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钢琴世界上有些钢琴资深爱好者/专业人士看不起理查德 ...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19

帖子

3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7
发表于 2021-12-13 1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装逼,拿专业标准要求大众娱乐,以满足自己是个高端人士、专业人士的幻想,其实换个领域,不好意思,你和我一样都是low逼。
听音乐不求好听本身,一定要听一般人不知道的、一般人弹不了的、一般人欣赏不了的,并且要占据“好听”的定义权来告诉你你觉得好听是因为你是个low逼其实这个东西不好听,你看xxxx才叫好听,你听不懂是因为你是low逼。你为了不成为low逼,还要额外学习,这时候专业人士就可以向你贩卖智商税,“你用你的苹果手机连你的low逼耳机听也证明你是个low逼,你要买上机票去xxx歌剧院听xxx国立交响乐团现场演奏xxx,你就能明白我说的差距在哪。”
你主场你随意,有种来别人主场试试?我问外专业的人,喜欢的建筑师是谁,十个人里五个说贝聿铭五个说梁思成,我只想说在场的一个不留全是low逼,不是贝老和梁老low,是因为我知道你们这些low逼只知道贝聿铭是因为只在课本听说过这一个建筑师,只知道梁思成是因为被公知拿狗屁民国名媛故事洗了不知道几遍脑。我都懒得教你们“该去欣赏哪些建筑”“该去崇拜哪些建筑师”了,连柯布西耶都不知道的low逼,教啥教啊,没救了。
舒服了吗?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7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21-12-13 1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装逼,拿专业标准要求大众娱乐,以满足自己是个高端人士、专业人士的幻想,其实换个领域,不好意思,你和我一样都是low逼。
听音乐不求好听本身,一定要听一般人不知道的、一般人弹不了的、一般人欣赏不了的,并且要占据“好听”的定义权来告诉你你觉得好听是因为你是个low逼其实这个东西不好听,你看xxxx才叫好听,你听不懂是因为你是low逼。你为了不成为low逼,还要额外学习,这时候专业人士就可以向你贩卖智商税,“你用你的苹果手机连你的low逼耳机听也证明你是个low逼,你要买上机票去xxx歌剧院听xxx国立交响乐团现场演奏xxx,你就能明白我说的差距在哪。”
你主场你随意,有种来别人主场试试?我问外专业的人,喜欢的建筑师是谁,十个人里五个说贝聿铭五个说梁思成,我只想说在场的一个不留全是low逼,不是贝老和梁老low,是因为我知道你们这些low逼只知道贝聿铭是因为只在课本听说过这一个建筑师,只知道梁思成是因为被公知拿狗屁民国名媛故事洗了不知道几遍脑。我都懒得教你们“该去欣赏哪些建筑”“该去崇拜哪些建筑师”了,连柯布西耶都不知道的low逼,教啥教啊,没救了。
舒服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1-12-13 11: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显然,是因为知乎大神们看不上他的钢琴水平,毕竟理查德·克莱德曼不是大师级钢琴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但请注意,理查德·克莱德曼这个名字本来代表的也不是一个钢琴大师,而是一个轻音乐乐队(Big Band),就如同詹姆斯·拉斯特、曼陀凡尼、保罗·莫里哀一样。(在我看来)他们的音乐追求是古典音乐流行化,流行音乐艺术化。
理查德·克莱德曼对中国的影响不是他的钢琴弹得多好,而是成功地改编了贝多芬的《命运》、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等众多作品,让这些古典经典作品以现代流行化、高接受度的形式被大众所熟悉。
就这一点你会发现他与詹姆斯·拉斯特非常相似,他们也确实有过合作。
不同的是三大轻音乐团的代表人物都是以指挥的身份为人所知,而理查德·克莱德曼是以演奏者的身份为人所知,这让人们忽略了他的乐团,而把他想象成 Daniel Barenboim 那样的钢琴家。
其实在演奏者身份这点上理查德·克莱德曼与雅尼更为相似,只是音乐风格不同。而雅尼突出了他的乐团,所以似乎人们不大把雅尼视为演奏家(当然,可能是人们更看不上演奏电子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21-12-13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因为技术相对简单,业余人士练得多。鄙视克莱德曼的,同时也会鄙视流行音乐。
不过这些都很肤浅,不必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21-12-13 1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很多国人提到自己的音乐启蒙,或许都绕不开一个名字:理查德克莱德曼。
即便有些人对这个一连串的外国名字没那么熟悉,但听到《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私语》等曲子,耳朵也会自动帮大脑唤起童年回忆。
梦中的婚礼Richard Clayderman - 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精选



