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那些自己上课自己练琴的琴童后来都学成什么样子了?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1952

帖子

27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75
发表于 2022-8-16 1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家有6岁琴童,因为好奇不同孩子的学习进度和难度,观摩了周围25位琴童,启蒙年龄4.5岁-6岁,学习时间2年以内,发现一个小众群体,父母完全不干预(启蒙阶段陪同不超过半年,这类家长多自称佛系练琴/脾气暴躁不希望影响亲子关系/识谱听辩能力跟不上孩子),我观摩群体选择偏倚比较大(高知居多,父母学历研究生以上比例超过70%,不具备普遍性),独立学琴发生比例5/25,我观察到的这一组孩子,琴龄都不足两年,练习时间30-90分钟/天(周练4-5天),有2位一周2次课(含在线陪练一次),其余均一周1次,基本功都有比较大的问题(三关节支撑差,紧张、塌腕、5指躺倒、砸键等等),但每隔几个月观察似乎也有缓慢进步,优点就是这些孩子们几乎都可以做到自主练琴、自主学习。很想知道,独立学琴的幼龄孩子,有没有自己学的很好的?钢琴老师们对于独立学琴的孩子是什么态度呢(支持?无奈?还是无所谓?)?家庭帮助与自主学习的平衡点大家都是如何把控的?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22-8-16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只讲个人意见。
可能与大部分老师不太一样,我教学生,不管大小,一定要求孩子独立学习,独立练习。不要求家长陪学(但是家长可以一起学),不支持家长陪练(家长喜欢可以跟孩子一起练),不帮记笔记(学生自己记)。
学会独立学习和练琴也是我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除了音乐)。因为,在我看来,孩子对音乐最原始的爱才是最重要的。我作为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先保护住他们的热情和爱,在这个基础和个人特质上再去教音乐和技术。而不是在教音乐的过程中磨灭掉他们的灵气和耐心,牺牲掉家庭亲子关系。
当然这是需要方法的,很多情况下也要教家长思路。父母不是完全不管,也不是替代陪练,而是学会关注和协助。
你讲的基本功差的问题是有的。因为乐器演奏有一定的运动属性,传统(包括学院派)学习很多是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关节每一个手指都有要求,老师拿着孩子的手一点一点的去找感觉,盯着提醒孩子的手指问题,触键问题等等的手指基本功。
这样有问题吗?对天生乐感强,精细运动发育早,练琴又多的孩子来说是没太大问题的。
但是对于更多的孩子,初期花大量时间去记忆和盯、纠正动作,他们的思考方式就会被更多限定在动作上,因为同时想动作和音乐处理是有难度的,如果老师和家长上课和陪练都盯动作和改错,那么孩子练琴的过程一定不会太开心。等到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音乐表达的时候,对不起,他大概不想学了。
甚至,大部份孩子的音乐处理不是启发出来,而是老师一句一句帮忙抠出来的。孩子没什么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不会给你这个时间来表达,学琴的过程只不过是示范、体会,模仿、练习、回课的轮回。
这与学校的填鸭教学有什么不同吗!学科教学的割裂,知识与现实的割裂,音乐和乐器学习的割裂,有区别吗!
刚学走路你不会让孩子踢正步,盯他的腿;刚学画画你不会让孩子天天临摹大师作品,还得临的一样。为什么到了音乐这儿,初学时手指就得搞得这么多基本功规矩呢!
我有一个学生,已经初中二年级了,学校的功课压力极其的大,每天写作业半夜,但每周都挤出三到四天,每日半小时练琴。刚上初中时,妈妈跟我商量的许久要不要停掉钢琴,因为担心孩子太累,但是学生坚决不要,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半小时能练出什么高级效率吗?但是她就这么固执的坚持下来了,这是她的热爱带给她的坚定。
作为老师我也清楚,她功课不错,可以有多条路发展。如果她愿意往音乐道路上走,也并不是只有钢琴表演一条路,毕竟这条路卷中之卷。她的父母也知道。你观察的父母可能也明白这些。
最近她给我讲了另外一个孩子的故事,同学,学习非常好,钢琴天份、能力都很强,一直跟香港老师学习,但是现在休学在家,钢琴完全不想碰,因为学琴的过程,跟妈妈有极大的矛盾,严重到影响了学校的学习。她妈妈说,父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房子、城市、升学机率…唯独没想到出现现在的情况。
当然,这些也都是个例。其他的人,好点的,一路顺风,更多的,沉沉浮浮,生活不也如此吗。
当家长的,捡起学音乐的初衷,找到合适的老师,学会找方法解决,剩下的看孩子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22-8-16 1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尤其是刚开始学习钢琴正处在打基础阶段的琴童,强烈建议每天有固定的大人陪着练琴和上课。现在有部分家长对于陪上课和练琴这件事儿上真的就只是陪着,人在那一坐鼓捣手机剩下的都不管了。每个琴童的智力水平发育不一样,但是对于大部分琴童来说,孩子在小的时候理解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钢琴课是一周一节,老师教了新知识并布置了作业,需要学生在一周内慢慢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在之后的六天时间里主要靠家长的协助了。
  家长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
  应该是督促和帮助孩子学习,巩固知识,如期的完成作业,在练琴的过程中不可替代孩子动脑子。例如初学认谱阶段,学新的曲子时,小孩子认谱慢或者认错了。家长一着急就会马上告诉孩子答案,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学会等待,有耐心。一般小孩的领悟能力会慢于成人。如果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小孩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而是等着家长说答案。家长应该有耐心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到音符,最好是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做一些认谱练习,并且在练琴的过程中家长尽量督促孩子并且养成边弹边唱谱的习惯。让孩子尽快熟悉乐谱和琴键。初学阶段培养好的弹奏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和严格要求。比如弹琴的坐姿,肩膀,大臂,小臂的放松。手腕的松弛,手架和手指的支撑等等。
