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苏联的音乐教育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736

主题

2376

帖子

38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50
发表于 2022-2-15 14: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黑龙江大庆
由于简单写了点关于苏联教育的内容,没有想到会收获那么多的赞。
苏联教育体制是怎样的? - 轻萌小说的回答 - 钢琴世界
因此专门写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内容,关于苏联的音乐教育,来回报大家的热情。

提到苏联音乐,成就最高肯定是钢琴领域了。

而提到钢琴,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布尔乔亚,品味等词汇,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要负担一个孩子学习钢琴,教育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平民阶层是很难担负起钢琴教育的。

那么对于苏联这样的国家,他们是如何对音乐这类并不属于数理化的内容进行教育呢?

首先,早在俄罗斯时期,俄国在钢琴领域就十分有名了,比如耳熟能详的柴可夫斯基与他著名的《悲怆交响曲》。

而音乐是有传承的,我们来简单地看看俄罗斯钢琴的发展脉络。

俄罗斯第一位专业的钢琴老师是爱尔兰人约翰·菲尔德1801年到俄国定居。

然后他教出其中一位学生是——

俄罗斯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维卢安(1808—1878)

然后维卢安在音乐教育方面最大的贡献是教出许多优秀的学生

其中两位是——

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与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两兄弟。

大哥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被誉为俄罗斯19 世纪钢琴艺术的代表,顺便说一下,这位在十九世纪下半段影响钢琴界的巨人,跟十九世纪上半段的音乐巨人李斯特(对,就是那位千古完人,钢琴之王李斯特)有着众说纷纭的恩怨。

而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不仅是杰出的音乐家,而且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

他有一位优秀的学生亚历山大·西洛蒂(1863—1945),顺便一提,同时西洛蒂也曾拜师在李斯特的门下。

甚至成为了沟通俄罗斯钢琴学派与李斯特之间的桥梁。

(注:这里虽然说师承,但很多音乐家并不会只跟一个老师,会学习很多人,安东·鲁宾斯坦也曾想跟李斯特学习,但被残忍拒绝,所以双方有众说纷纭的恩怨。)

题外话暂且不提,西洛蒂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专家,他教出的学生是——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伊古姆诺夫(1873—1948)

不容易啊,可以说终于到苏联了

给大家讲俄罗斯时期一些著名钢琴家(有很多没有提到,并非这些更重要,因为只是简略谈谈),是想说明,早在苏联之前,俄罗斯再钢琴领域就已经取得了杰出成就,十月革命后,虽然有一大批例如拉赫玛尼诺夫、霍洛维茨等杰出音乐家离开苏联前往美国定居,但毕竟还是有不少留在苏联的,并形成了五大学派。

所以苏联是继承与发展。

然后进入正题,开始谈苏联的音乐教育

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苏联对于音乐非常看重,也不会觉得钢琴之类的乐器是布尔乔亚的。

原因是——



出自《苏联学校音乐教育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这本书,忘记说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一个美学教育怎么就和共产主义扯上了关系呢?

如果我们考虑到摇滚音乐,披头士在苏联末期的表现,或许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当然这些是题外话,就不多加展开了。

在谈完思想和理念上的重视后,就可以谈谈苏联音乐体系的建设了。

请看下图



首先跟中国的音乐课一样,苏联的普通学校大多会开音乐课程,这一类属于普及性教育。

但是苏联还有另外一种学校,叫做儿童音乐学校(7年制)。

说是学校,实际上更接近培训班。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苏联发明了一种学籍,叫双重学籍。

你既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是儿童音乐学校的学生,想逃义务教育,那是门都没有的。

然后每周两到三次去儿童音乐学校上课,学习内容跟你主修的课程有关


在一边接受义务教育,一边接受儿童音乐教育,到了第七年,分水线就开始了,如果不能晋升到中等音乐学校(4年制)那么就说明你没有足够的天赋,还请老老实实晋升普通学校,继续努力考大学,音乐这条路不适合你。

在晋升中等音乐学校之前,仍然算是普及性教育,因为音乐之路,大概是苏联最为残酷的淘汰竞赛。
八十年代中期,儿童音乐学校一共是8373所。

几乎遍布苏联各个角落。

(这里顺便说一下,40年代苏联儿童音乐学校324所,70年代5234所,八十年代就是8373所,而在1986年制定的新一五计划,准备再建它1000多所,苏联究竟有多喜欢儿童音乐学校啊。)

中等音乐学校多少呢?

