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斯坦威的浪漫,云中逐迪,是未曾了解的他。-哔哩哔哩】 https://b23.tv/4ATsrXk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下呐!!谢谢
只要他安稳幸福,问心无愧,觉得可得其所就好。
世人都喜欢苛待旁人,但人生孤旅,没有人能对他人的历程和选择感同身受,就更不必说具有什么立场去对其抉择痛惜和介怀。
云迪理智坚决,他对古典的热爱和坚持是浪漫和崇高的,更是纯粹和洁净的,比一切媒体的阐道,世人的评说都要高洁和无可替代。在他的灵性之中,音乐和本我定是紧密交织,难舍难分的,他已经将他的生命情绪无保留的寄予他的琴音,所以他才是西方乐评人口中的东方唯一技术与音乐性并举,延续古典内涵和深刻现代注解的钢琴“诗人”,可能在国内鲜为人知,可能被媒体、同行恶意编排,但他确是大师的,他的作品音乐性无与伦比,甚至伴随成长和积淀而更加丰沛和完满,我疏浅地认为他从未退步,技巧的遗憾和失误是所有音乐家都会经历的缺陷,可他音乐的灵性成长可能来自于古典的感召和内心的丰盈,的确是越来越令人震撼的,他的琴里都有答案。
但是,那些答案的来由,往往不总令人欣喜,21首夜曲,可以有很多轻易简便的演奏方式,可当音乐家付出“极致”,却是要榨取整夜的孤独,饮下难寐的感伤的。那种源于际遇和心灵的情绪振聋发聩,远比人山人海、沸反盈天更让人不耐和痴迷。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对于天才和神迹,演奏从来不好说是欣然的纵情还是难言的孤冷或是兼而有之。
好多人说云迪是沉湎娱乐圈,囿于物质名利,故而纵情声色,可我耳力浅薄,从未觉得他的乐音染过一丝浮华气和造作风,仿佛他和他的音乐始终是遗世独立,即使在团团酒雾之中,依然坚定而美好,让所有人的向往都真实且清洁。他从没有“作践”艺术,“贬损”自己,他只是忠诚的面对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心态和期望,肆意却坦然的做出了旁人所谓好或不好的选择。
他是艺术家,大家总认为只有一种结局,就是孤傲地死于高处,但那太残忍了,对于一个毕生将真善和至美无回报奉献给世人的人来说,那太严厉和苛责了。古典对他比我们任何人想的都重要,但他也可以选择贴近于大地,更更真切的存活于世间,来饮下天意和世俗带给他的永劫回归,绵绵无绝的孤独。
那么多他给的感动,我们也要给他拳拳的尊重和祝福。写了好多,已经哭死。(来自一个小姐姐的文笔)
只有经历才能感同身受,只是很痛苦罢了
关于一些小小的感悟
最近看了lyd的事情后,自从pc那件事过后,网友开始发布各种言论。其中包括让我觉得挺值的思考的一问题,
lyd进入娱乐圈
有人说,他是因为自从肖邦大赛之后,自负骄傲缺乏对古典的的专注,导致后来自己专业水平严重下滑,为了赚钱进入娱乐圈,变成所谓的“流量”。
不断有人认为他不专注自己本应该做的事,去尝试不属于自己的领域,这是愚蠢的。在我们眼里好像因为他有着极其出众的天赋,所以必须要从事这一行业,他的生活必须只有钢琴。
可我觉得他是一个清醒,理智,纯粹,的人。
他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音乐和生活永不矛盾,而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去改变自己的看法,作为曾经一个被授予至高无上的荣誉,作为一个独特的钢琴家,我们对他的评价,让我想起《逍遥游》里那句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是他一直热爱的音乐带给他的自信,在音乐的世界里永远保持纯粹,和热爱。
然后我开始想,一个人一定要专注自己专业过一辈子吗?
为什么会这么想?现实也许是因为要靠专业谋生,
热爱本是纯粹的,却因为世俗被加上了强制的定义。
是享受,是轻松,是理解,是鼓励。
脱离了你擅长的领域去尝试新的事物也是一种错误吗,进入娱乐圈为何是一种错误,是他因为进入娱乐圈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还是迷失了自己,我也曾遗憾为何要踏入这个圈子,可转化到我自己,只不过在尝试那些自己未曾有过的尝试和经历,可始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切则就随缘吧,随缘吧。
其实时代机遇和时代背景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素,可很少人会代入当时的社会背景去考虑问题,我突然想起我爸跟我说的那句话,他是幸运的,他所出生的年代大背景下让他有机会遇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我不认为人一定要把一个东西作为这辈子必须要做的指令
你工作或许也会经历,跳槽和退休,不合适就换,追寻自己内心,因为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who care?
其实他也没有疏忽练习啊,他每天还是会练习好几个小时,但是未必需要说出来吧……钢琴是他所热爱的,而练习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去用练习来表明他的热爱。我们都不是他本人,他自己也是个清醒的人。其实我理解的热爱,不是表现于人的眼前,而是一种永相随的方式,他的实力早已面向大众展示过了,一个真正热爱的艺术家,没有必要每天来宣传自己有多努力,再者有也不单单是靠努力才取得当今的成绩。
在我看来一些人是可悲的,因为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很多自发地情况下,我们总是无意中自己去偷换概念和表达,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想要看到我想看到的结果。因为搞不清楚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分必要的条件关系吗?很多语言里,细品,本是一定要发生的东西,你再这之前补充你想要的动作,则这个行为则被你自己判定为是充分且必要的结论。
可惜现实则是井底之蛙,在很多时候所看到,或者现在只能看到的事件,而这个所呈现出的所谓的高频率,让我们退缩,害怕和失望。然后我就想起杨笠在脱口秀说的 调侃男性,如果非要调侃,就调侃成功男性。(可以理解为all people)
因为这个世界很多角落里的色彩你还没有去看见,不要丧失希望和前进的勇气。与其悲伤的时间,不如去试图改变自己的环境,才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而不是被选择或者被摆弄。有很多人和事情都在你所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舞动出他们的色彩
能选择真正做自己和追随自己内心的人太难得了
然后白嫖了一段,分享一下
(我有一万个理由去口诛笔伐一个嫖娼的人,但我深知抛开嫖娼,我并不是一个比李云迪更高尚的人,在座的很多人都不是,所以,扪心自问也是将心比心,我的道德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并不是因为我害怕有一天我做错了事也会变成众矢之的,而是我的教育告诉我:人无完人。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那些哭哭唧唧口口声声说自己看错了人的,只不过是看到他的表面而已,他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你们从来也没有去了解过,说到底:是你们自己看错了人,而不是他欺骗了你们。他一直足够坦诚,哪怕对于性这件事,他也开诚布公地说过,只是你们没有去了解罢了,你翻翻他早年的事情,就知道:他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既有涵养又疯狂;既宽容又淡漠;既乐于交际又生性孤独:人性本就不是你看到的一面,因为人性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你不能因为看到他表面是如此的谦和有礼温文尔雅就觉得他本就是这样的人,你也不能看到他嫖了娼就觉得这个人糟糕透顶烂人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