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8 10: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很久之前,看过。如今又翻出来回忆
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小鲜肉,就连男女主也没有现在意义上火爆性感的身材,或许还因为年纪的原因,皮肤失去弹性,身材有点发福。
但是
那动人的钢琴声,和女主的眼睛,深深地留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电影中,可能其他东西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在你的脑海里逝去,但是,女主表达的那种情感,以及那种勇敢,是深深地印在脑海的最深处。
所以再次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国内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钢琴课》另外一个就是《钢琴别恋》但是我还是最爱原版这个英文名《the piano》最好,简单又意味深长。
电影是从,女主(Ada)俏皮的视角开始的。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窥探世界。虽然已经是妈妈了,但是依旧还是那个单纯执着的孩子。导演给Ada的配音也很意思,用孩童的声音来作为Ada的配音。正如他自己所陈述的。6岁之后就在也没有讲话。
大家可以注意这个时间点,正是她开始学习弹钢琴的年纪。其实也就在说明,钢琴就是她的一部分,她通过钢琴表达自己,女主认为钢琴比语言更有表达力,也更能表达自己内心。也可以注意女生的服装的色彩,和她钢琴上的颜色是一致(黑白为主,还有木质部分的颜色)
还值得注意一点。女主的手非常写实,没有各种花里胡哨的,当我看到的第一感觉,这不是就和我一样的一双普通的双手么?
可以看出,女主走路的时候会把手背在身后,俨然一个俏皮可爱的少女。依旧有个性,有期待。
这句在开头的就震撼到每个人的话,也成为本部电影最经典的语句。整部电影只有开头和结尾有女主的陈述。其中只有寂静
当女儿睡着后,女主情不自禁的弹起钢琴
直到保姆来提醒她,女儿正在睡觉,他才意识到。
这个细节也表现出,女主是一个用自我的人,不是她不爱自己的女儿,而是他不会因为任何失去自己。(感觉现在的妈妈可以感受和学习一下,你先是你,然后你才是一个母亲。如果你连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妻子和母亲?)
千里迢迢,母女两在一个糟糕的天气,来到一个原始的小岛上。
不得不说她女儿的翻译非常好,可爱的女儿每次在翻译的时候,总能带上母亲说话的情绪,而且非常传神的表达出来。
素未谋面的丈夫并没有按时出现在海边迎接她。而送她来的船队将东西抛下海滩,就回去了。
孤独的母女两在海滩上,相依为命。
这时候,Ada撬开了钢琴的一块木板。当她的手触摸到琴键之后,就感到安全、力量。不自觉的述说自己。钢琴就是她自己,她把自己和钢琴融为一体。
孤独无助的母女两,用裙撑搭起了简易的帐篷
睡前故事
斯图尔特(丈夫)带着毛利人和邻居一起去接妻子,随身带着Ada的照片,并用这个照片做镜子,在即将见到妻子之前,还是整理自己的发型,生怕自己的妻子不喜欢。对于这个沉默的妻子,斯图尔特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行人来到了海边了
被外面吵闹惊醒的两人(其实Ada一直是清醒着的)
好奇的毛利人,偷窥Ada的裙底,Ada吓了一跳。
毛利人惊叹道,Ada像一个天使。顾着安排搬运的斯图尔特问邻居,怎么看待。从贝因的回答不难看出,他很关心女生,看出了她的疲惫。可是斯图尔特只关心Ada带来了什么行李,怎么把这些行李带回去,并没有依据关心Ada的话语。就连累不累都没有询问,仅有因为自己迟到的道歉也是让人觉得自己是情有可原的,必须被理解。
因为人手不够,斯图尔特打算把钢琴弃在海边。Ada极力劝说丈夫。但是无济于事。
眼中只有利益的丈夫,并没有理会。Ada退让,只是询问丈夫是否会回来取。但是丈夫并没有回答,或许是没有钱,或许也是因为这个钢琴在这个原始的殖民地上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利益。(不能说这个丈夫很坏,只能说逐利者只适合跟逐利者一起生活。而不是和Ada)镜头放在钢琴下,窥探斯图尔特的言行。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处可以望见钢琴的地方,Ada凝望了许久。Ada被分为两半 ,是不完整的她。
