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初学钢琴的同学们都会发现,钢琴上除了有黑白两色共八十八个的琴键之外,在最下面其实还藏着三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踏板。
而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慢慢地,我们可能会较为频繁地用到最右边的一个踏板,而最左边和中间的踏板还是很少会用到。
那么,这三个踏板都分别有什么用呢?
右踏板
作为无论是在立式钢琴还是三角钢琴上应用得都是最多的一个踏板,右踏板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右踏板又叫延音踏板、制音踏板,其在钢琴的机械结构里与制音器相连,能够控制琴音的延续与否。
具体的原理,其实就是使压制在琴弦上的制音器的毛毡从琴弦上起开,从而使其不再能抑制住琴弦的持续振动。
踏板在原位的时候,制音器落在琴弦上,使得琴弦无法振动;踩下踏板后,制音器则会起开,使得琴弦有了振动的机会。
事实上,当我们按下某个特定的琴键的时候,该琴键对应的琴弦上的制音器就会起开,同时琴槌也会敲击琴弦,从而发出声音;但,一旦我们松开琴键,此时琴弦上的制音器就又会回落到原处,这样其又会抑制住琴弦的振动。
而当我们踩下延音踏板之后,整台钢琴的所有制音器就都会同时起开,这时我们再弹奏的话,每个琴键的音就都不会随着我们松开琴键的动作而消失了。
看到这里,有同学可能就要问,那为啥不直接把钢琴的制音器给卸了呢?搞得这么麻烦。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是因为在钢琴演奏中不止有长音,还有短音的存在;二是因为没有制音器的存在就会使得演奏时产生的和声变得混乱。
中踏板
不同于右踏板,中踏板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
在立式钢琴上,中踏板被称作弱音踏板。顾名思义,这个踏板是能够起到弱化琴音的作用的。具体的原理则是当你踩下这个踏板之后,隔在琴槌与琴弦之间的一层薄绒便会被降下,此时琴槌敲击琴弦的时候中间便会多了一道阻隔,音色和音量也会随之弱化。
一般来说,我们在演奏立式钢琴的时候极少会用到中踏板,因为这个踏板存在的意义其实只是减小对邻居的影响。毕竟当年得亏有立式钢琴的发明才使得钢琴这种乐器走进了一般家庭。
在三角钢琴上,中踏板则被称作保持音踏板、持续音踏板或保留音踏板。看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问,这个踏板跟右踏板有什么区别?事实上,这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前面提到了,右踏板的原理是当演奏着踩下之后,整台琴所有的制音器都会起开,此时弹奏所有的键都会得到延音效果。
而三角钢琴的中踏板的功能则是,当演奏者在弹下一个音或和弦的同时踩下中踏板,刚才所演奏出的音将得到延音效果,但演奏者之后演奏出的音则不会得到延音效果。也就是说,中踏板只会使踩下时所弹奏的音对应的琴弦的制音器起开。
左踏板
与中踏板类似地,左踏板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的功能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立式钢琴上,左踏板也被称作弱音踏板、柔音踏板。虽然别名跟中踏板差不多,但这二者在具体的弱音手法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
事实上,立式钢琴的左踏板被踩下后,琴槌与琴弦的距离便会被缩短。学过中学物理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这个操作就意味着琴槌的势能的减小,而势能的减小必然会导致琴弦振动的能量减小。这样一来,琴音的音色和音量就会得到弱化。
而在三角钢琴上,左踏板虽然也被称作弱音踏板,但其具体的作用机理是与立式钢琴的有所不同的。
三角钢琴的左踏板被踩下后,整台琴的琴槌都会同时横向移动。我们知道,一般来说,钢琴的每个音发声的琴弦都不止一根,较低的音区里的音是两根,较高的音区里的音则是三根。而琴槌的槌头面积往往都只能刚好覆盖到这几根琴弦。
所以说,如果琴槌发生了横向移动,那么原来是三根弦或两根弦发声的音就会变成两根弦或一根弦发声,其音量和音色也会随之得到弱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