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越大声音越大”,这个是很多人想当然的,符合普通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可以理解,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其他变量影响着音量。
用汽车的例子,排量越大动力就越大么?抛开增压和转子不谈,即便是自然吸气,E90时代的宝马330(2007-2012)有272马力,0-100加速6.1秒,而C300(2007-2011)只有231马力,0-100加速7.3秒,后期C350用上了3.5,也是272马力,但0-100加速6.4秒,还是差一些。
或者拿我们自己举例,一米八的就一定比一米七的跑得更快,力量也更大么?
影响钢琴好坏的基本参数 至 少 有以下几个:设计、用料、工艺,然后才是尺寸。
前三个先不谈,并且所谓尺寸也并不是琴多长多高,同样的长度不同的设计,音板面积和最低音弦长可以非常不一样。比如Steingraeber的170琴弦长度和音板面积明显比雅马哈C2(173)大。
而就算是细说到了音板面积,这一参数也说明不了什么,树龄四五百年云杉按照纹路比较合适的方式拼到一起,和普通云杉随便拼到一起,震动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加上音板弧度、弦列设计、铸铁板、外壳等等其他变量。
同样的,琴的好坏也和大小没直接的关系,如果同品牌两个系列,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我反而觉得高配的小琴比低配的大琴好,比如卡瓦依K700(130)和K600(134),雅马哈YUS1(121)和U3(131),贝希施坦116K和A124。如果抛开品牌,德国很多7/80年代高度110的小琴吊打雅马哈YUS5,这种德国琴我之前在钢琴世界放了很多视频了。
再往下展开,因为三角琴工艺复杂,所以过于便宜的三角成本省的太厉害,除了外观和踏板之外,其他几乎所有都不如价格2/3的同品牌立式琴。扯远了。。。
因为现在琴越做越差,大多数不够贵琴低音沉不下去、高音倒数第二个八度音量会明显减小,这都属于制琴用料和工艺的问题,而不是大小问题,因为同品牌同型号的80年代的琴往往基本是没这些问题的。
所以说,并不是188的钢琴就一定比180的音量大。如果SK2和3的音量有明显区别,那也更多是因为两个型号设计的不同导致的,而不是这8厘米。雅马哈是1和2一个设计,卡瓦依1一个设计,2一个设计,两家的3和5都是一样的设计,后者拉长一点而已,6和7也都是一个设计,后者拉长一点,卡瓦依的7再宽一点点。
原来学校在我上学那会两个小音乐厅都是一台七尺半配一台九尺,两个音乐厅我都录过音,不管是听感,还是仪器显示,九尺琴音量并没有比七尺半大。前一阵还录过一台施坦威B211和一台雅马哈S4(191),我用同样的力量弹,仪器也也没有显示B211音量更大。但在演奏者方向不同琴的音量是有明显区别,这个具体参见之前的答案:
只有一个厅明显能听出两台琴的音量差别,因为地方小还要放羽管键琴,钢琴是施坦威B211配雅马哈U3(131)立式琴,顶级三角琴配入门级立式琴,可想而知。。。
说完了琴再说房间
我们知道房间是把声音反射回来的,对于一般大小的房间来说,怎么反射回来是起决定因素的,而不是从多远反射回来。30平的房间(5×6)可能是从最远4米外反射回来,50平(6×8)的是从6米反射回来。这两米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区别,除非房间大(长)到一定程度,反射回来的声音和原本的声音的时间差能被人明显听到,有一定的润色的效果,个人觉得需要超过0.03秒,也就是10米。
而墙面用什么材料,屋内有什么摆设,这些是更关键的。之前在钢琴世界说过很多次,德国很多高校练琴房都很小,不到十平米的房间放一台六尺!原来维尔茨堡是3×4平米的坡屋顶房间放雅马哈C3(183/186)、施坦威A188这样的六尺、还一间是台Steingraeber 205。其中有几个房间是有一面墙没做声学处理,那几个房间的琴音量就明显的大,其他器乐也更爱带着自己的乐器去那里练(铜管除外,你懂)。
而最夸张的是弗莱堡音乐学院,2×4平的房间放了的都是贝希施坦A190、雅马哈S4(191),有一间甚至放了一台贝希施坦C(根据不同时期长度220-230)!但因为装修的时候考虑了声学反射,所以并不会觉得过于吵。
而我原来学校有个大教室,大概8×15×层高5,装修的时候是作为上理论课用的,没太考虑声学吸音,那个房间现在放了一台施坦威A-188和一台Seiler 130立式琴,不管是三角还是立式,弹琴的时候听众那边都会觉得略吵。而这个房间体积比上图练琴房大了二十倍!
之前遇到特别有意思,也特别能说明问题的两个房间,结构是完全一样的,琴也是同样时期、同样使用环境的,但因为摆放不同,出来的声音完全不同!不管是雅马哈P121还是德国Pfeiffer 114,背靠吸音墙的声音都明显小,并且音色单薄,低音浑浊,如果盲弹会觉得两台一样的琴价格差了至少一倍。
并且,钢琴作为原声乐器,基础音量就已经不小了,离琴大概一米的地方,即便是弹ppp,也轻松突破60分贝,立式琴(开盖)和九尺三角弹fff基本都是100分贝出头。
结论就是,该买多大买多大,不用考虑房间大小,而应该考虑房间陈设。
四面空墙加空房间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屋子形状很方正,房间比较空,至少有一面墙做吸音或者挂窗帘,一面做漫反射。如果考虑了放布艺沙发之类的吸音家具可以酌情减少吸音装修,如果有很多敞开的无门书架可以让声音不在两面平行的墙来回反射,可以减少漫反射的装修。
而一些特殊的声学装修甚至可以模拟出类似上百平音乐厅回声的效果!
另外,关于扰民和隔音,我还碰到过一个特别巧的情况,两个屋子挨着,一间是雅马哈U3,另一间是雅马哈C3,盖子全部打开当然是C3音量大很多。但是!我和钢琴系的朋友有做过实验,两个人分别去两个琴房练,C3全打开,U3正常盖起来,不管怎么换,听到对方的音量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三角琴更扰民”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真正想要减少隔壁和楼下听见的音量,除了重新装修做隔音,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把琴用专业的隔绝震动的垫子(市面上大多数是没太大用的,有一些是根本无效的)垫起来!原来学校走廊对面的隔了两道墙的琴声往往比隔壁只隔了一道墙的大,因为琴声直接顺着地面传过来,竖着耳朵仔细听也能感受到声音是从地面传来的,而不是从门缝或者墙体。
我有个朋友家里一个房间一台卡瓦依122立式,一台188三角,三角放在地毯上,楼下邻居表示弹立式的时候楼下听的更清楚。
也不难理解,两三百公斤的东西直接压在地面上,自然会直接把震动传递给地面,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损耗比空气中是要小的,传播速度是更快的!并且在空气中是3D扩散,而在楼板里是2D传导。
日本各种神奇的东西很多,卡瓦依有的三角琴可以选装把底部盖上的:
还有一种立式琴隔音帘:
日本钢琴隔音板
https://www.pianoworld.cn/video/1398560684439990272
但个人觉得这两种方式都有点舍近求远。首先让音色大打折扣,然后还没法自如的做强弱变化,只能识谱背谱练手指,不需要练音乐处理的时候用,但是呢声音又没有小太多。。。除非隔音特别好的房子,不然邻居还是能听到。
三角还好点,后者让本身就已经闷在里面的立式琴声进一步变得更差(除非你弹的是贝森朵夫130),不如退而求其次直接踩中间踏板/开静音系统,或者再买一台电钢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