因为女主Ada是沉默的,所以整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她的钢琴和她的眼睛。演员也表现得非常到位,大家一定要注意每一首曲子,以及女主Ada会说话的眼睛。
依依不舍,已经变成队伍最后一个,遥望着另一半自己
Ada不远去行礼。表现出对这段婚姻的排斥和厌恶,以及对丈夫的不满。而女儿并不能察觉到母亲的感受,仅仅在因为自己不能拍照而生气。(其实这也能看出,女儿之前的生活是开心快乐,满满的爱,让她有开心快乐的同年,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会嫉妒、生气、笑、哭、表达自己。)现在很多人看普通这个词,可能觉得不是一个夸奖的词语,但是在很多心理学的人看来,普通有时候是那么难能可贵,是那么完美的褒义词。
可爱的女儿在编造故事,可以看出,童心未眠。
拍照时候,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可以看出Ada的担心,她的钢琴在海边怎么样了?她会不会害怕?会不会被海浪拍坏?会不会被冲到海里?而斯图尔特并没有察觉,只是顾着自己在照片的形象。Ada着无心顾及这形式上的拍照。
回到屋内,Ada赶紧脱下所谓的婚纱,跑到窗边,向来时的方向望去。
觉得这个镜头设计得很巧妙。其实上一个镜头,大家就都能看出:外面在下雨、Ada在担心。导演又补充了一个,从窗外望向Ada的镜头,其实我认为是表达,钢琴在望Ada的视角,以及Ada眼神。进一步表明Ada和钢琴融为一体。
暴风雨中海边的钢琴。
斯图尔特出门前和Ada的告别。注意母女之间的表情和动作,非常一致,包括后面。这也反映出,其实Ada心中就如一个孩子,渴望被理解渴望爱,顽皮又可爱。
Ada看出,丈夫不会取回钢琴,而自己也无力搬动,只得请求邻居带她去海边看一下
神翻译女儿
因为邻居的拒绝,Ada和而只得在门口等。电影的色彩构建非常好。用原始殖民地浓墨的绿色来衬托出Ada和女儿身上的黑/白色系服饰。而本片中最显眼一件衣服。莫过于女儿那件大红色的斗篷(也是有暗示的)无论黑、白、红都在这绿色的背景下显得如此优雅美丽。
俏皮可爱的母女
贝因心软。只能带母女二人前往海边。来到海边看到钢琴的Ada 孩子看到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围着钢琴转了一圈,看看她有没有受伤。觉得导演拍海边钢琴的视角真是绝了!
这是电影到此Ada第一次笑,笑的那么真,笑得那么美,从里到外散发出的喜悦
就连屏幕这头的我,都能感觉得这种开心。又让多少人回忆起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件东西和最开心的时刻。
听到妈妈的琴声,女儿则在海边情不自禁的翩翩起舞。
这一切的一切贝因都看在眼里,细心的他看出了Ada的心思。但这时候还他还听不懂Ada的”话“
在这包裹中打开的一个小口子中,Ada从到来弹到黄昏,即将依依不舍的离开
这个镜头中的走步非常有意思,我觉得是导演特意设定的。在沙滩上(人世间)Ada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女儿进来了,贝因进来了。沿着她的轨迹,与她一同前进。
从轨迹我们也可以看出,贝因先进了。女儿再进来。贝因先了解他,而女儿之后才理解妈妈。
在家中,Ada在餐桌上刻上钢琴的键盘,假装弹琴让女儿唱歌。其实是Ada故意表现出来想让丈夫看到。希望丈夫能明白她的心意
圈地回来的丈夫发现了餐桌上的”钢琴“
可是他的反应的,Ada脑子有病。并没有看出Ada 心思和思念(道不同不相为谋,逐利者注定永远得不到Ada的心)这么明显都看不出来,就差女主直接写给他了
其实这时候Ada对谁都没有情感。只是服从父亲的命令来到这里。
这番对话被贝因听到了(其实第一次看,我都没有注意到贝因的存在。藏得太好了。贝因就明白她的心思。贝因其实也是钢铁直男,不是那种非常能看透Ada心思的,有点傻傻憨憨,但是他真心爱Ada,了解她,关心她。
此时,我心里的活动是(活该斯图尔特被绿,同样是知道Ada用餐桌假装钢琴。你看看你,你看看贝因)贝因知道后,就用80亩地和斯图尔特换了钢琴。斯图尔特喜出望外。
害怕不会弹琴的贝因反悔,斯图尔特还让害怕不会弹琴的贝因反悔,斯图尔特还让Ada去教贝因弹琴。确保这个占大便宜的地能够到手
Ada知道要用自己的琴去教贝因时,非常的生气!
