌》的演唱技术分析
4.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的研究——以德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5. 刘聪声乐套曲《故园恋》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术分析
6. 基于幼儿教育需求的中职声乐课程设置研究——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为例论声乐作品在录制中的录音技术与缩混渲染技巧
7. 声乐教学中的思维视觉化技术运用与实践
8. 高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9. 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以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10. 巴洛克时期宗教声乐作品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特征研究数字化技术辅助声乐教学研究论咽音发声技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11. 论声乐技术学习的合理原则
12. 黎英海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演唱技术与风格诠释
13. 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幼师专业声乐教学为例
14. 声乐艺术演唱中“轻机能”技术运用研究
15. 声乐教学中的非技术因素探析
03
声乐演唱相关期刊论文推荐与下载
相关论文下载: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search.html?doctypes=4_5_6_1-0_4-0_1_2_3_7_9&sertext=%E7%B2%BE%E5%87%86%E6%89%B6%E8%B4%AB&option=
1. 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实用性
2. 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 声乐演唱中的技巧与情感处理
4. 声乐演唱中肢体语言的应用探究
5. 基于多种风格演唱教学模式开展声乐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6.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7. 论情感及个性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体现
8. 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
9. 谈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现与把控
10. 创新思维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探究
11. 流行声乐演唱技巧在音乐剧作品中的运用
12. 如何唱好一首原创歌曲——试述声乐演唱中技与艺结合的舞台表演
13. 声乐演唱中对作品分析的重要性研究
14. 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声乐技巧在儿歌演唱中的运用
15. 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探讨
16. 王丽达声乐演唱研究述评
17. 论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原生态民歌演唱的价值
18. 常思思声乐演唱研究述评
19.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对情感表达影响的研究
20. 气韵天成:普拉提与声乐演唱的气息
21.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风格与演唱
22. 论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养生之道
23. 如何演唱带有戏曲风格的声乐作品
24. 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25.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研究
26. 浅析声乐演唱中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27. 中职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28. 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
29. 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实用性
30. 民族声乐教学对越剧演唱元素的借鉴
31. 吹管类乐器及其与民族声乐演唱的关系
32. 声乐性歌唱节目中跨界演唱现象的研析和思考
33.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教学实践
34. 探析音乐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35. 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分析
36. 声乐艺术演唱曲目选择模型的构建
37. 个性化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38. 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39. 论声乐演唱在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戏剧性体现
40. 从我国民族声乐看古琴歌演唱艺术教学模式创新——评《民族声乐教学新论》
41. 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声乐技巧在儿歌演唱中的运用
42. 高校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关系分析
43. 民族声乐作品《文成公主》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研究
44. 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以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为例
45. 广西粤语方言发音习惯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46. 民族声乐中的一朵“奇葩”--有感于青年女高音史倩的演唱
47. 声乐演唱中思维的重要性研究
48. 探析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
49. 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分析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结合探析
04
声乐技术相关学术论文推荐与下载
相关论文下载: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search.html?doctypes=4_5_6_1-0_4-0_1_2_3_7_9&sertext=%E5%A3%B0%E4%B9%90%E6%BC%94%E5%94%B1&option=
1. 中国民族声乐对传统昆曲演唱技术的借鉴与发展——以《乐府传声》为据
2. 对陈力《红楼梦》声乐组曲的悲悯性演唱研究
3. 黄自艺术歌曲声乐演唱研究--以《思乡》《玫瑰三愿》为例
4. 论普契尼声乐室内乐《小鸟》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探究
5. 凄婉之歌—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演唱启示
6. 让“三朵花”绽放出各自的光彩——对本人演唱的三首声乐作品的分析
7. 李世相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及演唱诠释
8. 草原风格声乐作品美声演绎的途径探索--以本人演唱的三首作品为例
9. 声乐作品《怀念战友》中“哭腔”演唱技巧分析与运用
10.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研究——以芭芭拉·邦尼演唱版本为例
11. 论声乐语言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12. 吴碧霞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13. 秋窗风雨看尽离合骨肉别离叹尽悲欢——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中“悲情”色彩声乐作品的演唱探究
14. 王原平声乐作品《峡江情歌》的演唱分析
15. 声乐作品《渔舟唱晚》对同名古筝曲的借鉴与演唱分析
16. 约德尔演唱技法在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以《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女》和《孤独的牧羊人》为例
17. 声乐套曲《红楼梦》选曲《红豆曲》的演唱分析
18. 弗朗西斯·普朗克声乐套曲《图形诗》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19.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风格与演唱分析
20. 骆玉笙演唱艺术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可借鉴性研究
21. 歌唱家关牧村演唱风格探究--以三首中国声乐作品为例
22. 中国近代声乐跨界演唱个案研究--以郎毓秀的声乐演唱实践为例
23. 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
24. 声乐作品《延安颂》“面罩”演唱技巧分析与运用
25. 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26. 德彪西声乐套曲《被遗忘的抒情曲》演唱论析
27. 探索中国声乐唱法中男中音的演唱风格及特点--以作品《杨白劳》为例
28. 古诗词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探究——以《越人歌》为例
29. 罗西尼男高音声乐作品演唱初探——以《黎明的天空多晴朗》为例
30. 探究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语感
31. 莫扎特男高音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分析——以三首声乐作品为例
32. 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演唱分析——以毕业音乐会为例
33. 罗西尼声乐套曲《威尼斯赛船会》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分析
34. 不同风格中国声乐作品演唱分析与体会——以硕士学业音乐会曲目为例
35.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实践——以个人音乐会六首选曲为例
36. 郑秋枫声乐作品演唱分析——以学业音乐会曲目为例
37. 当代河南本土优秀作曲家声乐作品演唱分析——以个人音乐会演唱作品为例
38. 古典文学声乐作品的风格分析及演唱研究--以《牡丹亭》《菩萨蛮》为例
39. 浅谈“哭腔”在中国⺠族声乐演唱中的运⽤
