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笔记之舒曼作品概述、艺术成就 ...

[复制链接]

1444

主题

2930

帖子

58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7
发表于 2022-3-12 2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1856)
一. 关于舒曼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人称“音乐诗人”。舒曼生性热情敏感。夫人克拉拉也是著名钢琴家。
舒曼8岁学钢琴,9岁就写出数首小步舞曲及钢琴幻想曲,11岁起创作管弦乐作品;同时,中学时代的他,就已经是许多首抒情诗、3个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的作者了。
1830年,20岁的舒曼决心要成为一名演奏家,他潜心研究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狂热地投入钢琴练习之中,果然一跃而成为当地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舒曼有着惊人的观察力和捕捉典型特征的能力,并能够瞬间在钢琴上描绘出轮廓鲜明的“音乐漫画”,使他的朋友们毫不费力地就能立刻听出哪个曲子里有自己的肖像。舒曼在钢琴老师维克家学习钢琴时,还能把自己编的故事在钢琴上即兴演奏给老师的女儿克拉拉听,听得克拉拉十分着迷。
1830-1840年间舒曼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写下了大量的、特别是钢琴演奏的优秀作品。
1840年舒曼与克拉拉新婚,这一年成为他的“歌曲之年”,共写下138首歌曲。
1843年应门德尔松之邀,到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从1844年起舒曼出现精神上的病症,他辞去了担任10年的音乐杂志主编工作,1856年逝世。此11年间舒曼完成了钢琴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Op54、歌剧《格诺费瓦》0p81等一批优秀作品。
舒曼是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的作品中出反映两位前辈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同时又始终强调舒曼本人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情感。作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舒曼对读书写诗也有者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
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和积极的音乐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 舒曼的音乐作品
舒曼突出的音乐才华表现于:艺术歌曲,钢琴独奏曲,管弦乐,室内乐。
舒曼一生共创作了148部有编号的作品、32部没有编号的作品,以上作品中共含1308个声乐单曲和乐章。
1. 舒曼钢琴作品的代表作
12首钢琴套曲《蝴蝶》、21首钢琴套曲《狂欢节》、13首钢琴套曲《童年情景》、8首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12首钢琴《交响练习曲》、8首钢琴《幻想小品集》。
2. 舒曼声乐作品的代表作
26首歌曲集《桃金娘》、16首声乐套曲《诗人之恋》、8首声乐套曲《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套曲中杰出的单曲有《月夜》、《献词》、《核桃树》。
3. 舒曼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的代表作
交响曲《春天》、《莱茵》;序曲:《曼弗雷德序曲 》、《墨西拿的新娘序曲;》;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四重奏《第1号弦乐四重奏 》《第2号弦乐四重奏 》《第3号弦乐四重奏》等。
三. 舒曼的钢琴作品代表作
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多完成于28岁之前,正当热情洋溢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通过钢琴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用音符记载下他每一天的生活。作品中所涌现的旋律,大都是歌唱性的;而在诗词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舒曼的钢琴套曲中的每一首曲子都是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而成的精致、而又独立的小品,内容和标题富有诗意和文学性;在具体音乐手法方面,舒曼的钢琴作品在节奏上是多变的,舒曼喜欢用复杂的节奏,包括切分节奏、复节奏、复节拍等手法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他很少运用不协和和声;舒曼是一位出色的旋律家,他的多数钢琴作品都以优美的旋律著称。
舒曼钢琴作品的代表作:
1. 12首钢琴套曲《蝴蝶》Op42
《蝴蝶》写于舒曼20岁间,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钢琴曲组成。
《蝴蝶》是舒曼的一首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作,旋律上奔放诡异,感情上浓郁激烈。这部短小美丽的作品,揭示了他的作品基调:表达音乐与文字、诗与音乐的情感。
“蝴蝶”之名,来自舒曼读过的一部小说,小说的最后一章叫《幼虫之舞》,写的是一个假面舞会上发生的故事;舒曼有感于书中主人公的情感,想象着许许多多蝴蝶从虫蛹里蜂涌飞出,如同他心里飞奔而出的乐思——这就是《蝴蝶》的得名。
《蝴蝶》的12首钢琴曲的标题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音乐本身都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类似圆舞曲和波兰舞曲的风格,整体上是假面舞会的热闹、生动、嬉戏的气氛,轻盈飘动,如同蝴蝶翻飞的形象,每个又曲子表现不同的情绪。《蝴蝶》的创作开创了音乐历史上又一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同在无比浪漫的意境中读着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人体会到文字作品的音乐意境。
2. 21首钢琴套曲《狂欢节》Op9
钢琴套曲《狂欢节》Op9 完成于1835年,这一年舒曼二十五岁。
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是一部充满隐喻和象征色彩的钢琴套曲,这套钢琴曲渗透着具有文学特质的元素,将弗罗列斯坦、约瑟比乌斯两位虚拟人物及“即兴喜剧”中的人物的性格完美的勾勒出来,同时在作品中还运用到复调织体,极大的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这一套曲虽然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却已经显露出这位浪漫派音乐大师超凡的音乐天才。各具特色的二十一首小曲都堪称精品,反映出舒曼在作曲方面的水准。它的问世,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出现。
3. 13首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