激动得写下纸条递给丈夫,6个词的字条中就出现了2个mine,并在mine下面画了横线来强调!这也能看出,女主和钢琴是一体的,她将钢琴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她不希望粗鲁无礼的tough她!
而丈夫只想着自己的80亩地。与他而言,地更重要。
是钢琴为无用的多余的东西的斯图尔特,又一次将妻子撕裂,推出门外
相比于斯图尔特。贝因不仅将钢琴完好无损的搬回来。还请来了调音,校准了每一个琴键
从调音师的话中不难听出,Ada非常爱这架钢琴。
这架钢琴是那么特别。除了她(我喜欢用这个她而不是它来指代钢琴,因为我觉得Ada和钢琴融为一体)的名贵还有她的特别。就如同和她融为一体的Ada
知道要用自己的钢琴教贝因弹琴。Ada打心底拒绝。
Ada眼中的无奈和无助。让别人触摸她的钢琴,就好像是在触摸她一样。
无力反抗妥协的Ada,让女儿来敷衍贝因。自己都没有打算走进这个门
伤心的Ada刚要转身离去(贝因在屋内看着Ada)
但是屋子内传出来的琴声和女儿的惊叹声,让Ada转身回来。钢琴已经校准好
进到屋内,发现钢琴已经校准好了。这使得Ada用不同的眼光审视这个原本在Ada心中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的贝因。好像他能知道自己想什么,好像他也不是那么讨厌。
贝因也知道这个琴对Ada的重要性,而且他本身就对音乐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所以也表明自己不会去弹这个琴的,只愿意听Ada弹。
女儿的设定以及剧情的设置非常巧妙。导演用女儿反映出Ada 内心活动。刚开始女儿对待这个狗的态度,可以说是Ada心中对于贝因的感觉,一种嫌弃,一种自己高高在上。
Ada迷人的背景,原本就白皙的肌肤在黑色的衣服下显得更白。
贝因知道Ada想把钢琴带回去,而Ada也知道她的丈夫在这件事情是不可能会帮助她的。贝因和Ada谈好条件,建立了交易。(大家自己去看,不要问我)第一次交易,Ada得到了她第一个琴键。在宣布领地的Ada
这时候镜头切换到屋外的女儿,可以看到她对于小狗狗的态度不一样了。这也是表明建立交易后Ada内心,地位的转化。
如期而至的钢琴课,认真弹琴的Ada,这个手太美了。
贝因触摸着钢琴,Ada注视着她,这眼神就像是贝因在触摸的是她而不是钢琴。
贝因知道,自己已经深深爱上眼前朋友的妻子——Ada。
Ada不来上课的时候,他就这样凝视着这台钢琴。听Ada弹奏了那么多,他也些许感受到了什么。
贝因用自己最贴身的衣物来擦拭钢琴,我觉得当眼这么设计想说明两点。第一,贝恩非常爱惜这台钢琴,知道她对Ada而言意义非比寻常,而能找到最干净的,用来擦拭她的,就只有自己的贴身上衣。第二,贝因将这台钢琴视作Ada的化身,用最贴身的上衣给她擦拭,表露出,他对Ada的情欲(这里大家还是自己去看吧,我就不截屏除了,等级有点高)
不是小鲜肉,没有完美的肌肉,可以说还有中年男子的微微发福。可是却是那么真实那么迷人。
这个镜头的设置也是极其巧妙的;注意女儿和Ada的表情。当下课回家的Ada 被丈夫叫住,询问贝因学习的情况。Ada礼貌的回答,可以看出Ada脸上露出的微笑。而此时女儿的表情才是Ada心中的表情。(在她看来,一切都只是自己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钢琴)
贝因被眼前这个女子深深地吸引着,听着她弹琴,看着她弹琴。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优美,没一个音符都是那么悦耳
这里,建议大家自己去体会,其实就是一步一步的Ada妥协,也是一步一步的贝因走进她的心里。
其实导演安排的非常好,真的是一点一点的让贝因住进Ada的心里,悄摸摸的、漫漫的,无声无息、就连Ada自己都没有发觉贝因是什么时候进来了。
从手开始
到每一寸肌肤
再到整个人
Ada已经完全被贝因占据、填满。可是自己却毫不知情。就连她的钢琴都知道了
