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声乐泰斗”郭淑珍:学音乐不刻苦,老师是神仙也不行!

[复制链接]

764

主题

2417

帖子

39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44
发表于 2022-6-2 16: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众所周知,老师对于学音乐的重药性,但最终能不能学成,取决于学生自己。关于这个问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也曾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表示:“能不能学好声乐的关键不在于老师,而在于学生。”
郭先生还打趣的说,如果学生不努力、不刻苦,老师是神仙也没用!
郭淑珍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西洋歌剧的演唱家,也是第一位在世界舞台上获奖的歌唱家。作为声乐教育家,她桃李满天下,培养了方初善、孟玲、邓韵、么红、温燕青、张立萍、韩芝萍、郑绪岚、孙媛媛、张暴默、宋祖英、王威等一批又一批优秀歌唱家和从事音乐教学的工作者,被誉为声乐届的“掌门师太”。
不仅郭淑珍教授强调声乐刻苦练习的重要性,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钢琴诗人傅聪等表示:器乐也一样。
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殷承宗,虽然如今已年过七旬,但是他如今还活跃在音乐舞台。曾在采访中说道,“我弹琴的手却从来没有停下过。我每天至少要练习5、6个小时,遇到演出,要增加到8个小时以上”。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曾说过,“练琴艺就像体育运动员练技能一样,更多时候大家其实是在锻炼心性。”“我是特别喜欢有个理论叫一万个小时定律,就是说越成功、越杰出的人其实越努力。”
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诗人”傅聪,已到耄耋之年,也还保持着每日练琴的好习惯。
学音乐不论是作为兴趣爱好还是走专业道路,想学出成绩,必须认真练习。
学音乐不练习,再厉害的老师也没用!
没有经过大量的刻苦练习,再厉害的老师也无济于事。
鲁迅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是一件很公平的事,在正确的方向下,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即使再厌倦,再不情愿,也要十年如一日的练习,日日坚持,学音乐“快”不得,要想学有所成就不能急于一时。将各项练习作为每日例行功课,融入到日常生活里,把它当作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大事,日子久了技巧水平自然就会更上一层楼。
提高艺术修养,必须不断地练习
培养音乐感觉除了不断聆听名家大师的演奏演唱,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演奏慢慢积累,不断挖掘。
很多同学觉得自己音乐表现力不够,乐感不好,弹琴唱歌表现的音乐作品思想总是不到位。其实,音乐表现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不断练习积累中,逐渐展现的。
真正想要提高音乐表现力,提高艺术修养,必须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当你能够完美地表现音乐时,才会真正懂得音乐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
坚持下去,方能体会音乐真正的乐趣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学习音乐,看到孩子刻苦练习不免会心疼,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有甜就会有苦,有欢乐就会有艰辛。不练习,又怎么体会学音乐的乐趣呢?
每一位音乐届大师的成功都离不开他曾吃过的苦,郎朗从小被父母逼迫、刘诗昆被老师责骂……正是这些逆境才成就了他们如今在钢琴界的地位。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学音乐不是一味的快乐,只有经历过了枯燥和艰苦才能破茧成蝶。
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钢琴大师,就是声乐家,每一位学音乐人背后都藏着无数的泪水与艰辛,这也是一条学音乐必备的法则: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人上人。音乐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任何成功的过程都是先苦后甜,要想出类拔萃,必先斩断荆棘,苦尽才会有甘来。
音乐圈有句话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时,不妨扪心自问,我到底有没有认真刻苦练习?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