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时代首次代表学校参加的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
6岁开始学琴,目前29年未间断琴龄的业余爱好者强答一下。
最近给我的感受是,在经历过一段非常失败的感情后,钢琴,或者说是音乐 in general,是帮我走出黑暗的最好办法。在那段失败的感情中积累的自我怀疑和贬低,通通在音乐中消逝了。钢琴帮助我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回那个自信开朗逗逼的我。
跟你捋捋我的学琴心路历程,也许你会看见自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小时候学琴一开始是因为妈妈喜欢,想要圆她年轻时的梦,才帮我pick了钢琴。换我自己选,也许我会选个更温油的乐器来中和一下我身上那该死的汉子气概。。。(笑)
我经历过早期非常快速的进步(学琴6个月考三级优秀,学琴一年参加市里少儿组比赛获得第二名 -- 同期比赛的孩子基本都是5+年琴龄)。那个时候是真的刻苦啊,不上学的时候每天6个小时练琴,上学了每天也要保障2-3个小时的练琴。进步确实是肉眼可见的。爸妈还有老师那个时候觉得可能我是块走专业道路的料 (后来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 #扶额)
但是好景不长,我的逆反心里在学琴第三年,也就是我当时备考 7 级的时候,就排山倒海的显现了。一个10岁不到的小孩,每天就咬牙切齿的念叨,我要找个斧子把钢琴劈了!当然,做人一直很从心(怂)的我,也就过过嘴瘾。91年一台万元的施坦威是爸妈几乎倾家荡产为我买的。。我劈了琴,老妈大概率会劈了我。。。
总之有那么4,5个月的时间,就是每天都不肯练琴,一练琴就哭,我妈是3天一顿小打,5天一顿胖揍,我爸都快要放弃了,说,算了要不孩子不喜欢就别学了。这时候,还是我当外科医生的老妈够"心狠手辣",直接叫我爸,闭嘴!怎么能碰点小困难就放弃! 老婆大过天如我爸,自然半个字也不敢再多说,只能默默看着我挨打,然后偷偷抹眼泪。哈哈哈哈 (噢,那些年,抽断在我屁股上的小尺子啊!)
回想一下,主要那段时间一直备考非常枯燥,级别跨越也比较大,硬件技术要求高,学校课业繁忙,对我来说着实有点赶鸭子上架。不出意外,那年考级,我没有通过。要感谢爸爸妈妈还有我的老师,他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没有更多的责怪我。开始带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大的小的,正式的不正式的,弹我喜欢的曲子,就是让我重新找回(我喜欢的那种)弹琴的乐趣。这么过了半年,我的逆反心理不知怎么就好了,我又开始喜欢弹琴了。九几年钢琴弹的好的小朋友真心不多,在学校里老师同学都会高看我一眼,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真是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啧,我还真是一个虚荣的女人呢。。。)
最大的转折点, 让我从 机械的练琴 到 真正爱上钢琴,是12岁的时候首次与李云迪同时参加一个比赛。在香港备赛的第二天,我在琴房偶遇彼时只在小圈子里出名的云总。看着那个闪闪发光的帅气少年练琴的样子,近距离的看到那种人与钢琴/音乐融为一体的和谐感,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原来钢琴真的可以是这么美好的,而我,也能成为那个可以实现这种美好的人。如果说音乐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平行的宇宙,那么钢琴/任何其他乐器/vocal 等等 就是打开这个神奇世界的钥匙。我手里就攥着这把钥匙,可以去一个别人都没有办法去的地方,领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多令人心之向往啊。(啊,当然也可能是那时候少女思春,完全被云总的颜给迷倒了 - 大雾)
总之,尽管那次比赛我三甲不入(云总毫无悬念的获得了第一名),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基本上从那以后,钢琴,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我在世界哪个角落,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读书,我都没有停止练琴。因为我已经真正感受到了那种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看到另一个绚烂世界的快乐。通俗的说,是 it clicked!
时至今日,我已经弹了快30年钢琴,虽然只是业余爱好,但是我知道,无论世界如何变换,星转斗移,物是人非,唯有钢琴/音乐,会陪伴我一生,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
每一个学琴人都会有这种 "it clicked!" 的瞬间,有的早,有的晚。也许属于你的那个瞬间还未到来。希望你能坚持,真的,等属于你的那个moment到来,你会感激自己过往所有的坚持和付出。
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