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作曲家往往比钢琴家演奏得更好?

[复制链接]

1357

主题

2853

帖子

55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68
发表于 2021-12-28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广东韶关
前不久在视频节目中,Yusi将作曲家的演奏与钢琴家的演奏做了个对比。同样都是肖邦的曲子,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拉赫玛尼诺夫和古尔达的演奏更丰富且触动人心,他们借助音符和钢琴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挚情感,而不是刻板的将乐谱还原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为什么会创作对演奏结果有这么大的影响?Yusi在节目里做了个很容易理解的比喻来描述如今音乐演奏的现状:
作曲家演奏就像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来为大家讲故事。因为他清楚故事的全貌,所以也非常了解如何把握故事的重点,以及用哪种方式讲述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与之相对的是,很多没有创作能力的演奏者,并不具备这样掌控全局的能力,故事讲得像个半成品,不仅听众听不明白,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也是懵懵懂懂。
所以,想要把故事讲好,不能仅限于学习开口讲话的能力;想要把音乐表达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乐器把乐谱还原出来。
回首过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音乐家,除了掌握过硬的演奏技术外,同时还具备哪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01 持久的热爱与积极探索的热情

毋庸置疑,热爱是在一个行业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强烈的探索欲望,是一个行业前进的重要动力。而音乐这门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实用的艺术,更是需要依靠长久的热爱与好奇心来推动它的发展。
从曾经的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到如今的波格莱里奇、阿格里奇,那些我们熟知的音乐家们,几乎都是从小在家庭或成长环境的影响下,对音乐产生了长远而持久的热爱,而这份热爱足以抵抗他们在进行乐器练习时的枯燥乏味。


当然,除了热爱,伟大的音乐家往往还拥有无法被束缚的探索欲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不断打破传统来表达自我,于是才有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极具创新与开拓精神的音乐作品,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02 一双极其敏感的耳朵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颜色,嘴巴可以品尝出千变万化的味道,鼻子能够嗅出各种各样的气味,为什么耳朵却无法分辨出音乐的好坏呢?——是啊,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对听觉能力的训练。
但历史上的音乐家,都非常重视耳朵灵敏度的培养。莫扎特6岁开始上台表演,被所有人称为神童,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对莫扎特来说,早期的音乐启蒙主要就是聆听音乐。
莫扎特有个姐姐叫南内尔,也从很小就开始弹琴,姐姐对小莫扎特的影响非常大。南内尔的琴声,极大程度上训练了莫扎特的听觉能力。有了这样的听觉基础,不管之后再接触怎样的音乐,莫扎特都能很好地反应与理解。


舒曼也曾在写给年轻音乐家们的建议中重点提到对于耳朵的训练。他鼓励学琴的孩子们不要关在屋里进行机械训练,而是走出去多听多看。
我们怎样才能精通音乐呢?亲爱的孩子,首先要有灵敏的听觉和快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断地加以提高。不能像隐士一样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做一些机械性的练习,而是要参加一些多方面的、生动而富有生气的音乐活动,特别要熟悉像合唱和交响乐之类的。

03 强烈的作曲表达欲望,信手拈来的即兴能力

我们经常说音乐是一门语言,所以掌握这门语言最高的境界,自然就是能够用它来进行自我表达,也就是我们说的音乐创作。
对于音乐史上那些伟大的音乐家来说,创作是在热爱基础上情感的自然流露,用音乐表达自己是音乐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拉赫玛尼诺夫曾这样说道:音乐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最后也要回到心灵中去。我所做的仅仅是简单明了地将我的心灵之语付诸笔端,这便是我的创作了。


而柏辽兹有多么热爱创作呢?他曾经不顾父亲的反对入读音乐学院,在学校学习期间,还没来得及学完作曲课程,他就等不及要自己作曲了,甚至一开始就尝试难度较大的序曲和其他大型管弦乐曲。


以及,或许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爵士中才会有即兴片段。事实上,我们之前也强调过,优秀的音乐家从来都不缺乏即兴的能力。古典音乐的协奏曲中,同样有专门供演奏者即兴表达的华彩部分。
当我们对音乐这门语言掌握得足够熟练,自然会像说话一样,产生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欲望。

04 全面的文化素养,广泛的知识涉猎

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很多优秀音乐家的才能并不仅仅体现在音乐领域。他们大多有着非常宽阔的眼界,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心,有着非常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广泛的知识涉猎。
比如我们之前讲过作曲家鲍罗丁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身份——化学家。


而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也是一个多面的天才。良好的家庭出身让他从小受到了非常全面的培养:在音乐之外,他对文学有着极深的热爱,非常欣赏浪漫主义文学;同时鲜少有人知道,门德尔松在绘画领域也颇有造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从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中听出画面感。而他的很多灵感也来自自己的绘画,比如《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就是从他的一幅钢笔素描中受到的启发。
还有很多例子:近代作曲家帕德雷夫斯基同时也是有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曾担任波兰总理兼外交部长这样的要职;美国作曲家艾夫斯,曾经是保险界的大佬…


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在他们的体内糅合互通,最终助力他们在音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艺术表达。
我们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如此全才的多面手,而是鼓励大家将自己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拓展得更加多元一些。当我们拥有了更全面的视角,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加丰富,才会有更强烈的表达欲,同时,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更深刻,更有生命力,更能打动人。
事实上,这并不局限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同样。
如今的年轻人很喜欢用“打工人”、“工具人”等称号来自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更加明确,每个小小的个体都仿佛是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公式化的动作。而我们当代流行的演奏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事的就是这样一门重复率极高创造性却越来越低的工作。
可是,世界原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社会需要昂扬的生命力,需要阅尽山水、有着奇奇怪怪念头闪现、流光四溢的漫天星火。当每一颗闪闪的星光落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区域,在属于自己的领地发光发热,世界才能真正闪亮起来。
所以,像追求自我一样去热爱音乐吧!当自己的思想迸发出火花,音乐才能绽放,人们的灵魂也因此而更加缤纷夺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21-12-28 1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阳江
索科洛夫的肖邦a小调圆舞曲,也是你说的这个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1-12-28 13: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若果只是演奏,现在计算机能做得比人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发表于 2021-12-28 1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来知乎搞民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21-12-28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南郑州
??没有狗头?这里所说的好是感人,感人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弹得不准确,知乎里那么多老师在说弹钢琴不要依赖节拍器,因为会变成死拍子。还有强弱呼吸,电影用的midi配乐也是人编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1-12-28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演奏的目的是为了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1-12-28 1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目前来说就算超级计算机也是抓不住感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21-12-28 13: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吉林松原
[干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21-12-28 13: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人家正宗科班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1-12-28 1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不知道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但我有一个观点,文艺工作者最为重要的是原创性和想象力。那么作为一个有创作能力的作曲家可能某种程度上比一个单纯的演奏者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