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邀,“好”和“不好”都是相对的,得结合价格、需求来谈,前几天的答案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https://www.pianoworld.cn/question/350783929/answer/865143121
昨天去琴房又仔细看了几台90年代末的波士顿193,先介绍一下背景,这一层楼都是练琴房,上面摆的大多数琴都是在这一层摆了好几年了,这几台波士顿都是放在同样的练琴房至少8年了,没有搬动过,使用环境基本是一样的。
1、每一台琴的外壳侧面弯曲的地方都裂了!每一台!说明工艺有严重问题。其他琴房不管是60年代末施坦威还是雅马哈,没有一台有这样的问题。
2、这几台波士顿193是同一批出厂的琴,放在同样的使用环境下这么多年,但每一台音色都不一样,过渡不均匀,说明品控差。
3、最近两年黑键经常掉,前几个月这台琴的这个键掉了,前几周那台琴的那个键掉了,前几天另外一台琴的另外一个键也掉了。说明是普遍现象。
4、用料和工艺差,90年代黑键就是塑料的,铸铁板坑坑洼洼,背柱是十几层木片贴的,并且对于这个尺寸的琴来说特别细,可能设计的时候就故意想让这款琴支撑不好。
5、动态敏感度差,做细腻的东西比较困难,大多数钢琴系的定琴房都会避开这几台波士顿,这个在琴房表上看的一清二楚。
而这层楼有一批同样是90年代的雅马哈C3,也是放在这层楼至少8年了,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并且每一台的状态都基本一样!只不过因为榔头磨损又没有整音,声音比较尖,但音色很均匀,不存在那批波士顿某个音区强某个音区弱的问题,并且敏感度是有的,色彩变化也有。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波士顿虽然底子差,但在出厂的时候整音是好,当下听声音是还不错,再加上施坦威品牌加成,让消费者是觉得这台琴不错。
同样的,一台用料和工艺只值两三万块钱的国产立式琴,在很好的技师的调试下,也可以在展厅里发出相当不错的声音,标一个“高贵”的价钱。但由于底子差,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几年,比某云迪还状况百出。某斯旗下的某江和同样是施坦威旗下的Essex就是很好的例子。
同样的,花更低的价钱买一台质量ok的琴,花个几千一万请一个国内顶级的技师调试,五年一次,也比直接买这种高溢价的琴合算,就是Logo看着差一些而已。
但大多数消费者是看不到那些长线的东西,这台琴五年之后怎么样,十年之后怎么样,三十年之后还是否健在?就算买一台玩玩,几年之后就卖了,但这些东西是直接影响到保值率的。在德国,雅马哈C3X差不多3万欧,十年左右的雅马哈C3可以卖到接近2万欧。而新的波士顿193 3.75万欧,而状态很好的五年之后就掉到2万欧,十年之后不到大概1.6的样子。
当然,施坦威打出“原价置换”的旗号,但是要看清楚了!只有在买施坦威三角钢琴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当初购买的价格抵扣!
而现在新的施坦威,背柱是很多根很细的木头拼的,单音音色是印尼味的,动态敏感度和色彩变化不如价格1/3的日本琴,这Logo真香。
András Schiff今年夏天在舒伯特大师课上公开批评施坦威,他本人拥有多台施坦威,但全部都是几十年前生产的。他在Email里说“有人攻击我收了贝森朵夫的钱,这让我非常痛心!我是施坦威的崇拜者,但现如今施坦威几乎100%统治着钢琴界,几乎为所欲为!”
大师现在演出带的那台施坦威是1958年汉堡产的,并且特意印在节目单上!
话已至此,信不信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