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8-16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只讲个人意见。
可能与大部分老师不太一样,我教学生,不管大小,一定要求孩子独立学习,独立练习。不要求家长陪学(但是家长可以一起学),不支持家长陪练(家长喜欢可以跟孩子一起练),不帮记笔记(学生自己记)。
学会独立学习和练琴也是我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除了音乐)。因为,在我看来,孩子对音乐最原始的爱才是最重要的。我作为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先保护住他们的热情和爱,在这个基础和个人特质上再去教音乐和技术。而不是在教音乐的过程中磨灭掉他们的灵气和耐心,牺牲掉家庭亲子关系。
当然这是需要方法的,很多情况下也要教家长思路。父母不是完全不管,也不是替代陪练,而是学会关注和协助。
你讲的基本功差的问题是有的。因为乐器演奏有一定的运动属性,传统(包括学院派)学习很多是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关节每一个手指都有要求,老师拿着孩子的手一点一点的去找感觉,盯着提醒孩子的手指问题,触键问题等等的手指基本功。
这样有问题吗?对天生乐感强,精细运动发育早,练琴又多的孩子来说是没太大问题的。
但是对于更多的孩子,初期花大量时间去记忆和盯、纠正动作,他们的思考方式就会被更多限定在动作上,因为同时想动作和音乐处理是有难度的,如果老师和家长上课和陪练都盯动作和改错,那么孩子练琴的过程一定不会太开心。等到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音乐表达的时候,对不起,他大概不想学了。
甚至,大部份孩子的音乐处理不是启发出来,而是老师一句一句帮忙抠出来的。孩子没什么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不会给你这个时间来表达,学琴的过程只不过是示范、体会,模仿、练习、回课的轮回。
这与学校的填鸭教学有什么不同吗!学科教学的割裂,知识与现实的割裂,音乐和乐器学习的割裂,有区别吗!
刚学走路你不会让孩子踢正步,盯他的腿;刚学画画你不会让孩子天天临摹大师作品,还得临的一样。为什么到了音乐这儿,初学时手指就得搞得这么多基本功规矩呢!
我有一个学生,已经初中二年级了,学校的功课压力极其的大,每天写作业半夜,但每周都挤出三到四天,每日半小时练琴。刚上初中时,妈妈跟我商量的许久要不要停掉钢琴,因为担心孩子太累,但是学生坚决不要,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天半小时能练出什么高级效率吗?但是她就这么固执的坚持下来了,这是她的热爱带给她的坚定。
作为老师我也清楚,她功课不错,可以有多条路发展。如果她愿意往音乐道路上走,也并不是只有钢琴表演一条路,毕竟这条路卷中之卷。她的父母也知道。你观察的父母可能也明白这些。
最近她给我讲了另外一个孩子的故事,同学,学习非常好,钢琴天份、能力都很强,一直跟香港老师学习,但是现在休学在家,钢琴完全不想碰,因为学琴的过程,跟妈妈有极大的矛盾,严重到影响了学校的学习。她妈妈说,父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房子、城市、升学机率…唯独没想到出现现在的情况。
当然,这些也都是个例。其他的人,好点的,一路顺风,更多的,沉沉浮浮,生活不也如此吗。
当家长的,捡起学音乐的初衷,找到合适的老师,学会找方法解决,剩下的看孩子自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