《童年情景》是舒曼28岁时创作的一组钢琴套曲,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舒曼力图深人地刻画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音乐写得神态逼真,形象幽默,饶有情趣。作者要求十三首曲子连续演奏。
4. 8首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Op16
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副标题“幻想曲”,作于28岁时,只用了四天就完成,呈献给了肖邦。标题含有“关于克莱斯勒的种种”之意。克莱斯勒是音乐家霍夫曼做音乐评论时用的笔名(霍夫曼为舒曼好友),霍夫曼深受幻觉之苦,舒曼从霍夫曼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这组作品是舒曼所作的最主观的钢琴音乐,开头部分掌握狂乱的热情,接下来是揉和焦虑、失望、怪诞及浪漫渴求的幻想曲,然后进入高昂的抒情、冥想的遗忘中。舒曼在致克拉拉的信中提到:“常弹奏我的《克莱斯勒偶记》。在某些乐章中有真实的、狂热的爱,还有你的生活和我的,以及你的倩影。”令人感慨的是,套曲在这么个简短、明确的动机中竟包容如此丰富的乐思。
不论其主题的来源,该作品有一个明显的内在统一性。八首曲子必须把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连续演奏,需表现出《克莱斯勒偶记》特有的、曲折的、痛苦内省气氛。舒曼在给克拉拉信中所提到的关于此套曲的“简单”,所指的是,该组曲在曲谱中并未对演奏提出特别的要求,其实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是“及其复杂的”。
5. 12首钢琴《交响练习曲》Op13
《交响练习曲》创作于1834年,这一年舒曼二十四岁。《交响练习曲》与第二年完成的《狂欢节》这两首乐曲都称得上是舒曼的代表作,显露了他不凡的才华。
曲名中的“交响”一词究竟因何而来,不得而知。整部作品由主题和十二首变奏曲组成。这是一首技巧纯熟的变奏曲,主题是一段工整的升c小调“葬礼进行曲”,是舒曼未婚妻之父弗利肯男爵所作。《交响练习曲》是舒曼少见的“非标题”音乐,从头至尾呈现高度的秩序感、奇想与探索,尤重于对技巧的要求。其变奏从庄严至反复无常、暴躁至抒情甜美等情绪变化,使这首作品特别动人,乐曲有如“拱门”的形式结构,蕴含着交响曲的力量。本曲也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
此部作品另有五首变奏在发表前被舒曼遗弃,后经勃拉姆斯整理出版。现今许多演奏家自行将其穿插在这部《交响练习曲》中,以形成“更完整”的作品。
6. 18首钢琴作品集《大卫同盟舞曲》Op6
《大卫同盟舞曲》创作于舒曼27岁时。
舒曼不太喜欢使用大型的曲式来写作钢琴作品,除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和《C大调幻想曲 》Op17 外,其余大都是由多首三两分钟演奏时间的小品组成的套曲曲式,这一手法使他的音乐能更自由地展开而不会受技法的约束。该作品的每首小曲后面都标有F或E的字母,以作为对乐曲的补充性提示,F和E代表着舒曼情感的两个侧面。当乐曲标有F字母时,音乐会呈现出温柔的抒情性,空气中似乎飘散着紫罗兰的芳香;当乐曲标有E字母时,音乐则塑造出强有力的节奏、轻快的速度、闪电雷霆般的音效。音乐的形象还给人较为晦涩朦胧的感觉,反映了舒曼情感的多重性。这部作品的精神在于捕捉“记忆中最美好的事物”,呈现出舒曼无数的心情故事,无怪乎《大卫同盟舞曲》被视为最能抒发舒曼内心情感的音乐代表作之一。
7. 8首钢琴《幻想小品集》Op12
舒曼的8首钢琴《幻想小品集》创作于1873年(舒曼时年27岁)春夏季的莱比锡。
Op12是一组通俗的作品,八首有标题的小品在内容上相互没有什么连贯性。《夜晚》、《冲动》、《夜》及《梦的纠缠》这些小品,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舒曼在创作上的突破,作品不再局限于技巧和难度,而更注重音乐布局的宽广、形式的清晰以及个性的鲜明,和不同程度的浪漫主题色彩与幻想情调的表现。这是这一组钢琴曲的共同特色。俄罗斯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称这些小品“特别富有想象力却又非常通俗"。
四. 舒曼的声乐作品代表作
舒曼位居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列,他的钢琴曲把古典的结构和浪漫的情怀融为一体。他的声乐和室内乐作品具有类似的优点,既清新富有活力,又极善抒情。他的歌曲,尤其是声乐套曲,是德国艺术歌曲的精华。-摘自《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舒曼的一生共创作了240多首歌曲(单曲),基本上都以套曲或组曲形式问世的。
舒曼声乐作品的特征:
1. 比舒伯特更注重诗歌的文学水平,大多数声乐作品都选择名诗人的名诗为词。
2. 用音乐的笔触来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感情和意境。简洁含蓄、意境深邃。
3. 旋律长短不一,以短呼吸的旋律居多。
4. 重视钢琴的作用,不仅起伴奏和铺陈背景的作用,还利用前奏、后奏和进行中的音乐来“唱出”歌唱者意犹未尽的思绪。整体意境是由歌唱者和钢琴共同创造的。
舒曼声乐作品的代表作:
1. 26首歌曲集《桃金娘》Op25
“桃金娘”为一植物名,常绿的树叶、初秋绽放优美的白色花朵,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可食用。
舒曼的26首歌曲集《桃金娘》,首首都以爱情为主题,情真意切、爱意无限。
1840 年9月12日,舒曼与克拉拉在德国莱比锡附近的乡村教堂中举行了婚礼。克拉拉头戴桃金娘的花冠,舒曼把他创作的《桃金娘》送给克拉拉作为结婚礼物。这一年舒曼总共创作了138首歌曲。
2. 16首声乐套曲《诗人之恋》Op48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作品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它们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作品共包括十六首声乐作品,歌词选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六十五首诗。
《诗人之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曲调,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那小的花儿们如果知道》等,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莱茵河》等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
3. 8首声乐套曲《妇人的爱情和生活》Op42
1840 年是舒曼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他与女友克拉拉结束了长达五年之久的苦恋,终成眷属。爱情的旅途所带来的艰辛和欢乐使舒曼获得了充沛的创作激情与动力,其创作的欲望已达到了狂热的状态。是年,舒曼自己称其为“歌曲之年”,在这一年间,他写了138首艺术歌曲。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便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作之一。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其旋律优美但并不华丽,形式结构简洁却充满着诗意,以非常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普通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初恋、定情、结婚、母爱、亡夫,是一部抒情性很强的悲剧作品。该作品以其独特的真挚和深厚情感的魅力而卓越不凡。在舒曼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能象他这样运用音乐的语言如此深刻而精确地表达出女性内心的感情与变化。此部作品共由8首短小而精致的歌曲组合而成。通过这一首首歌曲,把一个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逐步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4. 为德国诗人艾兴多尔夫的诗篇而作的12首歌曲Op39-No5《月夜》