没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金发碧眼的法国男人,曾卷起一场空前绝后的“钢琴风暴”:他的钢琴曲遍布大街小巷,咖啡厅、商场到处都播放着他演奏的音乐;音像店里关于他的钢琴磁带更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直到今天,有些学校的上下课铃声依然选用他的钢琴曲。
绅士浪漫的气质,再加上作品的广泛流传,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王子”的形象自然而然深入人心。


无独有偶,2003年,另一位比理查德小20多岁的外国年轻人,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弹奏融合了现代编曲的古典钢琴名曲“野蜂飞舞”,从而一夜爆红,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比音乐才华更吸引大家眼球的,是他深眼窝、高鼻梁充满忧郁气质的帅气脸庞。


他是来自克罗地亚的马克西姆,业内一度称呼他为钢琴圣手,同样被国内听众赋予了“钢琴王子”的称号。


在那个车载CD盛行的年代,理查德、马克西姆与青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一起,被并称为“四大钢琴王子”,作品装进一张碟里打包售卖,使他们两位成为国人心中最熟悉、最流行的外国钢琴家。




流量总会消逝,流行不等于经典

可是,20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再谈论起杰出的钢琴家,几乎没有人再提起理查德与马克西姆的名字了。
这不是因为人们擅长遗忘,而是当渠道更便捷、视野被打开,我们听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更多更好的音乐后,发现当初被奉为圭臬的两大“钢琴王子”的演奏水平,原来并没有曾经认为的那么强。
我们在最近的视频中,通过与其他钢琴家的对比,分析了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能听出来理查德的演奏非常简单。他把很多作品做了简化处理,但他的简化并不是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而做出的变动,更像是追求快速批量生产而复制出来的工业化产品。
同样,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马克西姆的“野蜂飞舞”是钢琴演奏炫技的经典,但通过对比马克西姆、郎朗、王羽佳等演奏版本,大家应该能听出了他的不足,感受到真正有层次、有冲击的演奏是什么样。
既然在专业水平上并没有那么好,两人又为什么能成为曾经的流行?
对于理查德来说,显然是跟当时的年代有关。在那个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的时代,人们接触到音乐的机会原本就不多,了解钢琴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当时国内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具备很高的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恰逢理查德这样形象好气质佳,完全符合大家对西方人想象的钢琴家出现在公众视野,引发流行与追捧也是情理之中。


