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
本文旨在讨论中小型住宅项目的设计理论与行业现状,请各路百万大神提前离场,以免浪费时间。
从一篇高赞回答说起
今年我在钢琴世界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下图:
原文挺长,但是主旨就是图片开始那三个字,因为穷。文中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童年印象里的第一套住宅,无论是城镇楼房,还是农村平方,有客厅这玩意吗?我告诉你,超过99%的房子,没有。”似乎引起了不少讨论,许多人纷纷表示自己的小时候家里的房子有客厅之类的。这里我们不妨讨论的深入一点,我们聊一聊自建国以来,我们住宅建筑的发展史。
建国以后,百业待兴。1952年,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院提出了国内建筑的四条基本原则:
此原则由中央提出,各地政府统一执行。执行者多为留学归来的第一批以及他们教学培养的第二批建筑师为主,他们为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早期贡献。这其中,以著名的筒子楼最为具有代表性。筒子楼,是指没有独立厨房跟卫生间的楼房,第二代筒子楼,拥有独立厨房,但是没有独立卫生间。这种楼房放到现在让你住你都不会住,但是在当时却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优秀产品。
这种筒子楼,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改革让经济飞速发展,开放让行业体制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随着商品房的出现,民营设计,房地产等等建筑相关的行业变得更加有主导性,这也就意味着,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2000年,国内住宅建筑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都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现在基础有了,可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神文明似乎没搞起来。这在装修这个发展时间更短的行业里尤为明显。
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金字塔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其中有一条,马洛斯提出,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我们不妨以此为模型,按照室内设计的需求,具象化其中的概念,建立一个室内设计上的层次需求模型:
我们依旧可以套用之前的需求理论: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是这是住宅,他跟人的整体需求层次比起来并不绝对。因为他仅仅是我们具体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他并非呈现出单一金字塔型,也有可能是长方形。比如,我可以喜欢断舍离,仿照乔帮主那种,家里空空荡荡的感觉。
这时,我们必须做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延申,我开文提到过,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中小住宅项目,中小住宅有明显的限制条件,也就意味着,这会导致一个特别严肃的问题:当我们追求高级需求的比重时,低级需求必须做出让步。当你过分追求空间时,功能需求就要让步做出断舍离。同样,我们追求功能需求的同时,比如一套89的三居室,你还想放一架三角钢琴,那空间上肯定要做出让步。
所谓的室内设计,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功能,安全,空间上作文章,通过不断的取舍优化,达到一种最让甲方满意的方案。这,可以称之为当下住宅类室内设计的基本法。设计师可以根据业主的实际需要,做出相应的方案。
而国内当下的住宅产品,消费者拥有高度同质化的需求,导致了住宅产品也有着高度同质化的样式,这同样也导致了我们设计师的设计案例也存在着高度的同质化。
罗兰朵女士跟她的无框门
B站有位UP主,名为罗兰朵女士,她的一个视频【大可不必的无框门】,墙裂推荐大家去B站搜来一看(原视频禁止转载)。
你要知道,无论是隐形门,还是无框门,他们确实有着优雅和谐的外观,让你的房子逼格满满。或许,传统的套装门,放到现在来看,确实很普通。但是你必须要知道,在造价,隔音,适应性,使用寿命上等等等等各种客观因素,传统的套装门能吊打各种隐形门之类的。
套装门价格从500-5000的各种材质应有尽有。套装门不需要特殊找平处理。套装门可以加橡胶条防止关门声音过大以及防风隔音。套装门所用的锁具跟五金工业化程度成熟,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等等等等。当我们把一件事上升到个性需求,他同样需要底下的一种次级需求做出一定的妥协跟让步,这是当下工业发展的局限性,也是住宅空间的局限性。
陶工们的自我感动艺术
梦想改造家这期红砖房,热度已经基本没了。当初看了这张图以后,我的第一反应时,这不是俺们村头的厕所嘛。
我前文提到过,自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上百年的道路。同时因为早期国内外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崇洋媚外不是个别现象,而属于社会现象了。这种环境下催生出来很多奇葩且玄学的“艺术”作品。
室内设计也好,建筑设计也罢,本质上是一门实用学科。实际上,很多事情并非我们办不到,搞艺术嘛,谁不会,舔资本,舔资源,舔就完事了。说实话,不管你们会不会舔,有没有门路舔,我是有的,还很多。至于为什么不做,是因为我们很难脱离我们的认知范围。
所谓规划生活,所谓空间艺术,这是市面上不少设计师的口头禅,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们除去营销以外的其他用意。跟他们聊天的过程,我不能说恶心吧,起码那种满满的自我感动是我无法理解的。或者说,需求层次改成生活规划,商业目的改成空间艺术这种偷换概念的方式,真的让人反胃。
我们说正常的需求层次,是一个三角形,你要是特立独行,做成个长方形倒也还行,设计带师们直接给人干成了个倒三角形,还在那屁颠屁颠的自我感动,我真的只能说,无语。
赖特跟他的流水别墅
你要问我,那我们做设计,就不提艺术性了吗,就必须讲究实用,土里土气?
还真不是,我前面说了,我这里再次强调,在中小住宅里,因为种种限制,当我们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低层次需求做让步。这里你会说,怕鸡毛,爷有钱,搞就完事了。实际上到了艺术这个层次里,用钱描述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情况,你可以把艺术化视为案例的成功,那就是把他包装成一个公共的艺术品。
上面这张图,叫流水别墅,是四大建筑设计师赖特大师的成名作。其中心思想是其田园学派里倡导的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当你欣赏这个案例作品的时候,你要搞清楚这样几件事:
- 别墅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上千万。
- 别墅内部湿度极大,正常人无法完成基本的休息。
- 别墅内部流水声极大,正常人无法完成基本的休息。
但是,你不能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设计案例,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同时,这套别墅作为参观景点,尽管无法住人,但是每年有很多游客打卡观光,足以提供足够的商业价值给他。
我们再去看陶工的那套红砖瓦房,我们换个场景,假如项目地址不在大西北,而在北京近郊。假如业主不是想颐养天年的老大爷,而是跟陶工一样搞玄学艺术的其他工作者,比如摄影等。这个项目也不单单是住宅,而是能兼顾部分类似于“工作室”性质的其他商业空间,此时你在看,这个案例是不是就变得有那么一点可爱了啊(尽管我还是会联想到村头厕所)。
收!就写这么多。希望你能看懂写什么。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