最高的音乐学院多少呢?

请看下表


中等音乐学校不到300所

音乐学院不超过30所。

变态啊。

就算是高考,跟这个淘汰竞赛比起来,也会黯然失色。

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因为除了刚才说得数量庞大的儿童音乐学校,还有专门为天才们准备的学校,那就是附属音乐学院的十一年制学校。
而且普通学校也有音乐普及课,想要晋升到中等音乐学校,只要通过考试,也是会录取的。

要是写一个音乐儿童从苏联杀出重围,登临世界舞台,那绝对包含了励志与感动,真是太不容易了。
(注:中等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苏联成立后增加的并不多,各个历史悠久,毕竟俄罗斯留下了很多优良传统,所以苏联主要是在儿童音乐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为最高学院源源不断培养优秀的苗子。)

而如果你想要真正成为世界顶级的音乐家,钢琴家。

那么基本上你的目标就只有一个,由尼古拉·鲁宾斯坦创立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这要日漫那就是像考东大那样的故事了。
好吧,抛开残酷的竞争,我们就来谈谈另外一个令人关心的话题,儿童音乐学校到底有没有收费呢?

这个是有的,儿童音乐学校是收费的。

不是说好的苏联教育免费的吗?

毕竟这个并不属于义务教育。

所以该交钱的,还是要交钱的,哪怕这些机构都是国家主办的。

八十年代,儿童音乐学校根据专业不同,按月收费,如果是管乐专业的儿童,那么一个月收费是6-8卢布,学习钢琴和弦乐比较贵,一个月收费是10-12卢布。

而苏联1985年,月平均工资是190卢布。

如果家里要买一架钢琴的话,还是要花不多少钱,因为一架质量比较好的立式钢琴,售价在450卢布左右,大于两个月的平均工资,还是比较贵的。

不过考虑到儿童音乐学校的儿童有140万,占全体儿童的百分之五左右,应该算是非常普及得了,毕竟也不是每一个儿童都适合学习音乐,还有其他的特长教育在等着他们。

当然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苏联建立了许多儿童音乐剧院,少年宫等等机构。

国家大剧院也会安排儿童专场,每周星期六,星期天是儿童日场,表演古典名著。

至于当时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每周日下午两点,是属于儿童的交响音乐会。

门票价格是多少,你们猜一猜?

绝对不贵的。

会是多少呢?

0.5卢布。

不过这个价格,能够抢到票的,不是黄牛,那一定是神仙!

当然,这样低廉的收费,实际上连人工费都挣不起,相当于国家提供给人民的低价娱乐,哪怕这个娱乐放在西方,是高级的娱乐。

所以一小部分的音乐家对这种现状不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的同行在西方的高收入者令人羡慕。

然而可能是培养了太多音乐家的缘故,苏联解体后,音乐家们并没有迎接到美好的未来。

根据《在俄罗斯享受“国宾”礼遇》一文感受,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在俄罗斯的大小城市,无论你走到大街广场,或者地铁通道,时不时都会遇到街头歌手弹琴演唱的场面。这些人并不是维索茨基那样的行吟艺人,也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那种以乞讨为生的音乐家提罗尔流浪汉。他们差不多都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生活所迫(或不能按月领到工资,或遭到突发灾难)不得不到街上卖唱,赚点小钱谋生。这种街头音乐家,男女老幼都有。

令人不胜唏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