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逼孩子练琴,怎么把握好“度”的问题?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185

帖子

13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4
发表于 2022-6-21 1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云南昆明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面,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单单拿弹钢琴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的做法都是,弹得好了,就大加赞赏,弹得不好,就打骂!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弹钢琴这件本来极具艺术且美好的事情,就变成了一种折磨了!

很多琴童父母都在反映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刚刚开始学琴的时候,表现得方方面面都很好!但是随着难度增大,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喜欢练琴了。有时候叫她练琴,就找各种理由推脱,即使坐在琴凳上,也找各种理由,喝水,上厕所。一说她,她就不开心,就开始掉眼泪,耍脾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哄过,骂过,打过!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有时候也问过其他琴童父母他们家的孩子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结果几乎没有哪个孩子是没有被打骂过的!那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孩子坚持下去!



1、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讲一个故事。

当动物园里的老虎还是小虎崽的时候,驯兽师就开始训练小虎崽跳火圈了(还没有点火的那种)。在小老虎面前放一个火圈,然后手中的鞭子敲打地面,让小老虎跳过去。每当跳过去,就给一块肉吃,但是跳不过去呢,并不会打它。

驯兽师说,如果你因为这件事而打了它?你永远没办法训练它跳火圈了,因为它潜意识会把跳火圈和挨打这件事结合在一起!

在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压力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适量的,可预期的,并且有模式化的压力。一种是过度的,不可预期的,有创伤可能性的压力(包括在父母严厉教育或体罚下人为造成的压力)。

第一种压力的确对人类的发展是有益的。比如说,一个小孩要学会一个新词汇时,大脑需要被反复刺激产生出对应的“突触连接”才能使其获得对这一词汇的记忆。而这个时候,脑皮层上感到的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大脑对这一词汇的“突触连接”进行强化,从而使得对这一词汇的记忆更加精准深刻。所以说,适度的,可预期的,形成了模式化的压力是有益于大脑思维活动的。

然而,第二种压力却往往有可能对孩子的大脑造成“创伤性”的危害。心理学家西蒙·莱文曾经在幼鼠身上做过一个关于这种压力反应的实验。他发现,幼鼠生命早期体验的过度的,不可预期的压力,就算仅仅是几分钟,也会对幼鼠大脑中的压力反应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些幼鼠此后对周围的环境变得异常敏感,就算最细微的环境变化也会使它们焦虑,惊恐,失控。

反思在我们学琴的过程中,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到最后不喜欢练琴的原因了,如果父母因为种种原因而打骂孩子,那么就很容易形成过度的,不可预期的,有创伤可能性的压力。

所以,先做一个鼓励者。为孩子设定目标。

比如在他练琴的时候,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你可以告诉孩子,在他弹钢琴的时候,爸爸妈妈非常开心,你的琴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甚至可以说,爸爸妈妈想跳舞,你可不可以为我们弹奏一曲配乐。等等,你需要切身地融入到孩子学琴当中。不要做旁观者,要做参与者。



2、合理的压力就是和孩子一起设定计划和目标,并且一起去想办法,帮助孩子达成。

如果要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那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了甜头。

比如想让孩子学习的好,可以让孩子做个班长。这种无形的鼓励带给孩子的动力是无限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上面,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做班长,或者做某一科目的课代表,和他说:“现在你是小班长了,因为你很有责任心,但是你的学习成绩还不够好,如果提升自己的成绩,别的小朋友才会服你这个班长哦!”你会发现,这个小孩子在后面会非常努力的学习,成绩也会箭步如飞!

到学琴这件事儿上,我们就可以让孩子设定一个家庭演奏会的计划,或者去参加比赛,参加考级,学校的演出等等,让她知道,眼下的练琴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最终有什么样的收获?为了一次成功的演奏,孩子自然会给自己压力。



3、练琴时,即使批评,也要换一种方式指出不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批评的时候,就很直接了当!比如指导孩子作业时,“你坐端正了!”“你的眼睛为什么斜着?”“你写字的姿势为什么不能端正一点儿?”“看你,作业还没写完就想着玩,你就不能专心一点儿?!”

孩子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学习的时候父母在耳边唠唠叨叨,刚刚想定下来的心,也会荡然无存。甚至会觉得父母很烦,那怎么可能会有心思学习。下次,我们不妨等孩子做完一件事,再指出不足的地方,比如,今天又比昨天进步了,真棒,但是改进一下这个问题,我想会更加完美,不信的话你去试一下!

弹钢琴也是这样,父母要做一个引导作用,而非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绝对不能说那些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更不能动手打孩子,比如,这么简单都弹错了,学了这么久,一点长进都没有,笨的跟猪一样,孩子听了这些话,只会对钢琴越来越厌倦。所以,家长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比如,今天弹得真好,爸爸妈妈听了好享受呢!我们能不能在xxx地方再改进一下呢?



4、但是,夸奖也不是一味的夸,无条件的夸张,只适用于5岁以前!

我们随时可以夸孩子你真棒,做这件事真的太对了!因为5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是非察觉能力的。成年人说什么,他都觉得是对的!所以夸张鼓励对孩子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会形成自己的认知,所以如果这时候还无条件夸奖孩子,孩子就会产生疑惑,甚至会反驳,所以,夸张并非万能,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调整。当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批评,这样孩子也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其实,除了对孩子的夸奖,我们还可以付诸行动,比如在孩子弹钢琴的时候,坐在旁边静静聆听,或者送去一杯开水,一杯牛奶,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忠实粉丝!这样小小的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具鼓励的!



还有就是,表扬和惩罚不是相对的,除了要孩子在弹琴上面坚持之外,在其他地方上,比如弹奏时间,对错等等!总之,不要在弹琴这件事上面体罚他!

不要让孩子把弹琴和痛苦连在一起,这样,孩子才不会压抑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听见咪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35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22-6-21 1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看手的大小,依次发展,8度,9度…[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