艾兴多尔夫的诗,大都是歌咏随性的生活,对自然的热爱,或源于中世纪的浪漫的传说。无论词或曲《月夜》都是一首流传至今的优秀的艺术歌曲。这是一首分节歌,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在减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
5. 歌曲集《桃金娘》Op25-No1《献词》
《献词》,歌词选用了德国诗人吕克特的诗,《献词》表达了对克拉拉的爱。这首曲子在曲调上既亲切、又热情,具有感人的力量。在歌曲的首尾段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在A大调优美的旋律中,洋溢着热情、喜悦和活力;歌曲中段(E大调,对比段落)的情绪则是宁静、内在的,诚如歌词所写:“你是平和,你是安详。”整首音乐充满了幸福感。
6. 歌曲集《桃金娘》Op25-No3《核桃树》
《核桃树》选用了摩森的诗。伴奏彷如不经意吹过的清柔的微风,少女昏昏愈睡。歌曲表达含蓄的思春之情。至今,《核桃树》是歌曲集《桃金娘》中被演唱和点唱频率最高的歌曲之一。
五. 舒曼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的代表作
被誉为“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挥到极致”的舒曼,虽然他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同样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C大调第二交响曲》以及《d小调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只有一个乐章的《第四交响曲》,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舒曼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的代表作:
1.《降B大调第1交响曲「春天」》Op38
舒曼在给他的另一位朋友的信上说:“我创作这部交响曲,是由于被春日的热情所驱使,这种激情甚至使上了年纪的人们都会神魂飘荡。我并不想去描绘什么,但我相信写作这部作品的那个季节是影响了作品的特点和形式,使它成为如今这副样式。”舒曼为了便于人们同他自己一样感受那春日的心境,曾经为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各安排一个小标题,即“春天的来临”、“夜晚”、“愉快的消遣”和 “春天的告别”,但是最后他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原先设想的小标题也没有用上,不过尽管如此,这些题称还是有助于我们对这部交响曲的理解。《第一交响曲》充满着春日的欢乐与清新饱满的精神,象年轻人的爱情、山上的黎明或和煦阳光下的浪花闪耀的虹彩一般美丽,它的音乐同“春天”的标题是恰相适应的。
2.《降E大调第3交响曲「莱茵」》Op97
在这部交响曲中,舒曼以莱茵河为线索,着力表现了它所哺育的人民的生活和伟大的创造,因此,这部交响曲得名为“莱茵交响曲”。这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歌颂生活,歌颂莱茵河畔的美景:那屹立于河岸的宏伟的科隆大教堂,神话般的罗列莱城堡……这部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前面两个乐章气势磅礴、浑厚有力,富于英雄性,是舒曼作品中少见的厚重型作品;而后面三个乐章各有千秋,或宁静深沉,或庄严神圣,而最终以不可抑制的欢乐结束。其中第二乐章之谐谑曲与以前的谐谑曲不同,有着缓慢的民间舞曲般的风格;第四乐章以间奏曲风格插入,形成音乐形式上的主要特征;而第一乐章有许多部分均给人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近似的感觉。
3.《a小调钢琴协奏曲》Op.54,是舒曼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作品,整首曲子的吸引力在于戏剧性、抒情风格及梦幻般的想象力——这些素材不仅相互映照,而且共同营造出脆弱、纤巧、不断变化的平衡感。第一乐章表现出渴慕的想望之情,心烦意乱;第二乐章则是狂喜的悸动;第三乐章则绽放出热烈的火花。
4.《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Op129,这首作品既是舒曼的典型作品,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之作。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形成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整体,使用了循环曲式的浪漫派手法。
5.《曼弗雷德序曲》Op115
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哲学诗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他怀疑知识、科学,鄙视芸芸众生的命运;他摒弃宗教,否定上帝,否定现存世界中的一切秩序;他远离爱情,宁愿忍受折磨和熬煎,独自过着高傲孤寂的幽居生活。
曼弗雷德的形象在这部序曲中有着交响式的表现,他愤世嫉俗的神态、慌乱不安的忧郁情绪、怀念恋人的忧愁、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都以磅礴的气势体现出来。曼弗雷德的结局是悲惨的,他竭力寻求的"忘怀"始终无法觅得,他在诗剧结束时终于平静地死去,全曲结束。
6.《墨西拿的新娘序曲》Op100
《墨西拿的新娘》是席勒创作的戏剧,叙述的是10世纪时诺曼人统治下的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已故侯爵的两个儿子争夺一个美丽的姑娘,弟弟杀死了哥哥的故事。舒曼以此剧为背景,创作了音乐会序曲形式的单曲交响乐《墨西拿的新娘序曲》。
7.《第1-第3号弦乐四重奏》 Op41 No1-No.3
1842年,舒曼完成了三首一组的弦乐四重奏作品41号。这也是舒曼唯一的一套弦乐四重奏作品。这套作品受到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拥有了幻想的性质,热情如歌的旋律,朴实清澈的对位结构等舒曼独有的特质,体现了舒曼创作的灵感和才华。
六. 浪漫主义的定义
1. 狭义:源于罗曼语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的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
2. 广义:历史上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不满足于现状、追求理想的文艺思潮、作品和流派的称谓。
           持续至今,人们通过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展现向往和理想的行为也会被称为“浪漫主义”的。

