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孩子小时候,让他快乐玩耍,还是刷题和埋头苦学?
当今,快乐的童年和一等的成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矛盾的(不排除有少部分孩子对学习乐在其中,也有极小部分孩子天赋好一学就会,玩的时间也多)。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就要避免过重的学业压力,日复一日的刷题确实枯燥,对不少孩子来说也是精神折磨。
但回到问题上来:孩子很小时候就开始刷题有意义吗?
答案是有意义的,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数学就是一个字“练”,练的多了,算的多了,对题目自然便轻车熟路了,成绩也会大幅提升。
我认识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家长,他们卷到什么程度呢?一周给孩子报五六门班课,有关于兴趣的:篮球、绘画、钢琴,美名曰:注重运动健康以及陶冶情操,再加上学科类:英语兴趣班、思维(数学)兴趣班、阅读兴趣班(语文),美名曰:为了孩子的未来。总之就是能让孩子学一点是一点,总比玩强吧!
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比较累,但孩子的成绩、自信、技能等各方面也确实得到了提升!
教育理念很少有对错,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其实,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开始便按照自己的主观为孩子选择了对应的教育理念。有的家长看得开,就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也不求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学校,所以也不太注重孩子的一些学习细节。而有的家长就是铁了心想让孩子考上名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管孩子哭天喊地,就是要给孩子报无数辅导班。
可是,这些都错了!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对孩子放松要求,未尝不是浪费了孩子的天赋。有的孩子明明要求高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那么为什么不为他创造这样的机会呢?
有的孩子明明在钢琴方面有天赋,却比较偷懒,那么为什么不严厉要求孩子,让孩子未来成为一名音乐家?看看周杰伦的例子就知道了,小时候周杰伦不想练钢琴,于是他妈妈就打骂交加,周杰伦哭着一遍遍弹奏。长大后,周杰伦明白了妈妈的一片苦心,还特意作了一首《听妈妈的话》。
所以,若真正想把孩子教育好,不能完全按照家长自己的理念来,而是要擅于发现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加以引导。而引导的过程中,也不要走极端,让孩子的精神遭受不可承受的压迫。
大家可以关注孩子自身的性格、优势、劣势,真正寻找到一套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许你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就有天赋呢?也许你的孩子性格坚韧,逼一逼也是可以考上名校的呢?也许你的孩子也希望拥有“琴棋书画”中的一项技能,可以向同龄小朋友炫耀,可以作为以后追女孩子的优势!
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优缺点都不尽相同,所以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完全能够当公式去套用到自家孩子身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