而马克西姆赢在出现的时机、打造的定位都非常巧妙。
21世纪初期的中国,西方高雅古典乐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生活,人们一方面感觉到西方古典大师非常厉害,另一方面却觉得他们高高在上,特别难听懂。
马克西姆以摇滚和古典乐跨界的定位出现,恰好取得了一种平衡。当时摇滚乐正好在中国方兴未艾,以摇滚的形式表现古典乐,让人们对古典乐可以进行降维理解。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趣味加持之下,马克西姆的跨界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可否认,理查德和马克西姆的流行确实为国人的音乐启蒙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更像是领路人,一代人在他们的音乐熏陶中成长起来,然后进入到更辽阔的音乐世界。
但同时,当我们回头去看,也要清醒地认知到:抛开童年滤镜,从音乐性的角度而言,当时喜欢和流行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如果想要进步,就需要不断提升音乐审美。
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基于当下社会环境、价值观等因素之上偶然的群体选择。比如琼瑶的言情剧、昙花一现的选秀偶像、大眼睛尖下巴的网红脸,这些都是依附于社会环境的流行。
当时过境迁,流量消逝,很多流行才会现出真实的原形。所以想要进步,不能在原来的流行之上止步不前,而是需要去提高审美,去听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这个时代的我们,同样免不了被各种各样的流行包裹着。爆红的网红餐厅,一夜成名的鲜肉爱豆,当然,也包括一波又一波不断冲击着人们耳膜的流行歌曲。
如何在各种霸屏神曲、粗制滥造的音乐冲击中,找到真正优质的作品?
首先,不要被流行塑造出来的广泛知名度吓到,认为大家都在听的,别人都在夸的,一定就是好的音乐。想要真正听到好的音乐,要从打破对流行的迷信、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
而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破舒适区,多听、多感受、多了解,拓宽自己的听觉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21-12-13 12: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就像你接触诗歌
小时候学“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后面学了更多李白杜甫诗歌,理解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理解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理解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慢慢的你觉得咏鹅小池这种情感幼稚简单,写作技法普通的作品low
而我永远记得那个让我感动的夏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25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21-12-13 1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天津
其实这都是些伪命题,不存在的问题。这是不同范畴的问题,不同层面的问题。从教学考试体系上来说,可能克莱德曼谱子很简单,但是从大众欣赏审美的层面来说,从克莱德曼得到的审美享受一点也不次于古典音乐,这是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教学体系,一个是欣赏审美体系。一个是古典音乐体系,一个是流行音乐体系。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唱歌剧的不应瞧不起唱流行歌曲的,跳芭蕾舞的不应瞧不起迈克•杰克逊,设计纳米芯片的工程师不应瞧不起天津泥人张,省长不应瞧不起村长,进士大官不应瞧不起乡村的秀才。领域不同,各有千秋。各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说虎很伟大,猫就很渺小。硬是要比较谁优谁劣,这都是因为有些人关于哲学认识论、艺术的本质、审美理论的缺乏,同时也是一个如何对待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这都根本不用争论,欣赏者、百姓心中有杆秤,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克莱德曼,是有原因的、是合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21-12-13 1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能力在真正的专业程度里确实不算很高。
起码实际的说,他的能力配不上他的名头。业内非常喜欢培养大师,给某人安上大师名师的头衔,然后在借此牟利。理查德就是如此,既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也有一定的商业原因,唯独不是实实在在的讲技术程度。真讲技术程度了,不只是理查德不配他自己的身份名望,很多我们称之为钢琴家的大师们都配不上。
没有相应的能力,或者说显示不出来相应能力,还要霸占一个名头,这就是该遭人诟病的。

然而就算再怎么不好,实际上理查德克莱德曼,都是属于专业入门以上的,从钢琴技术来说,他是有相当技术。

而知乎上很多人的贬低,来自于专业人士的瞧不上,或者说,很多人通过贬低的形式,就把自己抬高到真正的专业程度的高度了。

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真要叫那些贬低的人去做好理查德克莱德曼?几个能够原速达成?几个能够把所有加花做到?几个又能把应有的强弱变化做好?
或者说的再清楚一点,几个能够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技术比较弱的环节说清楚?就把理查德的音乐到底怎么不好讲清楚嘛,然而这都做不到。只是人云亦云。

没几个的。一般程度上来说,很多音乐学院毕业的,不是特别优秀的,想把理查德克莱德曼里难度较高的几首真的做下来的,也很少的。
2012年4月28日更新。
这个回答下的大脸猫等人,直接删除答案了啊。
放入更新。
我们用更直观的手段,来对比下理查德克莱德曼这种类型的流行乐曲。


