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人的超国民待遇一直令人羡慕和嫉妒,许多精英都渴望香港的身份。事实上,香港认同的好处太多了!不仅为个人,一人被批准为香港州的地位,全家受益。此外,一旦被批准为香港身份,申请人及其配偶和子女可以享受医疗、教育、经济和旅行等福利和优势。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对于内地居民来讲,最常见的移居香港几种方式为: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这个计划是为了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才来港工作,比较灵活,没有具体的评分制度,也没有配额限制,但这个计划要求申请人受聘于香港雇主,当然也允许采用自雇的形式。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吸引有突出成就的外地人才来香港定居。优才计划从2006年6月起实施,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就是第一批通过优才计划赴港的一员。因为有两种计分标准,成就计分制和综合计分制,让优才计划乍一看门槛挺高的,但事实上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综合计分制中得分也不低。所以,先算一算自己的分数吧。
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不妨花20秒时间做个入境资格测试: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计划
这个计划要求申请人属于非香港本地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或以上,在毕业之后(即毕业证书所载日期)计起的半年内申请。这个计划没有配额限制,也不限制行业。也就是说香港修读学业的留学生移居香港更有优势。
但我们知道,以上的几种移居形式都不是一步到位取得永居的。那么怎么才能正式获得永居身份呢?我们先来看看
香港永居申请条件
1、在香港出生,并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任何时间,父亲或母亲已在香港定居;
2、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
3、在香港以外地区出生,而在出生时,父亲或母亲是中国公民并在香港有居留权。
什么是“连续通常居住”
简单来说,“连续通常居住于香港”与“必须只能居住于香港”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这意味着申请人是可以离港的。
依照相关规定,连续通常居住于香港不少于七年,这个“连续通常居住”并不是必须只能居住于香港。
只要申请人以香港生活为中心,对申请人留港的时间长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样的灵活性事实上给予了申请人一定的自由。
所以,只有搞清楚入境处对于“通常居住”的判断标准,各位才能顺利续签直至永居。
【通常居住】
任何人如果是合法、自愿和以定居为目的而在香港居住(例如读书、工作或居留等),不论时间长短,他/她会被视为通常居住在香港。如果 他/她只是暂时不在香港,仍会被视为是通常居住在香港。
关于一名人士是否已不再通常居住在香港的问题,须视乎其个人情况及其不在香港的情况,包括
- 不在香港的原因、期间及次数;
- 是否在香港有惯常住所;
- 是否受雇于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
- 其主要家庭成员(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所在地。
说完了“通常居住”,就该说说很多人都会忽略的“连续”。7年的居留权必须是连续的,即使一个人在香港生活了10年,但是在第5年时中断了在香港的通常居留,只算作在两段分别少于七年的期间是「通常居于香港」,无法获得永居。
如何证明“通常居住”在香港
1.子女在港就读证明(成绩单、学生手册等);
2.惯性住所的通讯住址(自购、租赁或亲友住址皆可);
3.在港购买车辆、上牌及香港驾照证明;
4.香港手机在香港电话网络的入网证明;
5.公用单据(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网络费等);
6.金融机构单据(银行月结单等);
7.香港信用卡及按时还款记录证明;
8.在港购买保险的相关证明;
9.社群服务(慈善集团、商会、私人会籍等);
10.香港公司委派雇员于外地工作的相关证明;
11.聘请专业人士证明(家庭医生、律师、会计师等)。
我们在办理香港身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且我们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会不一样,如果自己没有办法去办理,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办理才好。如果你对中国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联系我们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