在殖民者组织的晚会上,Ada利用丈夫来刺激贝因,提醒贝因自己是有丈夫的人。让他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Ada没有察觉自己也已经深深爱上自己这个”粗鲁、不识字“的学生
贝因非常伤心,以至于下一次课的时候毫无心思。六神无主的他让Ada随自己心意演奏。
Ada也感觉得贝因的异样,突然不知所措起来。突然感觉房间空荡荡。那双充满欲望和烈火的眼睛去哪里了?Ada有些不习惯。
Ada在……你们自己去看,这张图片我就不描述了。还要注意屋外女儿在玩得游戏,明晃晃的暗示
要求被母亲拒绝后,去和父亲打小报告。典型的小女生
贝因把钢琴送还回去给斯图尔特,并向Ada说出自己的感觉。
发现钢琴被送回来的斯图尔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担心自己的交易黄了……(逐利者)
在得到贝因肯定的回复之后,他才安心收下钢琴。而从贝因的回复中,也不难看出,他深知钢琴对于Ada的意义,而自己不想再以这种卑鄙的行径从中获利。
钢琴回来了,可是斯图尔特让Ada弹奏,Ada拒绝了。只是让女儿弹。(这个行为也表明,Ada不想跟丈夫倾诉和交流)吃着早饭的Ada意识到了什么。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贝因。
我就说钢琴都知道贝因喜欢Ada。萌萌的直男表白
Ada开始弹琴,可是那熟悉的的味道、熟悉的眼神都不在,下意识往回看,什么都没有。一丝的失落。
Ada发现自己渴望被贝因倾听,渴望贝因在她弹琴时候对他做的一切
大胆直率的女主来到了贝因家。贝因问她:留下什么了么?这个提问我给100分,相信女主一定想回答(my heart)。接下来大家准备接狗粮吧
钢铁直男告白,傻乎乎憨憨的直接了当
截图数来有些模糊,可以注意到听完这段话,Ada眼眶中有泪水。(只有这个男人看到Ada的泪水和微笑)
钢铁直男嘛~Ada都来了,还不知道什么意思……被Ada一巴掌打醒(不这里还只是半醒,我看得一副很铁不成钢的感觉)
一顿暴打之后,Ada赖着不走,贝因好像有点感觉了,Ada来了一个树袋熊抱抱。
被丈夫发现了,丈夫居然偷窥了全过程……我只想问问斯图尔特,你到底是抱着这么心态偷窥全过程的厄!(对你没有听错!全过程)我是应该说他心理素质好呢还是太好奇?
没有紧致的肌肤,性感的身材。但或者许正是因为这个,给这个电影带来更真实的美。
她以为她说了,可是,多年的不语,她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这里非常耐人寻味。Ada想和贝因说,自己是 爱他的。她愿意为贝因打破自己不说话这个自己的规则
这张应该和楼下换一下,先去看楼下的图,描述我就一起写了。直到贝因问她:你爱我么?Ada才反应过来,因为多面不说话,可能刚才自己并没有说出什么。于是乎Ada就亲吻贝因,以表示自己是爱他的。钢铁直男又上线了,(就这样不明显她是爱你的么!)贝因就说,如果你真的爱我。那请明天再来。让躺在地板下的丈夫听到了。(我想这也是斯图尔特要偷看整个过程的伏笔吧)。
恨铁不成钢系二
于是第二天,为了让贝因知道自己的心Ada又出门了。但是丈夫拦住了她她的去路。路上的挣扎、无助,演员表现得非常到位。
被丈夫关在家的Ada梦游都在给贝因弹琴。在梦中把一起睡的女儿当做了贝因
把丈夫当做贝因发泄她的情欲,但是却不许丈夫触碰她。让丈夫也体会她的感受——对贝因强烈的爱,而不得,无处宣泄。
从家里人闲谈中得知 贝因要离开这里。Ada又弹起了钢琴。丈夫也因贝因要走了,放下戒备,决定给妻子一个机会,希望他们能好好过下去。虽然片中说是因为毛利人的骚扰和驱逐,让贝因不得不走。但是我觉得不是。
获得自由的Ada卸下一根琴键(这也给后面失去一根手指,埋下了伏笔。因为Ada和钢琴是一体的)
漂亮的英式字体,Ada将自己的心意刻在这根钢琴琴键上,就像贝因将爱刻进钢琴里面一样。
包进手帕了。你看看人家的表白,钢铁直男学着点。不要老是用什么 I love you 。土~
Ada希望女儿能把这个琴键送到贝因手上,但是女儿不愿意,女儿已经妥协叫斯图尔特爸爸了。
在Ada的勒令下,女儿不用情缘的出发了。