  练琴时间的规定和分批更得靠家长了。练琴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每个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不一样,聪明的孩子学起来自然会快一些。有些孩子稍微费尽一些。要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练琴的时间。一般小孩子大脑真正能够集中的时间是很短的,要强调练琴效率,在练琴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专注的持续练习40-60分钟。要培养每天有规律的练琴习惯,时间不一定太长,一个小时是足够的,要让孩子把日常练琴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练琴的方法也很重要
  1 每天设定固定的练琴时间。
  2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孩子慢练,细练,精练的习惯。
  4 培养孩子在练琴中找错的能力。
  家长对于陪伴孩子每天练琴也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
   对于大部分自己练琴的小朋友会大概率的走弯路,加上父母不管不问,最后渐行渐远,直到放弃。
   我记得我是初中之后开始每天自己练琴的(学琴6年之后),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所说的每个细节也能自己独立理解和完成课后练习。而且那时候老师也不提倡有父母陪着上课,怕会产生依赖性和惰性。最后这种独立上课和练琴的习惯一直到大学毕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2-8-16 1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啊。这个,我一个老师的意见代表不了什么,只是单纯说说自己的想法。
对于太小的孩子,除非真的热爱,不是那种普通的感兴趣,要达到热爱的程度,又或者在注意力方面天赋异禀,否则难以建议完全的独立学习和独立练习。(仅从学琴的效率上做考虑。)
大多数六七岁的孩子,基本上比较难做到,在独立练习中,注意到上节课老师所强调的重点,而采取的相对漫无目的,弹熟就行的练习模式。这样的练习模式极其容易忽略掉一些细碎的知识点,或者我简单点说,手型,发力,一些小的技术点,音乐性顾及不到。
其实这个时候,从效率上来出发,是需要家长稍作提醒的。那么从长期的观察来看,我会发现,有家长稍作陪同练习的孩子,其进度,基础掌握的扎实度,会不如那些有家长帮忙的孩子。
但是,如题目所说,这一类孩子的确更加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这一点确实没错,只是这个独立学习,有可能是以错误的练习方式为代价,而形成的独立练习。
长期进行错误的练习方式,容易导致不良的演奏习惯,如题目所说的那样,各方面基础不太稳定,也容易导致老师反反复复在纠正同样的问题,长此以往,学习兴趣下降,然后放弃学习。
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如果自己一直都有付出时间和努力,然后总体来说做的还不错,我们倾向于表扬孩子,孩子在表扬中获得继续这样做的动力,反之,则容易让孩子心生挫败。
我们会见到有那么几个神仙孩子,不需要家长帮忙,也能做的很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过小的孩子独立练习,会出现抓不住练习重点,怎么开心怎么弹的问题。那么通常,大多数老师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的,因此,为了我们自己偷懒,也为了教学进度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下去,我们会鼓励家长进行陪同和一定程度上的帮忙。
对于实在没有时间陪同的家长,我会说明情况,那就请多一点点耐心,稍微佛系一点,让孩子把坚持练琴这个习惯养成下来,然后从孩子练琴的独立性上多做文章,多引导孩子思考练习的步骤(即便有家长陪同的孩子,也会有这一步的。)
从效率和进度的角度上,从基础的扎实程度上,家长陪同上课和陪同练琴的孩子基本上会快于独立练习的孩子,这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后,我会鼓励他们多多自我练习,并且让家长逐步逐步的撒手不管。但从独立学习的角度上,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又足够自觉,那么,尽管开头的阶段会慢些,但也会形成不错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时候,我们就要从出发点来判断了,是想要进度,基础稍微稳定一点,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培养出独立学习的习惯,但为此稍微牺牲一点进度呢?
对了,即便是独立学习,也请家长对孩子的练习做出一定的反馈,让他明白你心里是重视他的练习的,反馈多以正向为主。否则如果你完全不在意,他就更不在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9
发表于 2022-8-16 1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分人了。
有些孩子,看着是拖后腿,影响他自己体会。
有些孩子,不看着不行,有能力有惰性。
有些孩子,看着也不行,不看着也没影响,就是不用心不动脑不开窍。
不过我接触过多的是第二种,大多数脑子好用,但是人惰性太重,而且有小聪明,喜欢偷奸耍滑,这样的,看着好过不看吧,毕竟是心出现了问题,拿事慢慢磨。
身为老师呢,我不得不说,我也分人。
对于不管不问不顾的,我只能以我的理解,给孩子我觉得他需要的。
有些孩子,不会讲太多,影响他自行领悟。
也有些孩子,不需要讲太多,因为讲了没用,听不懂,不如先做出来。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已。
至于最后怎样,也分人啊。
有些家庭是无“为”。
也有这家庭是“无”为。
两个看着挺像,但根本不是一个程度。
不强行和不做不是一回事,基本也就两个结果,一个自主出来了,一个半途而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2-8-16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独立练琴在这个年龄没有学生能弹好。我自己是11岁学,然后一直独立练琴,家里不管,但毕竟已经不小了,所以也能学下去。但小孩子真不行,做不到的,必须得陪着练,独立练的最后都放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