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勃拉姆斯的51首钢琴练习曲属于什么级别的练习曲?

[复制链接]

93

主题

895

帖子

1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2
发表于 2022-2-20 15: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勃拉姆斯51首练习曲,机缘巧合之下,我弹过七七八八。就为这个还被我姐吐槽了半天。
“勃拉姆斯练习曲你都弹了7788了,他作品你弹过多少啊?”
“勃拉姆斯吃三斤黄豆放的屁都比别人深沉,你居然只弹他的练习曲?”
回顾一下,我小时候第一次知道勃拉姆斯,不是因为他的奏鸣曲,匈牙利,就是因为这个51条练习曲。
我先回答问题,你要说练手,不用10级就能练。而且很有用。你要说达到要求,那你基本已经具备10级以上能力了。这个时候再练,就更有用了。好了只关注级别的到这里就可以不用看了,可以撤了。
接下来是个人一些整理。每一条练习曲分为两个板块分析。分别是针对内容,以及建议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太多 我争取每天更1条吧。。。。毕竟是老长篇大作创作人了。
连续两天没更新,实在是怠惰。
3月13日更新。第1课到第12课。
第一课-1A到1F系列。




针对内容
这个没啥好说的一目了然。明摆着的让你挑战节拍准确性。从3对4,4对5,6对7,8对8应有尽有。如果你想演奏类似幻想即兴。却总是对不齐,建议先从1a1b开始找感觉。至于1c后面的内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除非你想挑战自己节拍的准确性,我的建议是,不用练。当然你要是能够用正确的拍子弹下来,我直呼一声大佬。
建议练习方式。
1. 一定要开着节拍器,从单手开始,先做到不用想着音符也能弹对,然后合手。其实或者你嫌麻烦,建议直接拍桌子。右手拍1拍4个,左手拍1拍3个,合起来没问题了然后再尝试按照上面的节奏拍,都不用管音符。什么时候这些节奏拍的很自如了,自己不难受了,然后切换什么的也没问题了,就OK了。
2. 当成复调练习,通过这个练习曲培养双轨道思维。适合巴赫/巴洛克爱好者。具体操作方法,靠脑子,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右手上,要尝试着努力做到左手的旋律均衡,把左手当成旋律来弹,做点起伏,而不是一个一个的音符。
第二课第三课(2A,2B,3)
针对内容
显而易见,简单明了,磨双音专用。
建议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切记,手不大的人谨慎弹第3课,容易拉伤。对45指很不友好。反正这课我从来没弹过。你们看看右手第一个音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1. 将双音分成上声部和下声部,单独练习上声部指法,再单独练习下声部指法,最后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双音的跑动速度。
2. 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在弹双音,在练习中一定要竖起耳朵听每一组音符是否都是同时弹下,不要放过自己任何一个不整齐的音。另外,在此课练习中,我强烈建议你稍微抬起手指,而不要完全贴键演奏。


第四课


针对内容
首先这课我没弹过,但这是非常有趣的一课。你可以简单的把他当作6度练习,但是实际上,他说包含的内容要大于常规六度练习。
建议练习方法

  • 严格按照谱面要求。如第一行所见右手要非常legato,左手要非常staccato。在第二行结尾,这个要求会掉换过来。也就是说,你的左右手触键协调能力会在这一课得到一定的训练,听起来很牛,但我自己试了一下并没有这么难。而真正难的是,在保持legato的那个声部的时候,要听到一条完整的音阶旋律线。此处依然建议单独用要求指法练习主旋律声部。
  • 将类似装饰音的音型变成音程并按照指法和要求练习,此方法属于拓宽本条练习曲覆盖范围的方法,作用是以后演奏6度的时候能让你的旋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虽然说谱面没有标记这种练习方法,但一个人要学会从练习曲中寻找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以挖掘一条练习曲的最大价值。
第5课第六课(5,5a,6,6a)。墙裂推荐练习!!!!




看看这逆天的音型。勃拉姆斯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针对内容
简单明了,针对的就是在类琶音音型中,当无法追求物理连接的时候,或者快速演奏,物理连接已经导致我们速度无法提高的时候,应该如何让我们的演奏更加高速且流畅。
建议练习方法

  • 本课属于,与其去研究如何练习,不如研究一下,在这样的音型中,手腕和手臂通过什么样的移动,能够让你达到最省力最快速的状态。通常来说,一般这样的移动最快的方式就是平移过去。但实际上,平移会相对比较容易导致紧张的。其原因是,平移的主体是小臂,但是单纯的平移手臂,你们可以尝试一下,会导致僵硬。因此,在要学会在平移的时候手肘和手腕的活动。不过,还是找老师吧。说不明白。
第七课(7a 7b)
狭小音程内的跑动练习


