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12 2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跟习惯跟认知,有关系。
跟钢琴水准,真真就没太大关系。
视奏都是视奏下来,但是能视奏的把整个曲目的内容弄个89不离10.
那是在视奏的基础上,有钢琴技术的。
但,就怎么说呢视奏往往不会过分要求。
如果练新曲目,指的是达到背奏的程度的话。这样的情况下练得很快的话。
那么这个人,无论他是否是钢琴老师,都很难具备视奏能力。
而如果练新曲目,指的是仅仅初步练下来的话。这样的情况下练得不慢的话。
那么,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都具备碾压前一种的视奏能力。
大部分如此。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基本的练琴习惯造成的
盯手,记忆手指,肌肉本能(这样可以快速的记忆一首或者数首曲目,并且由于没有曲谱干扰,在记忆达成后,在纯粹的演奏反应上更加敏锐。。。但)。
这种哪里有什么视奏能力的长期训练呢?
另外一种,习惯性的长期视奏。
直接就是看五线谱。
说白了,就是专业化区分的问题。
你要搞演奏,由于演奏的反馈反应时间的问题,在现有的钢琴演奏的大环境下,是都得背奏(甚至包括一些非演奏因素的商业政治压力在那)。
那么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别想有太好的视奏能力。
而如果是不做演奏,并且能够破掉盯手的习惯,肌肉本能的习惯,而是构建五线谱与演奏的直观本能联系。
那自然就由于生活过程里天天看五线谱,而具备了相当的视奏能力。
练得多,你就有,练得少你就没有,这不就是理所当然的问题么?
而钢琴老师。
emmmm
首先这个群体不是钢琴演奏者,没有演奏者的那种刚需。
但,大部分实际的钢琴老师。。。。。。。。。。。。。。。。。。。。。。。。。。。。。。。习惯都是盯手弹背奏。
甚至于。。。跟那种演奏型的练法,观念,就是完全一致的。
根本不是教学型的学习套路,以及教学思路,以及演奏习惯。。。。。。。
我就真不知道中国钢琴教学是在怎么培养人。
千篇一律的去培养独奏型人才。
搞得教师队伍,也全是独奏的习惯。
说句正经的,能视奏好的,我在福州没瞧见几个,个位数。
哦,真经演奏的好的也没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