40. 论古诗词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41. 论中国古诗词声乐套曲《秋之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42. 论声乐演唱中呼吸在声音技巧及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43. 声乐表演曲目的选择及其在演唱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44. 评剧演唱技法和民族声乐的融合--以评剧《刘巧儿》选段《小桥送线》为例
45. 安国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情”、“字”、“味”研究
46. 勃拉姆斯声乐套曲《吉普赛之歌》的演唱分析
47. 舒曼声乐套曲《Liederkreis》演唱分析
48. 迷人与实用为一体的巴洛克声乐—以本人演唱的三首作品为例
49. 何纪光声乐演唱艺术特征探微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演唱分析
05
钢琴演奏相关期刊论文推荐与下载
相关论文下载: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search.html?doctypes=4_5_6_1-0_4-0_1_2_3_7_9&sertext=%E9%92%A2%E7%90%B4%E6%BC%94%E5%A5%8F&option=
1. 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形式在艺术类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 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3. 李斯特钢琴演奏的技术特征及情感表现——以《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
4. 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5. 钢琴演奏中控制和缓解紧张心理的方法探索
6. 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形式在艺术类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7. 如何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8. 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思考
9. 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探讨
10. 钢琴演奏中的手指训练方法
11. 钢琴演奏中提高“背谱”能力的重要因素
12. 钢琴演奏中音乐性的运用——以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第一部分为例
13. 试析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14. 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思维与方法探讨
15. 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研究
16. 李斯特钢琴演奏的技术特征及情感表现——以《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
17.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音乐表现
18. 浅谈钢琴演奏的节奏与力度
19. 现代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20. 探究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
21. 钢琴演奏教学中的技术技巧分析——评《钢琴演奏技巧的自然表现与教学实践》
22. 如何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23.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演奏技法的发展
24. 钢琴演奏中动与静的关系及处理
25. 忆傅爷——论傅聪先生的钢琴演奏与艺术成就
26. 身体语言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27. 一位特立独行的俄罗斯钢琴家——浅析阿列克西·柳比莫夫的钢琴演奏与教学
28.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二版)》解析(七)
29. 是进步,还是倒退?——2021ABRSM新版英皇钢琴演奏远程考试刍议
30. 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演奏的惊人不同——以巴赫作品为例
31. “听”在钢琴演奏中的意义和运用
32. 钻研肖邦的钢琴演奏者谈郎朗独奏会
33. 论钢琴演奏与内心听觉的关系
34. 钢琴演奏中“听觉”的反馈调节作用
35. 浅析当代钢琴的演奏理论与技巧——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
36.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特征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
37. 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研究
38. 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研究
39. 钢琴演奏技巧与钢琴音色的关系探析
40. 肢体语言在钢琴演奏中的合理运用
41. 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
42. 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
43. 钢琴演奏心理调适新探
44. 微时代下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的应用与推广
45. 钢琴演奏中引入京剧元素的创作实践分析
46. 高校钢琴演奏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调控研究
47. 钢琴教学的现代教学观念——评《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48. 钢琴演奏中的临场焦虑与应对策略
49. 论钢琴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中国最早的钢琴演奏参考书——李树化《钢琴基本弹奏法》
06
文献内容预览&下载
1、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中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
作者:罗正琪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授予学位:硕士
摘要:
弗朗茨·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不仅为浪漫主义风格的创立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为推动钢琴表演艺术发挥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本文以李斯特《旅行岁月——瑞士游记》中的《奥伯曼山谷》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作品的钢琴演奏技术与情感处理,试图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来把握李斯特钢琴音乐中技术与风格、创作与表演共融相通的关联关系,从而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理解,为提高钢琴表演艺术服务。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品概述,主要介绍作曲家及《奥伯曼山谷》的创作背景、基本的体裁风格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该作品音乐本体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揭示该作品独特的创作思维及结构特征,从而进一步把握其情感表达方式;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该作品中的钢琴演奏技术特征;第四部分对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演风格的关系进行总结,把握其表里辩证的统一关系。
全文链接: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degree-domestic_mphd_thesis/020316251737.html
2、李斯特钢琴演奏的技术特征及情感表现——以《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001期|68-71|共4页
作者:林葳蕤;
摘要:
李斯特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法和多元的音乐情感表现,对后世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重要影响.《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李斯特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四个乐章既独立又统一,音色转换丰富,情绪起伏大,钢琴的主导性表现得十分明显,钢琴创作技术与情感表现手法在这部作品中有了充分的体现.以《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探究李斯特钢琴演奏中和弦、八度、装饰音等技术特征以及不同乐章中所呈现的或热情、或平静的情感表现.
全文链接: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hubei-university-arts-science_thesis/0201281878505.html
3、户外音乐节与都市新民俗建构——以上海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为例
《戏剧之家》|2021年第001期|58-61|共4页
作者:关旭;
摘要:
户外音乐节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文化现象,本文以上海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为例,说明户外音乐节的都市新民俗建构.首先介绍上海辰山音乐节的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辰山音乐节所具有的都市民俗特征,包括易变性、公共娱乐性和消费性,并指出作为都市新民俗,辰山音乐节具有审美性的独特民俗特征,这一特征顺应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辰山音乐节继承了上海都市民俗中广播音乐、音乐会和赏花这三大民俗要素,并以户外音乐节的形式将这三个传统要素整合重构,成为一种审美性的仪式,并利用现代媒体快速传播.户外音乐节在传承、整合、重构的过程中,借助现代媒体建构为都市新民俗.
全文链接: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ome-drama_thesis/020127969911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