七. 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1. 旋律:抒情性、歌唱性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重要特点。
2. 和声:功能性减弱,色彩性增强,出现了从功能和声向色彩和声过渡的倾向。
3. 调性:趋向于调式、调性的复杂性,使用了远关系转调、半音和声等手法。
4. 配器:努力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创造更多的、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八.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与代表人物
早期(19世纪10-20年代)代表人物:韦伯、舒柏特、贝多芬等。
盛期(19世纪30—40年代)代表人物: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代表人物: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
晚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代表人物:布鲁克纳、普契尼、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
说明:
1. 贝多芬作为横跨古典和浪漫两个时期的人物,其后期创作已表现出向浪漫主义过渡的趋向。
2. 拉赫玛尼诺夫既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又反映出20世纪的现代元素与风格。
九.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乐派
1. 保守的浪漫主义乐派:以勃拉姆斯为代表,他们强调继承古典音乐的传统,保持古典主义的形式和风格。
2. 激进的浪漫主义乐派:以早期的舒柏特、中期的柏辽兹、后期的李斯特为代表,他们在创作中大胆应用新的形   式与手法,如“标题音乐”新体裁,及在和声的变化、管弦乐器的色彩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
3. 民族乐派:以俄罗斯的格林卡、强力集团五人及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为代表;兼属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的有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波兰的肖邦和匈牙利的李斯特。他们在吸取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经验的同时,又努力开创具有本国民族音乐特色的作品。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