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咸鱼君又来推荐电影了!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部讲钢琴师的电影——《钢琴家》。
这部电影是2002年的电影,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等主演的一部电影。它是一部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的电影。
谈及主演阿德里安•布洛迪,大多数经常看欧美电影的影迷们应该不会陌生,他主演过《金刚》、《人兽杂交》、《穿越大吉岭》《天将雄狮》等电影,还短暂的饰演过《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一个反派,没错,D夫人的长子。不过今天主要是谈他演的《钢琴家》这部电影了。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或者提名了许多国际上的大奖,比较知名的有奥斯卡最佳男主、金球奖最佳男主提名、恺撒电影奖等。值得一提的是,他是除了希斯莱杰以外,唯一一位30岁以前获得奥斯卡奖项的男演员,更是男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介绍完主演,该介绍一下电影了。
《钢琴家》是我三年前被好友推荐偶然看到的一部电影,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专业课上偷偷用手机看的,看完之后心情压抑了很久不能自拔。为什么会压抑?如果大家不去查这部电影,是不是就会单纯地认为是一位钢琴家的生平事迹?其实这么认为也并没有错,确实也是记录了一位钢琴家的生平事迹。但是如果仔细看我前面对影片的介绍,可以看到波兰犹太人钢琴家几个字。是不是顿时一股压抑感就扑面而来了?是的,这部电影是讲纳粹时期一名犹太钢琴家的故事。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电影的内容,看了那么久,又没有会员,只能拼命回忆剧情了,唉——(生活不易,猫猫叹气)
一开始,电影的基调就并不欢快,不像有的悲剧电影前面至少会有一点欢乐的剧情来铺垫,好让主角后面回忆,增加后面的悲剧效果,但是这部电影不一样,从头到尾都不欢乐。斯普尔曼他们一家都是犹太人,他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年轻钢琴家,在饭店里面为客人们演奏。那时他英俊有才,待人谦逊真诚,在他们当地小有名气,有很多的朋友和粉丝,甚至偶然情况下认识了一个小迷妹还成为了朋友,也就是女主,还在后面帮助了他不少。
当时纳粹还没正式开始,但是了解一点外国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反犹的思想在一战之前就已经在欧洲的社会上出现了。所以,不可避免的,好景不长,饭店被人闹事。
不久之后,纳粹运动燃起火苗,斯普尔曼一家被迫跟其他犹太人一样前往犹太人隔离区生活。那里的住宿环境破烂又拥挤,一家子好几口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能填饱肚子的只有面包、土豆这种单调乏味的食物。
钢琴家因为交友甚广,还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隔离区去挣点小钱。这些剧情我都不太记得了,只是有一幕仍然记忆犹新。一名快要饿死的犹太老人看到一个老妇人手中的唯一一碗稀饭被人打翻,然后像饿虎扑食一般趴在地上舔那一滩脏兮兮的稀饭。
没过多久,犹太人被迫押去集中营。斯普尔曼一家人在火车站上跟其他人一起等车,有个小男孩卖牛奶糖,要价很高,但是斯普尔曼先生奢侈了一把,买了一块糖来跟掰成六块,几个人一起分着吃了。这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温情瞬间。
很快,他们一家被纳粹给押送上火车。在即将上车之际,一名纳粹凶巴巴地拦下男主,把他推到墙边打了几下,虽然很凶,但是成功救下了他。钢琴家从此跟自己的家人再也没有见过。
他在随处可见纳粹的街道上苟且偷生,想象一下一名瘦弱的钢琴家,居然沦落到帮人干体力活。后来偶然的一次,他幸运地逃出去,狼狈之下竟然见到了女主。好在女主和她家人心地善良,他们一起帮忙把男主藏起来,给他食物。从此,男主开始了躲猫猫的生活。
其间有很多让观众觉得虐心的片段,比如食物衰竭不得不吃发芽的土豆、病入膏肓但是挺下来继续生存、在纳粹的搜索下幸运逃离等等。但是下面这幅图里的片段,无疑是让人印象最深的——弹钢琴。逃亡期间他见过不少钢琴,但是碍于声音会引来纳粹,所以他只能空弹钢琴。有钢琴的时候将手悬空,没有钢琴的时候想象着自己面前有一架钢琴,每一次都是忘我地弹着。在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只有钢琴才能给他一点慰藉,只有钢琴才能让他短暂地忘却外界的喧嚣。
电影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向观众展现男主躲藏纳粹的那段日子,让人看的很揪心,就觉得为什么当时的纳粹那么残忍,要这样对待犹太人,同时又觉得导演为什么那么残忍,要让观众的心就一直揪着,真的不怕有的观众受不了选择中途放弃观看吗?
最后的二十分钟让人印象很深,这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不多的几处让我觉得有光的地方,我就留个悬念,不剧透了。
整部电影,流水的配角,铁打的男主角,周围物是人非,唯男主顽强生存。导演很残忍,他首先给你一片灰暗,然后慢慢变成黑暗,再给你几处星光,再来点乌云遮住,过一会儿又有几点星光,反反复复,让观众随着钢琴家一起,紧紧抓住这几点渺茫的星光,在黑夜里举步维艰,但是,活到最后的人,总会见到朝阳。
电影很长,但好的电影值得我们花两个半小时去观赏,
我是咸鱼君,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