具体谱例,我们使用水边的阿迪丽娜,理查德克莱德曼作品里,程度较为中等的作品作为范例。
这首曲谱,在大的舆论认知中,属于考级3级到4级的程度。
,而这页曲谱的末端部位,是整首曲子的技术难点。
琶音形式,1个动作4个音的琶音模型,演奏速度1分钟69拍,每拍8音,1分钟接近560音的速度。
横向对比琶音,同样的1个动作4音的琶音模型(高抬指那种错误的教法,就是一个手指一个动作了,没法一个动作多个音),演奏速度是1分钟126拍,每拍4音,1分钟480音左右的速度。
哦?
实际的技术指标要求,其实已经高出了10级一筹。
【李斯特】你见过不踩踏板弹李斯特的《钟》的人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李斯特】你见过不踩踏板弹李斯特的《钟》的人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瓦姐演奏的李斯特钟,1分30后,技术难点部分速度直接飙升到1分钟1000+的速度。
同时,其使用的音型模型,是1个动作2个音。。。。
即,如果将音型模型,与水边阿迪丽娜的技术模型进行对等,改变为1个动作4个音,演奏极限,可以直接飙升到1分钟2000+的程度。
同样的一个动作4个音的音型模组,一个是1分钟560音的速度,一个是1分钟2000+的速度。
怎么比?
跟真正的专业比起来,是不是差了起码3倍?
水边的爱迪丽娜,确实是属于非常低级的流行歌曲了。
但是,它对比考级10级,又高了一大截!

在整个教学领域来说,是不能让大众知道,类似于水边的阿迪丽娜等低级乐曲,是高于考级10级程度范畴,甚至是远高于!
所以要贬低。
能够保证,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达到硬性指标到10级的钢琴老师,已经属于少数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1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21-12-13 1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觉得,首先原因是大众吹太狠,理查德自身没任何问题,他的作品面对广大群众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人以为知道了他就觉得知道了一切,开始装逼。而这种装逼让许多业内人士反感,所以有的人说,实际上还有很多很牛逼的,你要装逼也装好点。然后这群人就不开心了,开始乱喷。被喷的业内人士也不开心。于是乎,细数此人作品弊端。其实理查德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已经上升到这个地步,自然都是说他的缺点了。然后这个战争波及到了其他业内外认识,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都是为了装逼,就很不爽,而业外人士觉得这人挺好你为什么说的一无是处。于是打开知乎,你发现也是两伙人在对线。
事实上,普通人都能欣赏的,和专业的门槛高的都应该存在,都没问题。但是问题是,很多人懂点皮毛就说自己什么都懂,去装逼。随便知道点什么就无脑吹。
我说的并不是理查德,而是现在的现象,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你说抖音快手不好么?很多很轻松愉快有创意,但是不应该影响到大众主流思维。就比如,民间歌手,大家都喜欢,受众更广,但是实际上你不能说他是著名歌手或者什么歌唱家艺术家。就像,毫无演技的演员,你不能说他们多么强。这就是无脑吹,这样就会招黑。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如果这就是小众东西,那么你没必要到处宣扬炫耀,也没必要为了装逼硬挤进去。
我们本应该谦卑,装逼失败是因为自己不足,为何不提高自己。我们应该谦卑,不应该略懂皮毛就大肆宣扬,成为井底之蛙。当井底之蛙对你乱叫时候,你说一句天空不是如此,会有两种蛙,一种是恼羞成怒,一种是努力跳出来看看天。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变优秀的心。
有时候跳出事情,反而更加清楚。当你不够了解又如何客观评价?拼命的老演员和没有演技破个口都是大事的鲜肉,如果你是那个老演员,你不气?你说他帅,你可以说他帅,但是你不能说他是戏骨,你不可能说他演技高,你说他帅,那就说他帅没人说你。但是因为帅就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这就是不对的。
最后,你不把你倒空,你又如何能接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1-12-13 12: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不是搞钢琴的,只是爱好音乐的。我也不关心他的钢琴水平,只是从流行音乐的角度来评价。
理查德的音乐总体来说太有年代感了,一听很多 80s 的风格烙印就去也去不掉,而且是廉价的 80s 感,那些 synth 和电吉他的声音都是超级廉价塑料感的,就和当时的流行作品来说横向比较都是低质量的。
稍微制作的精良一些比如马克西姆至少可听度就高很多了,在到现在的比如说 piano guys 的 production 级别就更加接近主流流行音乐的水准了。不过总体来说这种 piano-pop 的类别我都不大喜欢,只是讲几个客观的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