针对内容
本课练习很有趣,而且从适合度来说,这种狭小范围内的跑动技术更适合手小的演奏者。因为对于手大的演奏者来说,他们在这一课很容易体会到手指互相打架的感觉。当然,反过来说,手较大的演奏者也可以通过这一课提升自己的对应演奏能力。在熟练演奏这一刻以后,再次尝试肖邦练习曲op10.no2以及op10. no4的时候,你应该会有不同的感觉。
建议练习方式
1.本课是我在勃拉姆斯练习曲中为数不多的建议高抬指的课程之一。如果手指没有相当好的独立能力,又不高抬指练习,就等着把所有声音弹糊吧。
2. 终止练习法/附点练习法。
其精髓在于改变一连串节奏稳定的音型。使其某一个音符非常长,而剩下的一穿音符非常快。比如,我可以在第一小节右手第一个音C上停留5秒钟,然后在一秒内演奏完接下来的降E,D,降D,C和下一组音的第一个音B。当演奏到B的时候继续停留5秒钟,充分休息放松,然后再快速演奏后面的音。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帮你体会快速演奏时的瞬间放松以及,提高你最快演奏速度的上限(因为你快速演奏的时候通常要兼顾更多的音而不是某几个音,只要快速演奏某几个音的时候你弹的通常能比平时更快,当你能力强了以后,你可以尝试快速演奏多组音以后,再在某一个音上停下来)。值得注意的是,你可以在任何一组音中的任何一个音设置附点。只需要注意,如果你尝试在第一组音的低三个音设置附点,那建议下一个长时间停留的音符,也需要是第二/第三/第N组的第三个音以保证一定的音乐律动。
3. 分组练习法。
听起来跟上一个方法非常相似,但实际目的有所不同。
分组练习通常不怎么抬指,或者保持最低限度的抬指。然后尝试体会一个力量演奏完多个音的感觉。没错,就是吕老师说的,一个力量就可以弹5个音。类似那样的感觉,但不是那样的动作。实际感觉像是接力跑,第一个手指把力量传递到了第二个手指上,然后再接着传递。通常有能力弹到勃拉姆斯练习曲的人,应该一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感觉不到的请自己去找老师。
同时在这个练习中,你的贴键/最低限度太值还能保证你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快速演奏中不必要的动作。一举两得~
啊对了,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建议你在这个前面练习都顺利完成的情况下,顺便尝试每一组音作出一次起伏,使得每一组音都有像波浪一样的感觉。此练习可以极大程度的帮你增加乐句的推进感。从此告别缺乏音乐表现力,乐句无起伏的痛苦。
4. 将7a的右手部分与7b的左手部分相结合。同时演奏并重复上面内容。反正都是同样的音。
第8课(8a,8b)


针对内容
实际上我不练这一课,本课所针对的内容与属七减七琶音高度相似。在我练过各调属七减七的情况下,我就把他跳过了。
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 注意手腕是否有随着演奏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合理的使用手腕转移能够缩短琴键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更加省力。
  • 注意演奏到4指的时候,4指发出的声音是否明显弱于123指。
  • 尝试按照把位练习,把琶音抓成一个和弦。如8b中可以弹奏上行3个八度的1357(同时弹奏)然后再弹奏三个八度的下行1642。事实上,所有的琶音都可以这样练习,一定要注意这个八度转移到下一个八度的时候,手臂平移的动作是否迅速而放松。
  • 在使用第三点方法的时候,你还可以让123指按住你弹奏的音符,单独把4指反复抬起落下演奏,以单独强化4指的演奏能力。通过这个练习弥补第二点的不足。但在和弦转移的时候,请依然保持迅速且放松的位移。
第九课(9a 9b)




