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28 0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肌肉记忆是好事情,头脑思考才是糟糕的事情!
就好比骑自行车,你需要的是感觉,而不是理论。
节奏要感受律动,靠晃,别坐得想个蜡烛一样,要有律动,像黑人音乐家,像郎朗,像马克西姆,像理查德,像海上1900一样晃起来,高手都会晃,律动律动,不会动怎么行,先会晃,再弹琴!要夸张的晃,在晃动中寻找动平衡。使劲晃,玩命晃,Beat it!弹琴的目的就是晃,不晃不弹琴!
别听那些教小汤599的幼儿园钢琴老师的,他们是贩卖紧张焦虑但,成年人弹的不是儿歌,而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先有音乐,后有五线谱,五线谱成形才两三百年,而音乐从人类上古时代就有了,你学自行车的时候,从来不需要几个符号什么的,一样道理。
成年人的问题是习惯“差不多的”思考,这是个Bug,思考对理解乐理有用,但对演奏来说是双刃剑,思考要形成条件反射才行,零耗时,一秒的时间都没有!
用你的内心感受音乐,用身体感受律动,用耳朵 聆听,别用脑子去思考,等你思考清楚拍子都过去了……
成年人还有一个Bug,就是怕错,乐队排练的时候,节拍一起,中间不管是谁,错就错了,不要反复琢磨错的部分,要尽快在下一个节拍进来,过去的就过去了,这就是音乐的哲学,节奏的哲学。
节奏是最重要的,比旋律和声还重要,而突破节奏的关键是律动,Just 晃!Rock you!
搜索优酷:黑山节奏训练
唱两周
总结:
一,学会摇晃身体唱节奏非常重要,一等重要,希望对你有启发。
二,不要陷入乐理知识的头脑思考里,乐理要条件反射,学会他,抛弃他,就和学自行车一样,心中无车。
最后,你应该走流行钢琴的路线,别视奏儿歌了,你内心深处没有那些(西洋古旧死板腐朽贵族的东西,上不了现代舞台,连公司年会,亲朋聚会都用不上的辣鸡)。
学学刘瀚中,林文信,官大为,陈俊宇这些台湾老师的视频,肯定会更对你路子和胃口。目前大陆也开始出现这种风格套路的老师了,只是还没到规模火候,键盘中国有几个版主老师还有很多一线录音棚的编曲和乐手是真心不错的,夫夫老师就很厉害又接地气,建议多去键盘中国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保证受益。
其余大陆的多数音乐学院和琴行的老师嘛,习惯摆谱,追求个考级,599,299,849,740之类的鬼东西教到,BB指法,姿势,而不管乐谱有多陈旧逆耳,有应试教育的阴影,太严肃吓人了,皇帝穿了新装,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真心不推荐教“成年人车尔尼”那种人,那是误诊,基本不用指望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了,弃医,弃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