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奏曲是细川俊夫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据细川本人说法,当写作协奏曲时,有一个特定的独奏家,然后为这个人来创作。细川俊夫最新的协奏曲首演是今年9月13日在苏黎世由帕沃·雅尔维指挥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艾玛纽埃尔·帕耶长笛独奏首演的《フルート協奏曲「セレモニー」》(长笛协奏曲“仪式”)。另一部较新的作品,是2021年4月24日由长野健指挥汉堡爱乐乐团,维罗妮卡·埃贝列小提琴独奏,无观众的情况下首演的《ヴァイオリン協奏曲「ゲネシス(生成)」》(小提琴协奏曲“生成”)。这部作品2022年7月1日日本首演,原定独奏维罗妮卡·埃贝列因身体原因在演出前几天临时改为日本小提琴家乡古廉(同场演出原定的日本首演缪哈伊的《暴风雨之眼——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的幻想曲》因独奏钢琴家弗朗索瓦·弗雷德里克·吉伊感染新冠无法来日本而取消)。在曲目解说中,细川俊夫写道:
“2019年11月维罗妮卡有了宝宝,作为庆祝我写了这个‘生成’。和至今为止我的协奏曲一样,独奏家是人,管弦乐是包围这个人的自然,宇宙。开始的管弦乐,如养育生命的羊水的波动在反复。从这个‘摇篮’的重复的内侧,产生出小提琴独奏的旋律线(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独立。小提琴一边模仿管弦乐之中的旋律一边成长,终于经过想要独立的反抗,斗争,最终在宇宙的内侧发现了调和,在此融为一体。
独奏者是萨满(巫女),像是咒语一样反复的音型(曼怛罗)一点一点变奏进行。这个作品,或许可以看成祈祷被生出的孩子的幸福的萨满仪式的音乐吧。”
「月夜の蓮(ピアノとオーケストラのための)」(月夜之莲)(2006)是为纪念2006年莫扎特250诞辰,北德放送(NDR)委约的作品。委约内容是,从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选择一首,以相同的乐器编制创作。细川俊夫在解说中写道,
“我选择了第23首K.488,其中优美而缓慢的F#小调乐章是我的出发点。
……将悲伤和安慰融为一体的美的世界精彩地结晶化的,就是这个F#小调乐章。
至今为止,我有很多‘花’和‘开花’为题的创作(笔者注:上篇介绍道细川俊夫的姥爷是插画老师)。日本的传统演剧‘能乐’的创始者世阿弥,把演出的完美记为‘花’。并且在日本古往今来的诗歌中,‘花’也是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所有花之中,莲花被作为佛教中最尊贵的花。……
我的协奏曲中,钢琴象征莲花(人),管弦乐象征将其包围的水和宇宙。开始时持续的F#表现水面。低音域的音,让人想起水下的世界,以及最下面泥中的阴暗。比F#高的音,唤起无边的天空和大气。
……这个作品不是描写莲花的静态,而是想要表现和开花联系的宇宙的谜一样的能量。”
这部作品的CD录音,一个是准·马尔科指挥皇家苏格兰国立管弦乐团,钢琴独奏为儿玉桃,同时收录《圆号协奏曲“开花之时”》和《大提琴协奏曲“圣歌”》(这两首笔者也很喜欢,然而限于篇幅本篇不做介绍)。另一个是小泽征尔指挥水户室内管弦乐团,钢琴独奏为儿玉桃。
小泽征尔 ,细川俊夫和儿玉桃
钢琴独奏开始于C#,作为一种中心音(可参考尹伊桑的作品),弦乐开始于F#,随后模仿钢琴的动机,并形成卡农,产生一种微复调效果。随着作品发展,到排练号19“梦”的地方,钢琴独奏引用莫扎特K.488第二乐章的第一句,弦乐和打击乐为细川作品常见内容。这个旋律和开头的五度联系起来。随后转到G大调,音乐的世界一下就变了,变得明朗而柔和。这样的素材发展,也体现了上篇提到西村朗的评价,严格而深刻。为一个演奏家而作(可以看出来都是世界一流演奏家),这个乐器的写作又是“细川俊夫”式的,又有着管弦乐的音色来配合,静寂与能量,音色与和声,单音与多层次,一个又一个作品是一个又一个独特的细川俊夫的音响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