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琴童有3000多万,很多小孩子在学钢琴时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家长在孩子学钢琴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常常会显得急躁担忧,甚至说出一些无法控制的话而伤害到孩子。如果正在学钢琴或准备让孩子学的家长而言,应该用快乐的心态来陪伴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有学琴的爸妈感慨说到:自己曾经很有修养,因为孩子练琴而全家变的没有修养了,这句话好像变成了多数家长的真实写照。其实我们想一下,有3000多万孩子学钢琴以后肯定会诞生一些杰出的音乐家。那么我们应该从培养孩子对弹琴的兴趣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给孩子定位让他成为音乐家或者一定要走专业路线。要让孩子对弹琴有着无限的好奇和向往,找到一些快乐使之对音乐更有兴趣。比如在闲暇时让孩子演奏一下新学的曲子,家长适当的给予掌声和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因为学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首曲子从开始的陌生到到最后能娴熟的演奏,需要仔细分析.认真读谱练习时要不厌其烦.反复纠错.巩固练习.最终才能熟练的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个过程中要克服枯燥.疲劳.孤独等干扰,这对于孩子和陪练家长来讲,弹好的过程实属不易。如果没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没有毅力和恒心,没有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孩子往往会产生厌学.反感的心理.甚至半途而废,无果而终。钢琴老师和琴童家长,在教学和陪练的过程中,要经常摸索和尝试,逐渐地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充分地发挥孩子爱听故事.喜悦故事.乐编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恰当地融入故事,说乐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奇闻轶事,音乐家的故事等,可对孩子学琴收到良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