看到我框出来的地方和1b全曲吗,小手福利(呸,小手请不要用连奏方式尝试1B,反正我没这么练过,或者我会把每组最后两个音去掉,然后修改一下前面的指法。比如545251)。
针对内容
这课主要是练习手掌张开与收缩动作的连贯性,以及一小部分的延留音(别少看了第一小节351三个音其实是八分音符)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的适应,2345指主动打开找音的过程。
在9b中,练习的针对项目则变成了弱势手指5指。觉得5指孱弱的也可以直接选择9B进行练习。顺带一提,建议多单手练习,尤其是左手,这条真的直接双手会很鬼畜。会让你想放弃练习。
另外,本课练习对于放松的手腕和手臂有相当高的要求,本身弹曲子容易手臂肩膀手腕僵硬的人,并不是那么适合将本课作为主要练习。
请注意,只要速度放慢,勃拉姆斯练习曲适合各阶段(启蒙除外)练习。前提是练习的时候有能力明白练习内容,和按照正确的方式。
本课部分练习方法,仅供参考。
1. 按照声部练习:在9a中,刻意突出右手高声部和左手低声部,弱化大拇指反复演奏的那个音。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练习,大拇指太过于强壮了,我们在演奏多声部作品,甚至音阶的时候,经常会被大拇指所演奏的音抢戏。可以通过本课练习改善大拇指的触键。
2. 练习不同触键其实曲谱上已经非常明显,练习曲前段和中段使用不同的触键方法(钟的前置练习?)。
3. 感受手掌重心的变化与手腕轻微的旋转:建议在练熟后尝试。手腕在本课连奏练习中可以通过稍微旋转,起到省力的作用。方法类似我在冬风练习曲中提到的。但这一点不应作为本课重点练习内容,如果你感觉到了手腕的很好,没感觉到也无所谓。
4. 将所有音符移高半音:移调练习是许多钢琴大师推荐的手指练习方法,不用多说。
第10课



针对内容
5指延留音训练。能够强化一部分的五指支撑能力和独立性,当然如果想依靠这一课让五指能力有一个很大的进步,那建议去练习哈农或者车尔尼849。实际上这课更加训练在五指受限的情况下,3指到4指的时候力量转移的能力。
推荐练习方法
1. 慢练,尝试抬指练习,并竖起耳朵仔细当弹到3指到4指之间时,由于你的五指被限制住了,音量会不会因此有明显减弱。有,就说明4指能力差的太多了。你会发现,勃拉姆斯非常恶趣味的在第一行每一个4指上标记了一个“重音”记号。
勃拉姆斯:你应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吧。
我:不,我不想明白。
2. 感受手腕的转移:其实本课音型极为规律,都是由一指朝五指方向演奏。在这么规律的音型中,我们要学会手腕引导我们的力量在每个手指之间进行转移。这是本课最大的训练意义之一。(所以本质上来说,弹这课的时候,你的手腕在放松状态下左扭右扭,当然你也可以在放松状态下不扭手腕,这样每个音符更加依靠手指独立发力,这是另外一种训练方式,即方法1)
第十一课(11a 11b)


针对内容
两课分别针对15指所演奏的音作为保持音,并让其他手指进行跑动的能力。车尔尼有大量类似练习,虽然没有这个难,且大多数为单手练习。而且本课实际对于各指独立演奏的训练效果更强。
练习方法
1. leggiero的意思不是轻快的,不是连奏,不要跟legato搞混。这课也千万不要追求每个音都连在一起,手较小的人容易受伤。因此,刚开始练习时只要稍微抬指,同时配合手腕稍微移动,就可以对各手指独立性和跑动有较大锻炼。
2. 在试着弹熟曲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尝试把除保持音外的所有音符都弹成跳音,一来有助于训练离键速度,不至于在快速演奏的时候出现两个音黏在一起的现象。真正尝试非跳音弹奏的时候,也要密切注意自己的离键速度是不是够快。二来,这个方法可以训练触键控制力。
PS,我个人觉得9,10,11条都挺好听的。尤其是第九条。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针对内容
单手处理多声部内容的能力,以及手指受限状态下的演奏能力。以及。。。具备被动撑大你的手的作用。
我先说明,我真的不是很建议非准专业水平的人尝试练习这一条。我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整个人在红框部位把我整蒙了。用3,5指弹五度音程。不是不行,是这个动作其实是比较难受的,而且,训练方法不当还容易拉伤。我个人认为这一条大可跳过。没必要纠结。毕竟许多相同的练习内容在13条也可以练到,而且那个不容易受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13课所训练的高声部与低声部训练,以及针对345指的跑动能力,反而对大多数人有用一些。
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对于手比较大的人,手指能撑的比较开的演奏者来说,这两条直接按照谱面演奏即可。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12还是13,最后成功的标准是,保证流畅的前提下,一定要有非常清晰可听的两条旋律线。
另外我建议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人可以尝试,先尝试突出高声部旋律,弱化中声部的和声。然后尝试突出中声部和声组成级进的旋律线,然后弱化高声部旋律。这样的练习,会对每一个手指的控制力有巨大的提升。
2. 对于手比较小的人来说,13可以尝试一下,12就可能要被迫放弃了。
但是我这里也提供另一种练习方法。将所有的延留音以外的音都演奏成跳音。没有了legato对手指的限制,这两条也不是不能弹。尽管训练强度和效果下降了,但是在其他手指被限制的情况下训练跳音同样能够提升手指独立的控制力。不过。。。性价比比较低,应该没有人愿意花这个时间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