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21 0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郎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绅士,完美的丈夫
我个人觉得他是两个方面。
1 郎朗钢琴技艺,名气之大,会使他老婆有些丧失存在感。只参加演奏会,在那样的高精尖的环境下,她老婆就只能作为陪衬,她的名字就只是“郎朗之妻”。也许有些女孩喜欢这样的关系,但是要注意,吉娜也是一位钢琴家,且她是在西方环境下长大。在很多方面你能看出,她虽然柔弱,但有一颗独立,自强的心。综艺节目都是玩乐,郎朗也像其他人一样,以逗比为主,参加这些节目,即使其中有钢琴桥段,也是随便玩玩,弱化了他和吉娜之间技术的差距,弱化了郎朗作为一个顶尖钢琴家带来的仰视感。
吉娜作为一个外形优秀的女性,不管是身材穿着,还是她反差的幽默气质,使得她在这些娱乐为主的环境下,可以获得和郎朗并驾齐驱的认同感,甚至某些时刻,还要超越郎朗。郎朗一定是注意到了,妻子会变得更开心,更自信,才会越来越多的带妻子参加各种活动。这样,郎朗之妻,才慢慢现在变成了吉娜。
2 郎朗通过基金,捐助,不只一次说过,一直做着,想要做改变中国音乐教育的事情,觉得中国的音乐教育太匮乏了。(这里我夹杂一点私货)我个人认为,郎朗是中国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师,能望其项背者寥寥。在音乐上有所成就的人不少,名气比肩郎朗的也不少,但是少有大师如此的平易近人,哲学家般的思考自己的成名之路。中国经济腾飞没几年,90年代初,能上钢琴班的孩子极少,家里没有彩电的都片。即使是现在,能支持孩子上钢琴班,也是少数。(那有没有天才,出生在穷乡僻壤,被埋没了呢,这就是郎朗思考的问题,)造成了一个现象,少数的,尤其是现在可能25-30岁之间的音乐行业从业人员,认为自己学习了音乐,懂一些乐理,取得了小小成绩,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目中无人。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根本无缘接触钢琴。(我国的小学 中学音乐课,能不能完整上完,学校的态度,老师有没心仔细教,大家也都清楚,)
我两位高中同学,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你们猜怎么样,这样的人才,两个都认为五线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非专业人员不可能学会的东西。(这,就是中国音乐教育现状)
而那些初窥乐理门径,所谓懂了点几级和弦,会个进行,就大言不惭的人,不知道。他那点可怜的乐理知识,比高中数学,简单百倍。中国无数的聪明孩子,在社会,家长等环境下,都只能选择学习理科。这当然跟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情况有关系。
郎朗看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对乡村,小城镇的学生,他说他想要做改变中国音乐教育的事情。从父辈们,到现在的小孩子们,如果你要买架哪怕不贵的电钢,他们一定认为你有病。钢琴似乎你就必须要成名成家,如果没成名,就一群人嘲笑你。音乐,不该是这样的形态。
参加各种,被普通人看到的大众节目,是宣传音乐,表现音乐,也可以很轻松,很快乐,甚至很简单的一种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