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钢琴基础需要多久?
几乎所有人都会关心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什么?这由学习目的决定。
——目的1:如果弹着玩,不需要基础。
——目的2:如果学习的目的是打算学会用钢琴“阅读”古典音乐经典文献,2:或是希望能通过钢琴与贝多芬、巴赫、肖邦这些古典音乐大师对话并演绎他们的作品,3:或是打算将来玩玩音乐(比如组个乐队或是歌唱组合之类),那么基础就很重要了。
本文所指的“基础”显然对应于“目的2、3、4”。
对应于“目的2、3、4”的基础,大致相当于英皇(ABRSM)5级水平,单从技能看也相当于国内考级的5级水平(国内考级几乎只需要弹出来,对作品的演奏素养要求几乎没有)。
“基础”包含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读谱技能,二是演奏技能,三是视奏能力。
读谱可不是认音这么简单。对应于文字,一个音符仅仅是一个笔画,一拍相当于一个方块字,一个小节相当于一个词语,4-8小节(长短不一)大致相当于一个乐句。
读谱要读出节奏、词语、乐句,还有旋律与和声的层次,还有……
二是演奏技能,“前紧后松,慢起快下”,这是笔者在《52个钢琴键盘手指游戏——从入门到精通的演奏技法》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来的观点,不同于很多人所提的“握球手型”“高抬指”之类。但这八个字后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延伸到“指-腕-臂-背”的身体部位间的协调,需要延伸到“起、下的变化协调”以及“入(in)和出(out)的协调问题”。
“手指游戏”中学习的是一般的发音技术,作品中的演奏技术千变万化。
三是视奏能力,即看着新乐谱立刻把音响还原出来的能力,这是读谱技能和演奏技能的综合生成,这是音乐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
要在这三个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目的2、3、4”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最后,回答问题:“需要多久?”
——5年!五级,当然就是对应五年,而且每年的练琴量不少于300小时(每周6小时)。这个量是最低要求。
还要有两个前提:一是教材布局合理,不是一本一本啃小汤、大汤、拜厄、哈农、车尔尼,这个学习线索最常见,但却是最低效的。
第二个前提是老师的教学得法,好的教学是效率的最高保障。
5年(1500小时),还能少吗?
——我一直在尝试对教材和教学作最优化调整,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特殊儿童不在讨论范围)的学生,我得到这个数值极限大约是3年(1000小时)。
2022年9月7日 |
|