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8-13 0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看完之后记一个随手备忘吧:
几乎是有些悲哀地感到:何同学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大众此前对他视频的喜爱实则集中在他对科技的软性力上,即七窍玲珑的人文思考,精致细腻的内容节奏,相比之下到底研发了什么高科技产物是表面的不能更表面的东西。(甚至他之前也没有搞过什么硬核研发)
这次的键盘视频和关灯一期在结构逻辑上几乎是一致的,用任务驱动的模版引导自己解决重重困难、次次点醒灵感,然后做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酷炫了得的产物。
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airdesk一期格外出圈之后,或者说在成立工作室后劳动时间得以全面展开之后,何同学的选题直直落向了无论形式还是构造都十分硬核的东西,必须要手拿电焊脚踩电线才能完成,而所谓的科技人文思想被弱化成视频末尾升华他硬核产品的工具。几乎是舍熊掌而取苞米。
在前几期反响并不平缓的前提下,这次小何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这种任务驱动型的科技产品制作,看似转型,但是却在追求“很酷很硬核”的错误导向里,成为不伦不类的“精致手工何”。手工耿当然很有趣,可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这种手工硬核,但何同学不是。
何同学被我分享次数最多的一个视频是“这个视频可以让你戒手机”,实用有趣互动感强,甚至“一只鸽子的独白”都让人觉得言之有物观来十分愉快。作为对电焊电线毫无专业了解的普通人,很难在何同学的新视频中寻找到“会心一笑”的乐趣,如果说airdesk让和同学尝到了甜头也让我眼前一亮,那么后续的108天开的灯到今天的自己打字的键盘,形式上看起来非常有意思,但是这么“酷炫”的东西已然不能提供更优质的情绪价值,而此前何同学最为招牌的卖点,就是这种灵巧的、有现代感的精准情绪价值。不是很忍心直接用“江郎才尽”这种冒犯性很高的话灵魂定义何同学。但最不理想的结果是他自己或许会不停地想回溯airdesk一期的盛况,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做出看起来更加硬核的产品。
而我需要更仔细地在他视频的边角里,一次比一次更加煞费苦心地寻找之前让我内心动容会心一笑的、素材的影子。
<hr/>ps:私以为把何同学和手工耿、稚晖君比较硬生产力并不是最合理的评估方法,他的核心问题不是东西做得不如后二者优质,也不是专业能力有多少欠缺,做的东西有哪些bug,而是他根本不应该走上这条赛道;毕竟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硬核”程度从来都不是衡量何同学视频的指标,何同学的吸引力模式是一个良好的idea打头,然后制作出一个过程性的、有观赏度的视频整体,视频是结果,并非“硬核产品”是结果。当讨论硬核与否的时候,实际上是被顺进了何同学自己选择的场域。
pps:何同学之前在某个分享会说过自己视频做得好的原因最凝练地概括起来是“我是个学生”,因为是学生,没有生活压力,只做自己想做的东西,能用上北邮5G试验场淬炼出圈的5G视频,能获得大家更多的宽容。我觉得他此时的评估是对的(何同学此前视频那种学有余力下的浑然天成,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流畅和情怀表达的悠扬确实得益如此),但是今天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又偏又倚的方向,甚至很难说有意识地发展硬核和无意识地认为“这就是对的”之间,哪个包袱会更要命一些。
千万不要在硬核赛道的竞技中变成快餐化的筋肉人,这确实很结实显眼有力,但年轻的斯文才是他在过去的时间里长久独立的灵魂。(指视频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