可爱的小天使,在岔路上选择送给了斯图尔特。她并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她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给她衣食住行,会关注她的父亲,父亲不喜欢母亲那样做。仅此而已。
她没有想到这样会伤害到母亲。
斯图尔特一斧头劈在钢琴上,其实也是劈在Ada心中。(后来想想,其实Ada和丈夫一直是名存实亡,仅仅是拍了照片,名义上的夫妻,也没有绿不绿直说,毕竟也是斯图尔特一手把Ada送给贝因的)
钢琴少一个琴键,挨了一斧子。Ada挨了一斧子,少一根手指。这一段主要看女演员通过眼睛,将Ada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拿到琴键的是丈夫,Ada不敢相信。无力反抗的Ada不知道即将面对什么,心中的恐惧和无助。对贝因的爱和思念。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手指没了,斧头砍下来的一刹那。Ada就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看到飞溅到女儿身上的血,以及斧头砍到木桩发出的声音,才知道
还是前面那句,注意整个过程Ada的表情神态,变化。
Ada在思考,值得么?为什么?我是谁?我爱谁?谁爱我?刚才发生了什么?这里是哪里?为什么我的手指隐隐作痛?一堆问题在这一瞬间蜂拥而出。
而一瞬间,这些问题的答案又非常清晰肯定的出现在Ada的脑海里。
Ada还是向着贝因家的方向走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向自己的爱走去,不论自己能走多远,都要努力!
斯图尔特将Ada的手指用手帕抱起来,让女儿拿到贝因家,警告贝因。被吓坏的女儿躲在贝因家的小角落等待贝因回来。当贝因回来之后,女儿哭得更加大声。
之后一波操作,最后贝因带着Ada离。其中一定要注意各个演员之间的对话,以及Ada 眼神。
我就不截图,大家自己看,悬念总是要有的。嘿嘿嘿
贝因终于换上正是的男士礼服。毕竟也是正正经经的殖民者(但是电影中并没有感觉到他是一个压迫的殖民者,从他和毛利人的关系,以及毛利人的评价,以及自身的穿着来看,他是比较好的人,所以我才觉得,之前说他被毛利人骚扰赶走我觉得不太合理)而很多毛利人都过来送贝因。而且贝因执意带走钢琴,虽然毛利人知道有可能会船毁人亡,但是还是帮着贝因。所以我觉得毛利人和贝因关系还是很好的。
在船上能看出Ada的担心,贝因偷偷的抓住Ada的手,这才是爱的样子啊!!!狗粮一把一把的,虽然是钢铁直男,但是暖心起来也是溜溜的!
这时候,Ada让贝因把钢琴沉入大海。可是贝因执意留下,因为他知道钢琴对于Ada意义非凡,他单纯的认为自己可以把钢琴修好。并天真的告诉Ada:我有琴键,我可以修好的。可是她没有听出,是Ada在说自己手指没有了,没用了。
就在毛利人把钢琴沉入大海的时候,Ada自己将脚放到绳圈内,希望自己和钢琴一起沉入大海。
因为在Ada心中,自己和钢琴是一体的。
随着钢琴沉入海底的Ada,突然意识到,并清醒,在面对死亡的时候,
Ada决定
自己将自己与钢琴分开
Ada 将六岁到现在的自己沉到海底。
贝因,将Ada的手”修“好了。Ada用这只特别的手继续弹钢琴。很特别。
Ada也为贝因开始学习讲话。这里也可以证明其实之前Ada什么都没有讲过,嘿嘿,同时大家注意一下女主的服装,开始有了改变,不只是和钢琴的色彩。
Ada开始学说话,也表明,她已经把自己和钢琴分开。开始通过自己表达自己。
我喜欢甜甜的结局,嘿嘿嘿~
在上文中,我并没有写出Ada与自己女儿讲述她爸爸的故事。
大家可以仔细看Ada得描述,可以感受到Ada一直在追求真正能和她沟通,深爱她的人。
就喜欢这种,我喜欢的就是你,不论你是什么样。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有哪些细节让我们反复回味?歌剧魅影哪一版的最经典?
看过《断背山》后,你有什么感触?如何评价《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